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德国双元制模式及其发展研究教材(共 76张PPT)
德国双元制模式及其发展研究教材(共 76张PPT)
教学活动以受 培训者为主体
考试考核以职业 要求为标准
职 业 基 础 的 宽 泛 性
职 业 岗 位 的 针 对 性
企 业 培 训 规 章
学 校 教 学 计 划
学 生 主 体 、 教 师 主 导
启 发 式 、 讨 论 法 等
项 目 引 导 法 等
行 业 协 会 统 一 考 核
保 证 质 量 、 普 遍 承 认
内 容
专业理论课及实验课
培训依据
教学计划、大纲
10
双元课程体系
企业
职业学校
——实用的专业理论 ——实践的操作技能
培训车间
企业生产车间
——普通课程 (德语、宗教、体育) ——专业课程 (理论、制图、计算) ——实践知识 (应用性的工艺技术)
——培训计划 ——培训课程 ——实践训练
——严肃的生产现场 ——参与生产在生产中学习 ——知识和技能的运用
一、企业为主与学校为主间的矛盾
二、宽基础与单专业间的矛盾
三、能力本位与学科本位间的矛盾
四、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间的矛盾 五、学生主体与教师主体间的矛盾 六、实用性与逻辑性间的矛盾
17
双元制模式在我国实施的若干问题
1. 我国目前缺乏具有“德国”意义上的企业家 (职 教意识薄弱)。 2. 我国企业行会的在职教中的作用相对薄弱。 3. 我国传统校园式的职教模式有较强的存在基础。 4. 双元制课程无法满足我国职教双元功能的要求。 5. 中德合作由援助式变为陪伴式。
生产技术
工业机工
操作技术 机械和系统技术 器械与精密机械技术 冲压和压型技术
职 业 基 础 培
结构机工
切削机工 工具机工
制模技术 工具加工技术
车削技术
自动车削技术 铣削技术 磨削技术 金属结构和造船技术 装配技术 精密板材和结构技术 设备技术 供给技术
训
设备机工
汽车机工
汽车机工
15
专业方向
双 元 制 模 式 “能 力 本 位” 在 课 程 上 的 体 现
工人和服务人员。
3
双元制模式的三个层面
思想层面
注重实践 未来工作
机制层面
校企合作 企业为主
模式层面
课 程 模 式
能 力 本 位
4
思想层面
“德国双元制”,与其称它为一种教育体系,不如称 它为一种思想,即是一种注重实践(技能),而为未来 就业的,而教育和教学的思想。
5
机制层面
“德国双元制”是一种机制,是一种国家统筹、校企 合作,产教结合、订单培养等的办学机制。职业教育 (培训)是一种具有强烈经济行为和企业行为的教育
形式,没有企业的参与将是一种不成功的职业教育
(培训)。
6
模式层面
“德国双元制”又是一种模式,即是一种以 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这种模式从总体上 讲旨在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就业、择业和创 业的能力。其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及其课程 实施和评价均要与就业的岗位需求相匹配。
7
德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学院
高等学校入学资格 技术员培训 (2年) 高 级 中 学 ( 年 ) 6 企业工作(2~3年) 高等学校入学资格 师傅培训 (1~2年)
双元制培训(3~3年半)
9
实 科 年中 )学 (
学(4年)
主 要 年中 )学 (
5
小
8
“双元制”模式培训过程
高级中学 九年制
小学
主要中学 (五年制)
企业(培训中心)+ 职业学校=3年~3年半
(四年)
实科中学 (六年制)
实践教学70% + 理论实践教学30%=100%
熟练的技术工人和服务人员
9
双 元 制 职 教 模 式
企业 学徒 合作
职业学校
学 生
受培训者
培训合同 实训教学车间(培 训中心)企业的生 产车间
法律依据
18岁前受教育的权利
学习地点
学校课堂、实验室
实践培训
培训规章,职业目 标培训大纲
13
职教现代教学的特征
学 生 为 本 的 指 导 思 想
情 感 融 合 的 教 学 过 程
全 面 互 动 的 授 课 方 式
灵 活 多 样 的 教 学 形 式
直 观 形 象 的 教 学 方 法
主 动 参 与 的 学 习 方 法
现 代 媒 体 的 充 分 应 用
14
工业机械专业阶梯式课程结构
0
1 2 3 3.5
在企业内工作(至少3年)
师傅培训(技师培训)
20
企 业 师 傅 的 任 务
独立领导企业的手工行业师傅对本企业负全部责任,而 企业师傅只负责一个非常有限的工作范围,例如某一部件的 制作、修理以及在批量和大量生产中管理工人等。企业师傅 必须完成以下5项任务: 1、计划和分配
2、指令和指导使用工人
3、监督和检查 4、调查、评价和领导工人 5、对新工人的培训 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共同考虑并讨论企业内部的成 本费用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样就形成了企业内部的报告制度。
11
双元制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专业设置以职 业分析为导向
培养目标以职业 能力为本位
课程设计以职业 活动为核心
企 业 需 求 原 则
相 对 稳 定 原 则
广 泛 适 应 原 则
职 业 能 力
关 键 能 力
阶 梯 式 课 程 结 构
12
双元制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课程编制以基 础面宽为基点
课程实施以“双 元”和作为基础
课 程 结 构 的 宽 泛 性
课 程 编 制 的 企 业 性
课 程 内 容 的 实 用 性
课 程 编 排 的 综 合 性
课 程 实 施 的 双 元 性
课 程 比 例 的 实 践 性
教 学 方 法 的 直 观 性
课 程 管 理 的 开 放 性
课 程 评 价 的 实 效 性
16
双元制模式在我国的 典型试验中应正视的几个矛盾
21
师傅在企业中的地位和领导基础
师傅处于企业领导和职工之间的特殊地位,在其上司(企 业领导)和属下(工人)之间起着协调作用,这就对企业师傅 在领导素质上提出特殊的要求; ——明确的指令权限(谁允许给谁权限) ——清晰的责任界限 ——综合的职责范围 ——与工人进行有效交往的领导风格 ——通过经验和资历进行领导 ——通过命令和服从进行领导
德国双元制模式及其发展研究
雷正光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教研究所
1
德国双元制模式及其发展研究
一、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
二、德国的师傅培训(技师培训) 三、德 国 的 技 术 员 培 训 四、职业教育教学法 五、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近期发展动态综述
2
一、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
双元制模式的培养目标
校企合作、企业为主、 能力主导,为企业培养第一 线适应性强、高素质的技术
18
双元制的若干问题剖析
1. 过分依赖企业会较多地丢失职业教育 2. 的教育属性(企业职教 人文职 教)。 2. 经济波动因素对双元制职教模式会产生 3. 较大的影响。
3. 双元制课程不利于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 养成。
19
二、德国的师傅培训(技师培训)
小学(四年)
五年制中学
六年制中学
职业技术学校(3~3年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