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概述
摘要肥胖症是由于无明显病因诱导致机体内脂肪堆积多或分布异常,临床表现为机体肥胖的症状,并更多几率伴有体内代谢异常疾病。
药物和保健品是减肥人群选择的主要手段,但会产生恶心、身体不适等诸多不良反应,针灸减肥疗效可靠但需要患者固定时间接受治疗;近年穴位埋线疗法因适宜性强,方便经济受更多肥胖症患者接受。
现就该疗效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观察结果综述如下。
关键词穴位埋线;单纯性肥胖;代谢异常
1 穴位埋线对单纯性肥胖治疗
1. 1 埋线穴位疗法[1]
1. 1. 1 辨证选穴周仲瑜等[2]按中医辨证对54例肥胖患者辨证为胃热、脾虚和阳虚三型分别取穴,以肠线埋入穴位,三类分型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0.63%、7
2.22%和50.00%,总有效率为81.48%,提示胃热型疗效最佳。
王海桥等[3]对137例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脾虚、胃热、肝郁、阳虚和阴虚内热五型,分别按辨证分型取穴,治疗两疗程后对各证型患者均有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41.67%,9
3.33%。
结果显示单纯性肥胖病胃热湿阻型疗效最显著,阴虚内热型疗效最差。
李健等[4]观察72 例患者分为穴位埋线和针刺组,分别辨证取穴治疗后,以肥胖患者的体围、脂肪含量和代谢指标评价疗效。
1. 1. 2 特殊取穴邱聪惠[5]观察脾胃募合配穴埋线治疗脾虚湿盛型肥胖症,总有效率达90%,提示该疗法治疗脾虚湿盛型肥胖症的疗效优于常用选穴埋线。
潘展恒[6]对51例患者用腹针穴位埋线法治疗分轻、中和重三型,取穴包括中脘、下脘、水分、气海、关元、外陵、上风湿点,总有效率85.4%,不同肥胖程度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黄海涛等[7]观察76例患者采用靳三针治疗,取穴肥三针和脂三针,双侧取穴,总有效率达9
2.1%。
1. 2 埋线结合其他疗法
1. 2. 1 结合针刺刘玲玲等[8]观察83例患者,分为针刺加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为96.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唐春林等[9]观察65例患者电针结合穴位埋线对心脾两虚型肥胖的疗效,电针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减肥同时,也提高睡眠和精神心理状态。
李昌生等[10]采用针刺结合穴位埋线治疗显效率57.50%,纯针刺组显效率31.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1. 2. 2 结合耳穴郭如玲[11]采用埋线结合耳穴按压法治疗60例脾虚湿阻型肥胖症患者,埋线穴位中脘、水分、天枢、大横、脾俞、胃俞、丰隆和足三里;耳穴穴位为三焦、脾、胃、内分泌和神门;总有效率为90.0%;任萃萃等[12]采
用穴位埋线埋入患者天枢、上巨虚和丰隆等穴位,结合耳穴贴压,观察该疗法对肥胖症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89.7%;穴位埋线结合耳穴贴压通过调节肥胖患者体内植物神经系统,达到改善胃肠道紊乱,促进胃肠蠕动,起到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
1. 2. 3 结合运动罗小光等[13]采用埋线疗法并配合饮食、运动治疗75 例更年期女性患者,分为绝经前、中、后期组,前期优于中期和后期组(P<0.05),马丽君等[14]等采用穴位埋线配合运动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明确。
1. 2. 4 结合药物曾炳昌[15]采用中医辨证给予中药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患者173例,总有效率达88.54%;患者治疗后肥胖度、体重指数明显降低,比单纯中药组疗效明显(P<0.05)。
2 穴位埋线对单纯性肥胖疗效机制
穴位埋线临床疗效是通过机体穴位埋肠溶线达到持续刺激穴位,影响体内自身调整力,使人体阴阳平衡,而达到治疗目的,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
2. 1 对脂肪分布调整张中成等[16]观察取穴中脘、天枢和气海埋羊肠线,观察对照组患者只针刺,不埋线,总有效率达9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腰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臀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说明穴位埋线具有持久效应,增强脂肪代谢,有减肥作用。
姜军作等[17]观察穴位埋线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35例,依据患者体重、体围和皮褶厚度等指标来反映体脂变化。
埋线治疗前后,患者体重、体脂和内脏脂肪指数下降明显。
2. 2 对消化系统影响金罗妍[18]观察单纯性肥胖便秘患者58例,临床观察结果显示穴位埋线与电针治疗前后便秘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该疗法具有加强胃肠蠕动,从而排便而改善体重。
2. 3 对神经系统影响陈锡溪[19]观察单纯性肥胖患者55例,结果显示埋线结合电针与单纯电针治疗患者食欲改善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中患者食欲和食量下降与穴位埋线刺激穴位,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调控系统达到抑制食欲。
2. 4 对血脂含量调整王倩等[20]采用穴位埋线治疗5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脂必妥口服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各项指标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孔立红等[21]报道埋线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明显下降,HDL明显升高,提示穴位埋线可降低患者血脂水平。
3 討论
穴位埋线疗法是针灸在临床各类疾病治疗新发展,各种报道对穴位埋线疗效具有确定报道;该疗法除具有常规针刺穴位治疗意义外,还具有自身特色:①通过穴位埋线,肠溶线线体能长时间留于穴位内,延长其刺激作用时间,具有长效持续作用;②操作易行,该疗法的治疗间隔时间较长,不同与传统针灸,每天治疗,留针时间长等,需要患者时间成本,更易于被患者接受;③安全可行,肠溶线等穴位埋置对患者无不良反应。
近年来该疗法在减肥等病症应用广泛,但是目前亦存在一定问题:肥胖症目前中医无统一辨证分型和疗效评价体系;不同文献报道的穴位选取规律不同,缺乏统一主穴的选择依据和规律;此外,穴位埋线的应用疗程周期等临床观察研究较少,尤其对长期疗效等评价基本未见。
因此,在發展穴位埋线疗法同时如何科学发展并合理适宜推广待形成规范标准。
参考文献
[1] 黄琴,王升旭,洪顾麒,等.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21(5):465-466.
[2] 周仲瑜,张丽.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 湖北中医杂志,2010,32(11):55-56.
[3] 王海桥,葛宝和,东贵荣.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不同证型的疗效观察. 中国针灸,2009,29(3):192-196.
[4] 李健,田宝刚. 辨证取穴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36 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7,36(6):43-44.
[5] 邱聪惠. 脾胃募合配穴埋线治疗脾虚湿盛型肥胖症的疗效观察. 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6] 潘展恒. 薄氏腹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 南方医科大学,2008.
[7] 黄海涛,郑盛惠. 靳三针微创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38 例临床观察. 中医药导报,2012,18(3):52-53.
[8] 刘玲玲,李智红. 针刺加穴位埋线治疗青年单纯性肥胖症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2008,127(10):14-15.
[9] 唐春林,戴德纯,赵桂凤,等. 电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心脾两虚型单纯性肥胖临床观察. 中国针灸,2009,29(9):703-707.
[10] 李昌生,张帆,赖秀娟,等. 针刺结合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研究. 中国针灸,2005,25(S1):8-9.
[11] 郭如玲. 埋线结合耳压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症的临床研究. 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12] 任萃萃,葛宝和. 穴位埋线结合耳压疗法治疗肥胖症便秘患者39 例. 针灸临床杂志,2011,27(6):49-51.
[13] 罗小光,王慧群,罗能先,等. 穴位埋线配合运动、饮食调整对更年期肥胖妇女的减肥疗评价.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10):778-779.
[14] 马丽君,王晓平,马腾. 经络穴位埋线及运动介入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研究. 承德医学院学报,2011,28(3):286-287.
[15] 曾炳昌. 穴位埋药线合并中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 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16] 张中成,符文彬.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30例. 陕西中医,2006,27(9):1122-1124.
[17] 姜军作,衣运玲,刘志诚.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6):1340-1342.
[18] 金罗妍. 电针与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伴便秘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
[19] 陈锡溪. 电针配合埋线治疗中心性肥胖的临床疗效观察. 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20] 王倩,丛莘,熊家轩. 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型高脂血症52 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5,37(6):64-65.
[21] 孔立红,王洋岗,张丽粉,等. 穴位埋线治疗不同性别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 辽宁中医杂志,2012,39(4):676-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