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概况

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概况

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概况【摘要】目的:了解中医在对症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各种方法和成效概况。

方法:通过查阅近二十年来关于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相关著作和文献,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治疗等方面的概况。

从各种中医方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中分析作用机制,总结每种方法在近二十年的研究成果和成效。

结果:中医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研究较多,且具有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等优势。

结论:中医药对于单纯性肥胖有独特疗效,应加以重视并大力发展。

【关键词】中医;中药;穴位;针灸;单纯性肥胖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患者,尤其是城市的肥胖人群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其中单纯性肥胖占肥胖者的95%以上。

在中医角度上看,单纯性肥胖应视为机体的失衡状态,属形盛气虚,形绝对有余而气相对不足,主要是养生不当所致,也有可能与机体机能障碍有关。

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提出中医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经几十年的临床疗效观察,效果可观,但也存在普及程度不高,技术不成熟等缺点,出现伪中医打着中医减肥的旗号行骗,导致人们对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方法不信任。

笔者通过对二十多年来中医药对于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概况综述,为人们日后选择中医药方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提供参考依据。

1 中医治疗《黄帝内经》把肥胖分为“膏人”、“脂人”和“肉人”【1】,与现代医学将肥胖分为“脂肪型、瘦肉型、水肿型”类似。

膏人,可见“纵腹垂腴”、“皮缓”,属于腹部脂肪多的肥胖;脂人,可见“虽脂不能大”、“腘肉坚,皮满”,该型形体肥胖但匀称;肉人,可见“皮肉不相离”、“身体容大”,以肌肉的肥大为主要表现。

1.1 病因形成肥胖的病因复杂多样,既有先天禀赋因素,又与饮食不节、劳逸不均、情志失调、疾病、药物等后天因素密切相关。

《素问•奇病论》说:“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临证指南医案》说“膏梁酒醴过度,或嗜饮茶汤太多,或食生冷瓜果及甜腻之物。

其人色白而肥,肌肉柔软……”,《望诊遵经》说:“富贵者,身体柔脆,肌肤肥白,缘处深闺广厦之间。

”对于肥胖的致病因素【2】,中医认为,与肥胖关系密切的病邪,主要是痰、瘀、水、湿等。

1.2 病机《内经》曰:“肥人血浊”,“血浊”即是痰淤交阻的意思;宋《仁斋直指方》指出:“肥人气虚生寒,寒生湿……故肥人多寒湿。

”可见肥胖大多由于痰瘀血痹,气虚寒湿引起。

而大部分是因为饮食过量,超过脾胃负担, 脾运不健而生痰湿【3】。

另外,青中年或更年期女性,肝郁气滞,月经不调等也会引起肥胖。

1.3 治法根据肥胖的病机,中医辩证诊断可分为五型【4】:胃热湿阻型,脾虚湿阻型,肝郁气滞型,脾肾阳虚型,阴虚内热型。

相应的治法可以清热利湿,健脾益气祛湿,疏肝理气清热,温肾健脾化湿,滋养肝肾。

另外,赵进军【5】也提出中医治疗肥胖的八个原则: 化湿、祛痰、利水、通腹、消导、疏肝利胆、健脾、温阳。

2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肥胖,可选择祛湿利水、健脾、活血行气等功效的药物调理脏腑和内分泌,令身体气血运行更佳,将体内多余水分以及积聚于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排除,加速新陈代谢。

也可运用统计手段【6】结合中医理论和现代中药药理知识筛选药物,配伍组方。

但是,选择药物时必须根据肥胖症的病因及治则。

2.1 单味药根据肥胖症的病因病机,基本上可以确定中药的选择范围,清热药,化湿药,补虚药等,达到化湿利水,健脾消导,温阳的作用。

据现代研究表明【7】,6%浓度的决明子水煎剂可明显降低营养性大鼠的体重;何首乌提取物对FAS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灵芝菌丝发酵提取液能明显降低肥胖小鼠体重……另外,曾报道过有减肥作用的中药有薏苡仁,赤小豆,泽泻,番泻叶,茅根,金银花,赤芍,山楂,当归,川芎,生地,山茱萸,菊花,桑寄生等。

2.2 方剂《脾胃论》说: 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

食物吃进去,需要依靠脾的“脾主运化”功能转化为精微物质,若脾胃虚损则运化失常,水谷肥甘之物无以化生气血精微从而转变为痰浊聚集体内,则导致体态肥胖。

因此,减肥可以通过健脾祛湿的方法达到相应的效果,其中赵东英【8】曾用“陈皮10 g ,半夏10 g ,茯苓15 g ,苍术10 g ,白术10 g ,枳壳10 g ,荷叶10 g ,山楂10 g ,泽泻10 g ,大黄6 g ,薏苡仁20 g ,草决明10 g ”,疗效满意。

根据中医治疗肥胖的八个原则,也可相应地做出方剂的选择:(1) 化湿,代表方有二术四苓汤、泽泻汤、防己黄芪汤;(2)祛痰,轻者可用二陈汤,重者用控涎汤。

(3) 利水,导水用茯苓汤,逐水用舟车丸、十枣汤;(4)通腹;用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5) 消导,用三消饮、保和丸;(6) 疏肝利胆,用温胆汤、疏肝饮、消胀散;(7) 健脾,用五味异功散、枳术丸、五苓散、参苓白术散;(8) 温阳,用济生肾气丸、甘草附子汤、苓桂术甘汤。

【9】另外,根据肥胖的病机,也可确定相应的治疗方剂,(1)脾肾两虚型代表方:真武汤加减或参苓白术散;(2)脾湿肝郁型代表方:平胃散合四逆散或逍遥丸(汤);(3)湿热内停型代表方:四妙丸加味;(4)脾虚痰湿型代表方:苓桂术甘汤、香砂六君合二陈汤、五苓散。

【10】除了煎剂,丸剂的效果同样显著,“七消丸”曾治疗125例肥胖症, 总有效率为81.6%;“轻身一号”曾治50 例肥胖症,48例获效【11】。

“减肥丸”的临床治疗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3%, 其中显效率达43. 5%【12】。

2.3 药膳药膳是配合药物治疗的最常见形式,也是比较受欢迎的有效治疗形式。

对于肥胖症的药膳治疗,可用薏米粥,白茯苓粥等健脾祛湿;决明山楂粥等理气和活血化淤;也可以用清热化湿通腑类药材如茯苓、白术、大腹皮、生大黄、莴苣、马齿觅等;温阳化气利水类药材如熟地、茯苓、泽泻、山药、白芍、豇豆等;滋阴补肾药材如黄芩、枸杞子、黑豆、桑葚、甲鱼、海参、海蜇、黑芝麻等。

【13】另外,茶类也对减肥有一定的效果,如双花饮,三花减肥茶,降脂益寿茶,消脂茶,乌龙减肥茶【14】等。

3 针灸针灸减肥是在中医学经络理论指导下,通过针刺某些特定穴位而达到减肥效果的一种治疗方法。

通过刺激经络腧穴,可以平衡阴阳,调理脏腑,运行气血,疏通经络,实现针灸减肥的5个基本环节【15】: 发汗、祛湿、化痰、利尿、通便。

针灸减肥机制【16】,一方面是通过使胃蠕动减弱、抑制胃酸分泌、延长胃排空时限,从而抑制肥胖者亢进的食欲,减少食量,控制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减少机体能量的摄入与储存;另一方面,针灸可以促进机体脂肪代谢,产热增加,消耗积存的脂肪,最终实现减肥效果。

3.1 针刺体穴由于单纯性肥胖症是以脾胃虚弱、肾失温煦为本,痰、湿、热、瘀、膏脂为标的本虚标实之证,所以在针灸的穴位选择上主要取胃经、脾经、任脉和膀胱经的背俞穴等穴位【17】,从而达到清胃通腑、健脾利湿、温阳利水、化痰消脂的目的。

具体取穴可取足三里,三阴交,天枢,中脘,丰隆,曲池,脾俞,胃俞,肝俞,肾俞等。

武建清,董改玲【18】采用针刺治疗, 辅以手法及呼吸训练。

临床痊愈29例,占.26.6%,显效47 例,占43.1%,有效33例,占.30.3% 无效0例。

总有效率100%。

3.2 针刺耳穴耳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十分密切,是机体体表与内脏联系的重要部位,刺激耳上的穴位可以通过经络传到全身脏腑,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如果在患者饥饿时按压耳穴,能减轻饥饿感,说明耳穴能抑制食欲,按压耳穴也能使排便次数增加,这样既限制饮食的摄入,又促进代谢物的排泄,从而减少了人体对食物营养的再吸收,起到减肥的作用。

所以,可以通过针刺耳穴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3.3 刺络放血法刺络放血法【19】也可用于减肥,最常见的是梅花针叩刺治疗法,它可以直接刺激末梢神经,应用于减肥主要是:(1) 敲打局部皮肤, 促进末梢血液循环, 增加皮下脂肪的崩解和代谢。

(2)敲打和脏腑相关联的皮部, 以调节该脏腑气血的盛衰。

(3)敲打穴位, 使气血聚于该处, 以起到治疗作用。

梅花针操作简单, 病人或家属可以自己治疗, 因而常做为其他治疗的辅助疗法。

3.4 针灸配合拔罐局部肥胖,病因可能与全身性肥胖不同,需要辩证分析,例如大腿肥胖多因肝胆代谢慢淤积【20】。

对于局部肥胖,王丽莉【21】2005采用针灸配合拔罐治疗局部肥胖者50 例, 疗效显著,有效2 例, 占4%; 见效47 例, 占94%; 无效1 例, 占2%。

4 推拿中医推拿减肥是根据“调理脏腑,平衡阴阳”治疗原则,以健脾益气、祛湿通络为治法,调节脏腑功能,健脾助运,通调大小肠,兼顾疏肝温肾,达到祛湿化脂的目的。

4.1 紧肤摩罐法腰臀比较大的人, 减肥后, 腹部、腰部、臀部的皮肤需要收紧,就要用到“紧肤摩罐法”【22】。

在治疗部位涂上润滑剂,用闪火法将玻璃火罐吸附在皮肤上,力度适中,然后轻提罐体,用比较均匀的力度在治疗部位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摩动火罐,以皮肤变色为度,摩罐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摩罐结束后在重点部留罐5min。

4.2 玉蟾翻浪功玉蟾翻浪功,平卧在床上,膝弯曲成90度,左手放在胸前,右手放在小腹部,然后开始运气。

即吸气时挺胸收小腹(丹田),呼气时缩胸鼓小腹,把小腹鼓得越高越好。

一呼一吸为一次,可练40~60次。

“玉蟾翻浪功”配合其他疗法【23】练习, 可使患者本身对抑制食欲、消除饥饿感起到良好的作用4.3 揉腹通过腹部的运动, 可以健脾助运,减少腹部积滞的气血。

用现代医学理论来看, 主动按摩可以刺激末梢神经, 由于通过轻重快漫的不同力量使皮肤及皮下脂肪的毛细血管开放, 使皮肤组织间的废物被排除, 从而促进机体的代谢过程, 起到“去腹消油”的作用。

常用方法是仰卧位, 以肚脐为中心,以3 寸为半径, 由上左下右圆周按揉30分钟, 每天1至2次, 疗程为1至2月。

5 穴位疗法穴位疗法,是通过在穴位上施加刺激,从而调理人体经络,使经络畅通,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不同的症状,不同的肥胖机制,进行合理有效的辨证选穴,达到相应的减肥效果。

5.1 穴位埋线中医穴位埋线法是一种具有良好疗效的减肥方法,该疗法具有“健脾益气、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气血”的功效,调整患者的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张幼慈【24】通过临床治疗324 例分析,中医穴位埋线疗法显效91 例,占28.1%,有效204 例,占62.9%,无效29 例,占8.9%,总有效率是91%。

5.2 推拿点穴治疗推拿点穴治疗,通过指按双侧曲池、合谷、足三里、丰隆、血海、三阴交等穴位,配合全身性的按摩,按揉腹部的任脉、背部两侧膀胱经等。

从而取得减肥的疗效。

李慧梅,于娟【25】以推拿点穴方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67 例,总有效率达到了78.8%。

还表明推拿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作用调整患者内分泌紊乱,增强患者静息代谢率,增加能量消耗,促进体内储存脂肪的氧化利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