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外向型经济的长足发展,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但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出口竞争力并没有明显提高。
在当下金融危机还未完全渡过的背景下,提升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优化商品结构迫在眉睫。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要从以比较优势为导向转变为以竞争优势为导向,调整和完善相关的外贸制度和产业政策,为企业树立竞争优势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本文即在对省出口商品结构进行细致分析基础之上,找出问题所在,从而寻找优化结构的途径。
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优化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export economy had a sound development, the structure of export modities upgraded accordingly. However, the petitiveness of export modity with parative advantage has not improved significantly. Since the financial crisis hasn’t recover pletely,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enhance the petitiveness of exports, optimize trade structure in Zhejiang Province.We should transfer foreign trade strategy, from parative advantages to petitive advantages, adjust and improve the system which related to foreign trade and industrial policies, provide a sound environment for enterprises to establish petitive advantage. This paper aims to identify the issues on the basis of careful analysis of export structure in Zhejiang Province, in order to find ways of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KEYWORDS:export structure,petitiveness,optimize正文目录第一章引言1第一节选题背景和意义1第二节相关理论1第三节本文的研究容和结构3第二章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分析4第一节现状分析4第二节出口商品TC指数分析8第三节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0第三章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国外经验借鉴12第一节日本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措施及启示12第二节国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措施及启示13第四章省出口商品结构优化面临的问题15第一节面临的国际问题15第二节面临的国问题15第三节面临的省问题16第五章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目标和对策16第一节优化的理论依据16第二节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目标17第三节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对策17参考文献20致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引言第一节选题背景和意义一.选题背景省位于“长三角经济圈”,对外贸易十分活跃,发展迅速。
入世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省对外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飞速增长。
2009年,我省净出口总额为1877.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330.1亿美元,对外贸易带动了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力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
近几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我省的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在下降,工业制成品的所占比重在上升,说明我省的出口商品结构在进一步优化,但是还是存在诸多问题,如商品出口多属于数量型的增长,商品质量不高;初级产品的加工深度不够;出口商品结构和省产业升级结构不相适应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急早正视并加以解决,最终可能成为逆转我省对外贸易增长势头的风险因素。
二.选题意义由于我省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而且出口主要依赖于工业制成品(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制成品)为主,面对国际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省劳动力、生产材料成本的进一步提高,对于我省的产品出口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从长远来说,对于我省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不利的。
因此,研究现阶段我省的出口商品结构,尤其是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对策,对改善我省对外贸易环境,促进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增长有着十分积极地现实意义。
第二节相关理论一.比较优势理论与出口商品结构(一)比较优势理论概述比较优势理论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大卫·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及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宾服理论。
英国古典学家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各国相通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就是各国产品的绝对差异,也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
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种产品的生产成本绝对低于其贸易对象时,该国在该产品的生产上便具备了绝对优势。
亚当·斯密解决了国际贸易为什么会产生的问题,却无法回答没有一种商品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或地区能否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
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解决了亚当斯密的难题,论证了国际贸易不仅可以产生于绝对成本的差异,而且还可以产生于比较成本的差异。
他认为:一国或地区在特定产品上的优势取决于相对成本差异,这种相对成本差异既包括统一国家或地区部生产不同产品的成本差异,也包括不同国家之间生产同一产品成本的差异。
应该按照“两优相较取其重,两害相较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
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只考虑了单一的劳动生产要素,而忽略了诸如资本、技术、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和他的老师赫克歇尔用要素禀赋来解释国际贸易和分工,认为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各国进行贸易的重要原因,并提出了价格基本假设,其主要观点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将出口相对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生产出来的产品,即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必定是密集使用它相对丰裕要素生产出来的产品。
(二)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下的出口商品结构分析由于比较优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获取对外贸易利益的基础和源泉,不管他是比较优势还是要素禀赋优势,这种逻辑上的合理性,使得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直接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
但由于技术差距的存在,由此形成的出口商品结构一般是:发展中国家以资源型、初级加工型或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要出口商品。
省就是主要以服装、纺织、机电产品这类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种出口商品结构对省的发展是不利的。
首先,大对数地区有着相似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等比较优势,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普雷毕什所说的,贸易条件呈现不断恶化的演变趋势。
其次,传统的比较优势产业具有一定的刚性,一旦成型便难以改变,这样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再次,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以资源型或粗加工型为主的出口商品结构,会承担资源枯竭的压力,难以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性,相反会导致“出口增长贫困化”现象的产生。
二.竞争优势理论与出口商品结构(一)竞争优势理论概述竞争优势理论是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三部曲中提出的国际贸易理论,在该理论中,波特阐述了竞争优势的来源、取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途径等。
他还特别提出,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在于优势产业的建立,只有抓住产业这个经济运行的主题进行分析,才能真正促成竞争优势的形成。
波特在竞争优势理论中,第一次将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联系在一起,指出产业及其具体生产的企业是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真正力量。
该理论的不足指出在于过多地强调企业和市场的作用,对政府在当今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建立在竞争优势理论下的出口商品结构分析波特认为,竞争优势的取得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机制,取决于企业后天的努力和进取精神。
以竞争优势为出发点制定我省的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构建我省的出口商品结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该理论强调的是要以优先战略眼光构建该地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以产业优势带动可持续增长。
竞争优势理论下的出口商品结构是:以技术研究为手段,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出口并生产技术含量高的商品。
这样的出口商品结构对于我省来说是理想化的。
对于我省来说,首先要确立我省的优势产业,通过引进外资和自身的积累,培育和提高本地产业的研发能力,跨越技术瓶颈,借助政策倾斜主动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促成我省国际竞争力优势产业的形成,提高竞争力,从而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第三节本文的研究容和结构一.本文的研究容本文在对国际贸易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基础上,通过我省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形成原因,对我省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TC指数分析),明确了我省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目标,并提出了我省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对策。
本文提出,通过政策引导、政策支持,企业创新来优化产业布局,形成合力的产业梯度,构建我省出口商品的“雁行”模式,一方面提升我省企业的研发能力,提高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保留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适应现阶段我省的实际情况,延伸出口商品生产的价值链,防止由于产业升级导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而造成的“产业空心化”。
二.本文结构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引言,阐述了我省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提出背景及研究该课题对改善我省对外贸易的现实意义,述了出口商品结构问题优化相关的国际贸易和分工的相关理论,分析了理论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和进行优化的理论依据。
第二章分析了我省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在对出口商品结构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从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提出我省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必要性。
通过分析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深入剖析了这一现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经验借鉴。
本章分析了与我省有着相似地理、文化背景的日本、国在经济转型时期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措施,从中总结经验,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批判地吸收,以便少走弯路,低成本实现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
第四章出口商品结构优化面临的问题。
本章分析了我省在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时可能遇到的外部和部问题,如国际上美元贬值,国竞争激烈和省环境和资源短缺等在问题。
第五章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目标及对策,本章以优化的目标为出发点,提出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一系列对策,并从中寻求最佳的政策。
第二章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分析第一节现状分析出口商品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独立关税区)在一定时期,出口贸易中各类商品的构成状况。
通常用各类商品的出口额在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表示。
深层次讲,出口商品结构不仅能真实反映出该地区的资源禀赋状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反映出其科技、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