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的力学性能分析
利用截面法,由平衡方程 可知: 剪力
FQ F
FQ A
58
在剪切面上,假设切 应力均匀分布,即
剪切变形的特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相 距极近;在此力作用下,发生错动。 挤压就是在外力作用下,两个零件在接触表面上相互压紧的现象
59
4.6 扭转
扭转变形是杆件一种基本变形,以扭转为 主要变形的构件称为轴。
BC段
F
0 FN 2 F2 F1
25
F4
CD段
FN 2 F1 F2 10 20 10kN Fx 0
FN 3 F4 25kN
10
x
2、绘制轴力图。
40
目录
4.4.4 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1.杆件应力的概念 同一种材料制成的两根粗细不同的杆件, 在大小相同的拉力作用下,细的杆件比粗的杆 件容易被拉断。杆件在外力作用下能否破坏, 不仅和杆件截面上的内力有关,还和杆件的粗 细——截面面积的大小有关。
FN [ ] A
剪切强度条件:
Q [ ] A
利用强度条件,可以解决以下三类强度问题:
•校核强度:已知外力, ,A,判断是否能安全工作?
max
F ? A
•截面设计:已知外力,
,确定杆件的截面尺寸
•确定承载能力:已知A,
,确定
Fmax A
51
例6
压力机在物体C上 所施加的最大压力为 150kN,已知立柱A和 螺杆B所用材料的许 用应力[σ]= 160 MPa,螺杆B的螺纹小 径d1=40 mm。试校核 螺杆B的强度,并设 计立柱A的直径。
52
解:
1. 校核螺杆的强度 F1=150 KN =150×103N
7
2. 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
工作能力(working capability): 机械零件不发生失效的安全工作限度 影响机械零件工作能力的主要因素 (factors): 载荷:工作能力又称为承载能力。 主要考虑两个方面——机械零件的强 度和机械零件的刚度。
8
3.机械零件的强度(strength)
61
扭转
• 受力特点:在杆件两端垂直于杆轴线的平面内作用一
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外力偶T。 • 变形特点:各横截面形状大小未变,只是绕轴线发生 相对转动。这里,将两个横截面相对转动的角度称为扭 转角,用φ表示,其物理意义是用来衡量扭转程度的。
FN 2 20 103 2 2 6 A2 15 10 89 106 Pa 89MPa
56
目录
FN 2 45° B
F
x
4.5 剪切
作用在同—物体上的两个等值、反向、互相平行且距 离很近的力称剪力,构件受到剪力作用情况称为剪切。
57
两块钢板通过铆钉连接,在外力作用下,铆钉 在截面将发生相对错动,称为剪切面。
F1 F1 4F1 4 150 10 1 2 119 MPa [ ] 2 2 A1 d1 d 1 40 4
3
该螺杆满足强度要求。
53
2 截面设计: 两立柱A受拉,其总拉力F1=150kN, 单根立柱所受拉力为F2 = F1/2=75kN
F2 D F2 [ ]....则.... A2 A2 4 [ ]
42
正应力
FN A
式中:
FN
A
—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横截面上的轴力 —横截面积
43
剪应力
式中:
Q A
Q
A
— 横截面上的剪应力
— 横截面上的剪力 — 横截面积
44
应力的单位
为 N / m ,又称帕(Pa),在实际应用 中这个单位太小,因此常用兆帕 ( Mpa)或吉帕(GPa)。
l
6
41
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直杆受拉或压时的内 力在横截面上是均匀分布的。 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 通常把总应力P分解为两个分量:一个是沿截 面法线方向(垂直于截面)的分量,称为正应力 或法向应力,以表示 ; 另一个是沿截面切线方向(或平行于截面)的分 量,称为剪应力或切向应力,以表示 。
车床主轴变形,工件圆柱面被加工成圆锥面,降 低工作精度。主轴轴承偏磨, 降低寿命。
15
刚度问题
16
刚 度 问 题
17
5. 设计机械零件必须满足的要求
有的机械零件以强度为主
有的机械零件以刚度为主
有的考虑耐磨性、稳定性、可靠性、温度等。
Hale Waihona Puke 184.2 杆件的基本变形
拉伸和压缩变形 剪切变形 扭转变形
2
D
4F2 [ ]
4 75 10 3 24.4mm 160
可取直径D=25mm
54
例6
A
图示结构,试求杆件AB、CB的应力。已 知 F=20kN;斜杆AB为直径20mm的圆截面杆, 水平杆CB为15×15的方截面杆。
1
45°
B F F
解:1、计算各杆件的轴力(设 斜杆为1杆,水平杆为2杆)用 截面法取节点B为研究对象
塑性变形:外载荷去掉后不能恢复的变形 强度:指机械零件在外载荷作用下抵抗断裂破坏 或过大塑性变形的能力。
9
强度问题
10
1999年1月4日,我国重庆市綦江县 彩虹桥发生垮塌,造成…
40人死亡;
14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631万元。
11
12
人跑步时脚上的力量有多大?
脚上的力量
12500N
37
例2:计算杆件的内力并画轴力图。
F
1
2
F
A
a
1 B
3F
C
3
解: 由平衡方程: Fx 0 AB段
2
a
a
3
D
FA1 F 0 FA1 F
FA2 2F
F F F
FA
1 1
FA1
2 2
BC段 CD段
FA3 F
F F
FA2
3F
3 3
FA 3
F
x
F
2F
38
画图步骤
1 分析外力,判断对哪段分析方便 2 对每一段取截面 3 以截面右侧(左侧)部分为分析对象,建 立平衡方程。 4 确定轴力的大小和方向(符号) 5 做图
39
已知:F1=10kN;F2=20kN; F3=35kN;F4=25kN;
例题3
试画出图示杆件的轴力图。
A
1
B
2 C 2
3 D
F1 F1 F1
FN kN
1 F2
F3 3
F4
解:1、计算各段的轴力。 AB段
0 FN1 F1 10kN
x x
FN1 FN2
F
F2
FN3
10
6000N 4500N 3000N 3500N 假设人体重量为750N
13
4. 机械零件的刚度(rigidity)
弹性变形(elastic distortion): 外载荷去掉后可以恢复的变形. 刚 度:指机械零件在外载荷作用下抵抗 过大弹性变形的能力。
14
外载荷去掉后能恢复变形,但变形过大超过了 限度,导致机械不能正常工作。
26
变形的基本形式
弯曲
(bending)
27
弯曲实例:火车车轮轴
28
变形的基本形式
组合受力
29
4.3 杆件的内力与截面法
1.内力的概念 外力:作用在杆件上的载荷和约束力。 内力 :杆件在拉伸、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的外力作用下,杆件内部各质点间要发生相对位 置变化,从而引起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抵 抗由于外力作用而发生的变形或断裂,这种力叫 做内力。
力作用而处于平衡,求任意截面I—I处的内力(轴力)。 解:列平衡方程:
X 0
P N1 0
N1 P
如果算出的为负值,说明实际的方向与事先假设的方 向相反。
36
4.4.3 拉压杆件的轴力图
为了表明轴力沿杆轴线变化的情况,用平行于 轴线的坐标表示横截面的位置,垂直于杆轴线 的坐标表示横截面上轴力的数值,以此表示轴 力与横截面位置关系的几何图形,称为轴力图。 (1)轴力图的位置应和杆件的位置相对应。轴 力的大小,按比例画在坐标上,并在图上标出 代表点数值。 (2)习惯上将正值(拉力)的轴力图画在坐标 的正向;负值(压力)的轴力图画在坐标的负 向。
⑶ 表面失效:磨损、腐蚀和接触疲劳等都会导致零件表面失效。
5
1. 主要失效形式(failure classes)
(4)破坏正常工作条件而引起的失效:
例如带传动发生打滑、齿轮传动噪声过大等。
带传动(tape handler)
6
1.主要失效形式(failure classes)
(5)松动(联接) (6)泄漏(容器、管道) (7)运动精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48
根据失效的准则,将屈服极限与强度极限通 称为极限应力, u 用表示。
为了保证构件在外力作用下,能安全可靠地工作, 一般把极限应力除以大于1的系数n,作为设计时 应力的最高限度,这个构件能够安全工作的最大应 力,称为许用应力 。
[ ]
u n
n称为安全因数
2. 强度条件
拉压强度条件:
2
45
例4一阶梯形直杆受力如图(a)所示,已知横截面面积 为 ,试求各横截面上的应力。 解: (1)计算轴力,画轴力图 利用截面法可求得阶梯杆各 段的轴力为 : F1=50kN,F2=-30kN, F3=10kN,F4=-20kN。 轴力图如图(b)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