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生产种植方案
无论是传统的农作种植香菇还是工厂化规模种植香菇,它们所遵
循的工艺原理都是相同的。原料方面,都需要提供香菇菌丝体的生长
所需的营养物质:碳源、氮源、无机盐、生物素等,以及合适的含水
量和PH。常用的原料有木屑、麸皮、米糠、棉籽壳、石膏、碳酸钙
等。工艺方面(按工艺顺序)需要配料、搅拌、装袋、灭菌、接种、
培养、出菇等工艺,每个工艺都需要配备相应的设备设施等。
1.原料
在菌棒生产前准备原料,选择适合的囤放仓库(要求干燥避雨
等)。所需原料中,木屑的比例最大需要量最多,需要足够的场地堆
放和前处理(洒水、翻堆等)。
主要问题:料场的规划布置;原料的确定。
2. 配料搅拌
对于大规模生产菌袋,配料搅拌量是非常大的,并且要求个原料
搅拌协调均匀,需要配备搅拌锅,传送机等设备。
3. 装袋灭菌
在生产前,首先要确定装袋的规格要求和灭菌要求,选用相应规
格材质的包材,装袋机,扎口机以及灭菌架等。与灭菌相关的锅炉,
管道,空压机等设备,灭菌后菌棒冷却相关设备的配备。
主要问题:采用哪种类型的装袋机(人工、半自动、全自动等);
确定袋子规格及材质。
4. 接种车间
接种是食用菌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控制不好菌棒会
严重的污染,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接种车间要求无菌环境,
从而隔绝污染源,保证接种质量(接种后的菌棒最好加套一个外袋,
以消除培养过程中的污染途径)。主要问题:使用栽培种的物理形态
(液体、固体);采用哪种类型的接种方式(人工、半自动、全自动)。
5. 培养
培养阶段时间较长,菌丝长满袋之前是控制污染率的关键阶段,
多要以防为主(防破袋、防环境不清洁、防高温烧菌等)。培养是为
出菇打基础,是出菇质量和产量的物质储存期,所以7分培养3分出
菇也是大家一致公认的。培养通常所涉及的工艺:脱袋、挖孔、刺孔
等工艺都是为了防止污染和提供菌丝营养生长所必须的条件。另外还
需要控制通风、光照、温度及湿度等以提供菌丝生长所需的条件(菌
棒在不同的生长期对各种因子的要求不同,如菌丝生长阶段需要暗光
培养,而在生殖生长阶段需要充足的散射光照)。也因此,在培养室
设计时要参考香菇菌丝生长(习性)所需条件来设计和规划培养室的
构造。主要问题:菌棒的培养摆放(地堆、棚架);地面是否固化;
单棚容量等;工艺流程及工艺节点等。
6.菌种
根据紫云历年气象记录(..\紫云2012年-2016年气温记录.xls
)分析,结合香菇品种温型不同生长习性差异可以确定选用的品
种,选用中高温型品种。为什么不用其它温型品种,原因很清楚:低
温型品种不耐高温,如果在温度持续高过其能承受的最高温度,菌丝
就会被高温烧死;高温型品种则相反,此类品种虽然不怕高温,但在
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会影响菌丝正常生命活动。在贵州(紫云)采用中
高温型的目的就是为了中和前两类品种的有缺点。主要问题:确定使
用的品种;栽培种的接种形式。
7.808品种介绍
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3℃,菌龄90-120天,最长可达210天。
出菇温12-28℃,最适出菇温度为15~22℃;菇蕾形成期需6℃以上的
昼夜温差刺激,属中高温型菌株。春、秋季出菇为主,冬、夏季也
可出菇。转色适宜时,菇潮明显。配料时要根据生产季节的不同,
气温高低和发菌时间长短合理调整配方(麸皮用量、木屑颗粒
大小及含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