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织机的引纬机构

第四章 织机的引纬机构


2.布幅内传递过程
1)叉入引纬
①纬纱从筒子上退绕,一端由夹钳夹持,引纬剑引 纬入梭口,每次开口引入两根纬纱。 ②在梭口中央交接,把纬纱送给接纬剑。 特点: ①剑头结构简单; ②纬纱速度比剑杆速度高一倍; ③纬纱与剑头相对滑动,织物收缩范围小。 ④适合低速织机。
2)夹持式引纬
纬纱由织机一侧经储纬器、张力器、断纱自停 检测器由递纬器递给送纬剑并夹持单根纬纱,送到 梭口中央交给接纬剑,接纬剑夹持纬纱引过梭口, 实现线状引纬,每次引入单根纬纱。 特点:①应用最广泛; ②交接过程中纬纱不受附加张力,适应各 种特性纱线。 ③布边为毛边,需要织边装臵织边。 ④纬纱速度与剑杆速度一致。
• 纬纱交接条件 • 双剑杆引纬过程中,在织机中央发生纬纱在送纬剑和接 纬剑之间交接。下图为剑杆头与纬纱交接示意图。在纬纱1 交接时,接纬剑头3进入送纬剑头2内腔,纬纱滑过接纬剑头 的夹丝钩4,当接纬剑后退时,纬纱脱离送纬剑的夹纱钳口6 ,进入接纬剑的夹纱钳口5,完成纬丝的交接。1—纬纱; 2—送纬剑头;3—接纬剑头;4—夹纱钩;5 、6—夹纱钳口
(三)其它引纬机构 1、C401型剑杆织机变螺距引纬机构 如图示 (1) 工作 原理
它由曲柄滑块机构ABC和螺旋副机构CD组 成。主轴通过同步带直接驱动曲柄,经过连 杆使滑块型螺母产生往复运动直接变为螺杆 的不匀速回转运动,通过剑轮的放大作用, 带动剑带剑头运动,完成引纬运动。
(2)引纬运动分析 假设机构为正置,e值忽略不计:则从曲柄 滑块机构可得滑块螺母C的运动方程式:
第四章 织机的引纬机构
4-1 作用与类型 4-2 投梭机构(自学) 4-3 剑杆引纬机构 4-4 喷气引纬(自学) 4-5 片梭引纬机构(自学)
4-1 作用与类型
一、作用:将纬纱引入梭口,使经、纬纱交织成织物。 二、类型: (一)传统有梭织机投梭机构。
特点:动力消耗大(投梭、制梭机构),噪声大(撞击、摩擦),
2
3
4

6
7
8
1-锥形筒子 2-储纬器 3-导纱瓷孔 4-纬纱张力器 5-断纱检测器
6-递纬杆
7-剑头
8-纬纱剪刀
要求:
筒子纱:
1)退绕张力要小 2)纬纱层不能滑移
储纬器:
1)退绕张力要小,无冲击 2)纬纱易退绕
3)纱疵要少
张力器
3)通道光滑
4)控制精度要高
1)纱线制动力要均匀、可调,纱线结头可自由通过 2)张力器运动部分越轻越好,减小惯性力 3)需离载纬器的距离适当
运动配合:
1)接纬剑比送纬剑先到运动的极限位臵,且接纬剑先退出;
2)两剑杆存在交接冲程,两剑杆作同向运动,两者相对速度最小,
此时,交接纬质量稳定。
如图(1)所示。在纬纱交接过程中,送纬剑与接纬剑同时到达梭 口中央,同时后退。前半段位于送纬剑和接纬剑的进剑阶段,纬 纱由送纬剑控制而张紧,后半段位于送纬剑和接纬剑的退剑阶段 ,由于送纬剑的后退使纬纱在完全转移到接纬剑前松弛而影响纬 丝交接。并且,任意时刻两剑的运动方向相反,相对运动速度较 大,从而增加了剑杆头对纬丝的冲击。这样的交接条件能完成纬 丝交接,但不够理想。 如图(2)所示。纬纱交接过程始终位于送纬剑的进剑阶段和接纬 剑的退剑阶段,任意时刻两剑的运动方向相同,这种跟踪交接使 两剑相对运动速度较小,纬纱交接的冲击张力小,同时,由于送 纬剑继续进剑,直至纬纱交接完成,因此,纬纱在完全转移到接 纬剑之前由送纬剑控制而张紧。这是一种理想的交接条件,被新 一代的剑杆织机广泛使用。
过去传剑系统往往装在筘座两侧,随之摆
动,其优点是当筘幅作小量变化时,钢筘可保持
不变,可以节省钢筘费用。但这种筘座较重,不
利高速。目前趋势是把传剑系统固装在左右墙板
两侧,凸轮传动分离筘座打纬,在较宽的织机上
为了使剑带运动稳定用单面或双面导剑钩来控制
飞行轨迹。剑带下面与下层经纱接触,而下层经
纱则与走剑板丝绒贴面相接触,在引剑时筘座静
由纬纱交接图得知: 采用接力交接的方法,设计时让两剑有一段交接 冲程d,且d≠0,还要求送纬剑开始退剑时间要晚于 两剑交接时间。 由图知,最理想的交接纬纱是自接纬剑由J点开始 后退,送纬剑与接纬剑同向运动到B点进行交接,此 时送纬剑还未返回,此时两剑相对速度最小,且纬 纱有一定张力不松弛,交接完后送纬剑返回,返回点 为 S。 因此纬纱的交接条件是: d≠0 Δα〉0 (Δα=αs- αj ) 通常 30mm≤d ≤ 60mm 0°≤ Δα ≤ 10°
一、特点
①应用最广,占新型引纬45%以上; ②剑头积极牵引纬纱,纬纱不退捻,稳定性高, 负荷小,纬线疵点小; ③适用性好,棉、麻、毛、丝等织物,并适用于 小批量多品种;多色纬织造,一般6-8色,最多12 色。
④剑杆由机械传动,制造难度较低
二、分类
直杆(中空、铝合金、不锈钢管,碳纤维) 刚性剑杆 伸缩剑杆 喷气剑杆 复合材料带齿孔剑带 挠性剑杆 刚性剑杆的特点: 不需剑带、导轨,悬空引纬,交接稳定性高,织造特种织物,但 占地面积大。 碳纤维材料带齿孔剑带
对时间求导后可得到剑杆的速度和加速度 值。由此可见,剑杆的运动取决于曲柄滑块 机构和变螺距方程的设计。
实测曲线得知:
剑杆进足时,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加速度为 零的优点是在交接纬纱时,可使剑带无惯性冲击、 伸长,送、接纬剑相对速度小,有利于稳定可靠地 交接纬纱,这是靠变螺距设计来达到的。 由于螺旋副的传动效率较低,所以要将滑块螺母 设计成滚动摩擦,并油浴润滑,以克服不足。 该引纬机构的不足还有就是,对于不同筘幅的织 机,该变螺距螺杆是不能通用的,故目前该引纬机 构使用较少。
如图(3)所示。在纬纱交接过程中,送纬剑和接纬剑 的运动关系相当复杂,送纬剑和接纬剑开始相遇时 均处于送剑状态,当接纬剑进足后退剑时,送纬剑 仍旧处于送剑状态,直到进足,然后送纬剑和接纬 剑同时处于退剑状态直到完全退出梭口。 如图(4)所示。同上述情况相反,送纬剑和接纬剑开 始相遇时均处于送剑状态,送纬剑较接纬剑进足时 间早,当送纬剑开始退剑时,接纬剑仍旧处于送剑 状态,而纬纱在接纬剑退剑时发生转移。 • 因此,要使剑杆头顺利地交接纬纱,必须具有一定 的交接冲程d且d ≠0 ,同时,应具有交接跟踪角 Δα>0。实际设计中动态d 和Δα要比静态略大。
(3)引纬参数调整:
剑头动程的调整通过改变扇形齿连杆FG的长度 来实现。 调节时,铰链点F在弧形槽内滑动。为了满足 动程调节时中央交接点不致改变,弧形槽必须这样 设计:在剑头处于中央交接的极限位置时,以E点 位圆心,连杆EF为半径,在扇形齿轮上划出的圆弧 ,便是圆弧槽中心线。在中央交接点调节动程时, F点沿圆弧滑动,不再使扇形齿轮产生摆动,从而 保持交接点位置不变。 GTM型剑杆织机的压剑板上标有刻度线它指示剑 头起始的参考位置。
(2)引纬运动分析
实测得知:筘幅2米,转速为250r/min的织机,剑头 的运动规律如图示:
经计算分析得知: 剑头位移:
送纬和接纬剑头在180°时的位移最大。
剑头速度:
剑头进入梭口在105°速度最大,退出梭口在 255°速度也最大,剑头在起始、终止和进足时速度 均为零。
剑头加速度:
剑头在65°和295°正加速度最大,负加速度在 145°-215°最大且不变。 织机速度越高,速度和加速度的绝对值也越大。
挠性剑杆的特点:剑杆传动有滑道,高速,剑杆可弯曲,占地小。
单侧单剑 按剑杆数量 双侧双剑(适用于宽幅,中央交接,广泛采用)
分离筘座(引剑机构不随筘座摆动,固定在机架上) 安装方式 非分离筘座(引剑机构随筘座摆动) 叉入式 按引纬方法 夹持式
三、引纬原理
(一)纬纱的传递过程 1.布幅外传递过程
1
3
四、剑杆引纬的筘座形式
剑杆引纬分非分离筘座引纬和分离筘座引纬两种。
1、非分离筘座引纬机构: 引纬时,剑头随筘座的摆动作复合的空间运动,如意大利 的TP500型挠性剑杆织机便是该种形式。 该引纬机构是具有两个自由度的引纬机构,其结构比较复 杂,部分构件装在筘座上,使筘座重量增加,对织机高速不利 。 2、分离筘座引纬机构: 该引纬机构装在机架(墙板)上,剑头不随筘座摆动,引纬时筘座 完全静止不动,大部分剑杆织机为此种形式。 该引纬机构是具有一个自由度的引纬机构,结构简单,筘 座重量轻,对提高织机转速有利。
机物料消耗大,限制了织机速度的提高(一般100-200转/分) (二)现代织机新型引纬机构 包括:剑杆引纬机构、片梭引纬机构、喷气(水)引纬机构 特点:引纬器重量轻,截面尺寸小,动力消耗小, 机物料消耗小,噪声小,适应高速、宽幅织机。 不足:布边为毛边,需要配织边装臵。
4-2 投梭机构(自学)
4-3 剑杆引纬机构
六、挠性剑杆引纬机构
挠性剑杆织机的发展按剑带材料的发展过程分为三
个阶段。在70年代前是钢带传剑,钢带一端固结在传剑
轮上随之而摆动。由于钢带及传剑轮都比较重,不适于 高速而且动力消耗也大,故日趋淘汰。在70至80年代发 展了用尼龙带代替钢带,在尼龙带冲孔用剑轮(齿轮形) 传动,两侧剑带在离开剑轮后就在一大的半圆形圆弧槽
x f


l2
r sin 2
r cos r l
式中:r—曲柄半径 l—连杆长度 α—曲柄回转角度
因为剑杆位移为: S
D' 2
θ为螺杆的摆动转角(弧度)
S D' D' F x F f 2 2
D′为剑轮分度圆直径。
速度V和加速度a见教材P246
• 1,2—共轭凸轮3—主轴4—转子5—摆杆 6—连杆7—扇形齿轮8—齿轮
意大利SM92挠性剑杆织机共轭凸轮引剑机构
(2)引纬运动分析
实测得知:送、接纬剑的运动规律相同,采用的均是改 进梯形加速度运动规律,共轭凸轮的廓线根据其运动规律设 计。 改进梯形加速度分为三段: 从前止点起,当0°≤α≤110°剑头加速度a〉0 110°≤α≤250°剑头加速度a〈0 250°≤α≤360°剑头加速度a〉0 剑头在α=110°左右剑头速度为正值最大。 剑头在α=260°左右剑头速度为负值最大。 α=180°剑头速度为零,位移最大。 α=72° 剑头进梭口。 α=288°剑头出梭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