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绩效改革的困境与改革

医院绩效改革的困境与改革

以岗位特点为依据,根据不同的岗位设立不同的薪酬 体系,按岗定酬、岗薪一致、岗变薪变、绩优薪优。 科主任、护士长、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管理人 员、后勤支持人员等
薪酬的基本理论
3、根据人才需求和市场人才供求关系确定薪酬 导向(稀缺性)。
4、拉开分配差距(竞争性10%以上)。
分配差距的重要性:公平与积极性
各项收入占医疗收入比
60
50
40
30
20
10
0
1
2
3
4
5
6
7
核算收入 药品收入 科内诊疗 绩效工资
医院最难转变的观念和最困难的事:
增加人力成本比例、减少收支结余 大幅度提高医生的待遇 大幅度降低“无效收入”的比例 管理过程中不知道、也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十二五”规划暨实施方案
采取总额预付、按人头、按病种付费综合方式
科室医疗技术绩效工资=全院绩效工资总额/全院技术总分数X25%X 科室医疗技术分数
科室成本控制绩效工资=全院绩效工资总额/全院成本总分数X25%X 科室成本控制分数
收支结余核算方法实例图
科室收入100万时
固定成本50万
10万 收支结余40万
假设提取比例为20%,那么奖金额=40万×20%=8万
薪酬的基本理论
群体间的差距
1、对服务效果影响程度 2、岗位利用非人力资源的多少 3、人力成本投资的多少 4、人力资源的稀缺性 5、员工承受力 6、其他:社会平衡、领导期望、上级规定
薪酬的基本理论
3分法确定类别排序和权重系数
3
3
3
3
3
15±
3
3
2
3
2
13±
3
3
1
2
1
10±
2
2
1
2
2

某大学一医院各类别人员绩效工资比较
某市中心医院群体排序对比表
薪酬的基本理论 群体内部差距
1、绩效指标(量、质、满意率、成果等) 2、贡献率(对他人的贡献) 3、岗位的技术难度、辛苦程度
绩效工资公平性检测表
临床科室员工收入公平性检测
薪酬的基本理论
5、遵循社会义市场经济规律,用市场经济的手段调 控分配政策,引导员工实现社会公益事 业目标。
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让员工聪明地工作、快乐地完成任务:
1、领导风格改变:命令式到协商式 2、与报酬相适应 3、闲暇时间
让员工聪明工作而不是辛苦工作
心态+方法
以更新观念为前提 以提高医务人员待遇为基础 以改变分配机制为关键
绩效管理的目的 1、管理者落实责任的手段 2、员工获得更高收入的导向 特点:易操作、易理解、简单、直接
核算收入计分
最高5分 其他科室按比例计算得分
理论上最好的科室得分应该是20分 理论上最好的科室拿职工平均收入的几倍?
如果设计为5倍,那么每4分为职工的1份收入 测算科室的得分,除以4得到职工收入的倍数
某三级甲等医院外科系统根据2010年资料测算结果
临床科室主任收入公平性检测
绩效工资的分配
3、财务制度:预算“以收定支”
二、分类设计绩效工资
1、业务室员工绩效工资
不同比例体现专业、社会与经济效益差别—起点公平
一般原则:外科低于内科、儿科高于内科、医技低于临床科
前景理论
卡尼曼2002年获诺贝尔奖金 两个规则
科主任年薪
责任、风险、权力、利益的统一 合理的年薪是多少? 合理的支付方式是什么?
费用总额、费用增长幅度、平均住院日、药品比例为 重要绩效指标
建立以公益性质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 核体系,健全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 的内部分配机制,提高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 例,提高医务人员待遇,
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1、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2、将医务人员的工资与医疗服务数量、质量、技 术难度、成本控制、群众满意度挂钩 3、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4、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 重点倾斜 5、提高临床一线护士和医师工资待遇水平 6、适当拉开医务人员收入差距
双激励理论:过程激励与结果激励
过程激励适应范围 结果激励适应范围
绩效工资产生方法:直接比例法 成本控制方法:成本比例法
控制可控成本、落实责任人职责
绩效工资的分配
依据:新财务制度 “以收定支、收支平衡”
“双关系”理论
人力总成本与收入的关系、绩效工资与收入的关系 人力成本的高低与收入直接相关,收入高成本低,收入低成本高
1、医生的收入归医生:诊疗费、手术费等 2、护士的收入归护士:护理费、处置费等 3、共同的收入归大家:床位费、辅检费等
挂钩?
1、2009年二月卫生部通报: 严禁向科室下达创收指标, 严禁将医务人员收入与科室经济收入直接挂钩
2、2012年国务院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布置、国家卫生改革“十二五” 规划暨实施方案: 严禁把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药品和检查收入挂钩 没有禁止与劳务性收入和工作量挂钩
保健因素给足了,员工不会有更高的积极性,认为是应该给的, 减少了,员工不满。
保健因素不保证,再多的激励因素作用也不明显。因此,只有在 保证保健因素的基础上,激励因素才能发挥作用。
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可以互相转化。
薪酬的基本理论 岗位工资:能力、资力、岗位特点 绩效工资:业绩、指标、贡献大小
绩效工资分配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绩效工资分配面临的挑战
1、增加医务人员收入的呼声越来越高
三方面压力:高层、基层、社会
2、地方政府的支持越来越少
投入不相适应、政策背离市场规律(政治化)
3、医院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
政府要求高(老百姓的压力)、员工要求高(市场的压力)
观念制约、机制不活、方法落后
当前医改对医院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使人员经费占业务支出的比重突破40%。
——2012年3月21日《健康报》马晓伟讲话
薪酬的基本理论 绩效工资总量建议标准
按当地公务员津补贴标准3±倍
薪酬的基本理论
工资总量与收入比例问题 控制总量还是控制比例? 积极与消极的关键
(实行“绩效”工资后的消极表现)
薪酬的基本理论
2、分类设计薪酬
薪酬的基本理论
薪酬的作用
1.满足人们获得财物的欲望 2.吸引和稳定人才 3.发挥人的潜能,提高效率 4.引导作用
双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又称维持因素、权力因素
它的激励作用很弱,但有预防性,能保持人的积极性、维持
工作现状,这些因素包括组织的工资水平、政策、工作环境、福
利和安全等,可以防止员工对工作产生不满。
2
2
1
1
1

2
1
1
1
1

薪酬的基本理论 标准化后权重系数
科主任 高级医生 普通医生 护士长 护 士 技术员
1.00 0.85 0.65 0.60 0.45 0.40
某三甲医院各类别人员绩效工资对比表
2020/11/21
某大学附院绩效工资排序表(2011年1-7月)
2020/11/21
公平性的认识: 机会均等、过程透明、结果可控
杰克韦尔奇的分配理念(2、7、1原则):
20%的人多拿一些、70%的人差不多、10%的人少一些
奖金分配做到三点:
大多数人感到平衡、员工参与了分配、奖励了应该奖 励的人
业务科室内部绩效工资对比表
2020/11/21
薪酬的基本理论 分配“差距”的依据 有“重要”和“不重要”的岗位吗?
绩效工资的分配
护士长分配实例
护士长年薪酬总额:52500元
月分配额度:52500X80%÷12=3500元 月绩效额度:3500-1300=2200元
工作质量考核1100元,按百分比支付 工作量考核金额:1100元
绩效工资的分配
工作量考核:
内科系统护士长10人,工作量计分合计193.5分 分值:1100X10÷193.5=58.8元
科室收入150万时 固定成本50万
15万
收支结余85万
同样提取比例为20%,那么奖金额=85万×20%=17万
科室收入增长幅度为50% 科室奖金增长幅度为112.5%
绩效工资的分配
科室全成本核算计算产生绩效工资的弊端
⑴将建设和发展所产生的成本按统一的折旧标准分摊给科室,忽 略了不同专业的经济收益差别和社会效益差别; ⑵分摊成本为科室不可控成本,远远大过可控成本; ⑶不利于科室开展新技术和新业务; ⑷医技科增长量大,容易出现绩效工资增长远远超过临床科室; ⑸医院运营成本不断增加,科室的收支结余比例下降,出现业务 增长快而绩效工资增长缓慢现象; (6)将成本管理责任分摊给所有人,责任人没有承担责任
科主任的职责
学科发展、社会和经济效益
科主任年薪(绩效工资总量)确定 分类计分法:学科、规模、效益
学科排序计分
国家重点临床学科主任:10分 省级重点临床科室主任: 8分 市级重点临床科室主任: 6分 院级重点临床科室主任: 5分 一般学科临床科室主任: 4分
工作量计分
最高5分(按上一年出院人次) 其他科室按比例计算得分
绩效工资不增加或降低人力成本,但是可以通过刺激收入的增加 来降低人力总成本
临床科室医、护分开计算绩效工资
1)、医护统一核算绩效工资总量,再按比例分开医护各自总量 2)、医护统一核算收入,医护各自不同比例提取绩效工资 3)、医护各自核定核算收入,各自不同比例提取绩效工资
医生可以核算到诊疗组
收入归集的处理
薪酬的基本理论
6、重视辅助性Biblioteka 酬和非物质薪酬 7、可操作的考评体系
薪酬的基本理论
8、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事实求是
员工承受能力 医院改革成本支付能力 医院期望的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