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课件(二)鱼纲
(二)鱼纲外形和结构
1.外形 (1)体形:四种 1. 纺锤型:鲤鱼 2. 侧扁型:鲳鱼 3. 平扁型:鳐(yao) 和鮟鱇等 4. 棍棒型:带鱼 5.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体形如箱魨、比目鱼、 海马、海龙等。
1、纺锤形 2、平扁形 3、侧扁形 4、棍棒形
这是一种样子很奇怪的海生鱼类,因为它们的身体有些方方 正正的,所以人们管它们叫箱魨。箱魨的身体除了眼、口、 鳍和尾以外,全部包在壳内。箱魨的颜色都非常鲜艳,加上 它们有一层硬壳,人们甚至把它们晒干制成工艺品呢。
1、鳍的结构: 鳍膜 皮肤膜 软骨鱼 硬骨鱼 角质鳍条(表皮) 骨质鳍条 2、鳍的组成和类型: 偶鳍:胸鳍、腹鳍 鳍
奇鳍:背鳍、尾鳍、臀鳍
鳍棘:坚硬, 不分节 软鳍条:分节、 分支
尾鳍:有3种基本类型(软骨鱼为歪尾型,而硬骨 鱼为正尾型)
按着生位置及功能 1. 奇鳍:为不成对的鳍,包括背鳍(dorsal fin)、 臀鳍(anal fin)、尾鳍(caudal fin)。 2. 偶鳍:为成对的鳍, 包括胸鳍 (pectoral fin) 、 腹鳍(pelvic fin)。
鳃弓5对,最后1对不长鳃,可长咽喉齿。 躯干椎:有肋骨相联。椎体双凹型,有残余脊索。
脊柱
尾椎:无肋骨相联。特具血管弧。
肩带:靠近心脏 腰带:靠近肛门
3.骨骼系统 鱼类脊柱的分化程度很低,只有两种,即体椎与尾椎。 体椎附有肋骨,尾椎特具血管弧,以此容易把二者区别开来。 每一脊椎的椎体 , 前后两面都是凹型,称为双凹型椎体 , 为鱼 类所特有。 在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的空隙以及贯穿椎体中心的小管内, 还有脊索的残余存留。
椎体类型(5种类型 )
七 鱼纲
在志留纪由原始有头类发展出一支具有上下 颌的脊椎动物,即鱼类的祖先,进而产生出现生 的适应水生的形形色色的鱼类。
(一)纲的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 鱼类是最低等的有颌、变温脊椎动物,并适 应水生生活而发展出许多特有的结构。表现在: 出现了能咬合的上下颌。 出现了成对的附肢(偶鳍)。 有完整的内骨骼系统,骨骼为软骨或硬骨。 脊柱代替了脊索,成为身体的主要支持结构。 头骨更加完整,脑和感觉器官更发达。
3.3 鳍式 鳍的组成和鳍条数目的记载叫鳍式。 一般记载方式是取用各鳍的拉丁名第一字母代表鳍的类 别,如“D”代表背鳍,“A”代表臀鳍,“V”代表腹鳍,“P” 代表胸鳍,“ C”代表尾鳍。大写的罗马数字代表鳍棘的数 目,阿拉伯数字代表软鳍条的数目,鳍棘或软鳍条的数目 范围以“—”表示,鳍棘或软鳍条相连时用“-”表示,分离 时以“,”隔开。例如: 鲤鱼: D.Ⅲ—Ⅳ-17—22;A. Ⅲ-5—6; P. Ⅰ-15—16;V.Ⅱ-8—9 鲈鱼: D.Ⅻ,Ⅰ-13;A.Ⅲ-7—8; P.15—18;V.I-5 以上两个鳍式表明:鲤鱼一个背鳍, 3 至 4 根鳍棘和 17 至 22 根软鳍条;臀鳍: 3 根鳍棘和 5 至 6 根软鳍条,胸鳍: 1 根 鳍棘和15至16根软鳍条,腹鳍:2根鳍棘和8至9根软鳍条。 鲈鱼则有两个背鳍,第一背鳍由 12 根鳍棘组成,无软鳍条, 第二背鳍包含1根鳍棘和13根软鳍条。
双平型椎体:椎体前后两端扁平,椎体之 间垫以纤维软骨的椎间盘,以减少活动时 的摩擦。见于哺乳类。
头骨
鱼 骨 骼 系 统
中轴 骨骼
脑颅:软骨鱼一整块。硬骨鱼多块骨组成,分为软骨 性硬骨和膜性硬骨。 颌弓1对:上颌:腭方软骨,下颌:麦氏软骨。 咽颅 硬骨鱼上颌前、上颌骨,下颌齿骨1对。 7对 舌弓1对:舌的支持物
2、皮肤和鳞片 皮肤: 由表皮和真皮组成,有色素细胞、毒 腺、发光器、鳞片等多种衍生物。
皮肤
{
表皮:腺层(单细胞腺)、生发层(产生新细胞) 真皮:外膜层、疏松层、致密层
没有角质层 粘液腺能分泌大量粘液,在体表形成粘液层
2、鳞片 :
鱼鳞
盾鳞:软骨鱼,真皮+表皮形成,由基板和鳞棘组成,与牙齿是同源器官。 硬鳞:硬骨鱼原始鳞片,来自真皮,斜方形,见于鲟鱼等。
圆鳞:真皮鳞,圆形,游离端圆滑。如鲤科鱼。 骨鳞 栉鳞:真皮鳞,圆形,游离端锯齿状,侧与身体纵轴平行各有一行被侧线器官穿过的鳞片, 称为侧线鳞。 侧线上鳞数目 鳞式:侧线鳞数目 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侧线下鳞数目 5~6 5 如鲤鱼:34-38 鲫鱼:28-30 5~7 8
外形分部:身体分为头、躯干、尾3部分,没有颈部, 是鱼类和陆生脊椎动物的区别。 头: 吻端至鳃盖后缘(硬骨鱼) 或最后一对鳃裂(软骨鱼)。 躯干:最后1对鳃裂或鳃盖骨后方为躯干的开始,肛 门或泄腔孔为躯干和尾的分界。 尾:肛门到尾鳍基部长度
(2)鳍 按结构:可分为骨质鳍条和角质鳍条两类。 软骨鱼的鳍,外面都覆盖有皮肤,内面由角质鳍条支持。 角质鳍条为细长而不分节的角质物。 硬骨鱼的鳍由骨质鳍条支持,鳍条间以薄的鳍膜相联。 骨质鳍条分鳍棘和软鳍条两种类型。 鳍棘:是一种由鳍条变形来的既不分支也不分节的硬棘, 为高等鱼类所具有。 软鳍条:柔软而有节,其远端分支或不分支,均由左右 两半合并而成。 在鲤形目中有些种类,例如鲤鱼,其背鳍与臀鳍前方的硬 棘,仍保留有分节和左右两列合并的痕迹,称为假棘, 因为真正的棘始终为单一的结构而无法分开。
后凹型椎体:椎体后端凹入而前端凸出。 有尾两栖类(多数蝾螈)和无尾两栖类、 爬行类中的一部分属于此型。
马鞍型椎体:鸟类颈椎的椎体水平切面为 前凹型,矢状切面为后凹型,呈马鞍状, 故称这种椎体为马鞍型椎体,又称为异凹 型椎体。椎体两端成横放的马鞍形,椎间 关节活动性极大。鸟类颈椎属于此型。
双凹型椎体:椎体前后端都凹入,椎体间 的空隙保存着退化的脊索,两椎体间的关 节活动有限。鱼类(两栖纲低等有尾类和 少数爬行类)椎体属于此型。
前凹型椎体:椎体前端凹入而后端凸出, 两椎体间的关节比较灵活,脊索虽然仍残 留一部分,但不成为连续的索状。多数无 尾两栖类、多数爬行类和鸟类的第一颈椎 属于此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