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脏疾病的护理PPT课件

心脏疾病的护理PPT课件

2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应用范围
主要用于心脏外科手术,诸如先天性心脏病畸 形矫正术、心脏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以及 某些大学管手术,亦用于一些非心脏外科的手术, 如心肺移植、肝脏移植、呼吸支持和辅助循环等特 殊手术及治疗。
22
体外循环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凝血机制紊乱 代谢改变 肾、肺等器官功能减退 电解质失衡
23
体外循环术后的处理原则
观察足背A搏动情况,肢体皮肤颜色和温度、感觉 和运动等有无异常。
抗生素预防感染。 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16
第三节 Extracoporeal circulation
(体外循环)
了解体外循环的基础和准

备、实施、实施后的病理

生理变化及术后的处理原



掌握体外循环的概念

掌握体外循环的围手术期
④ 潜在并发症:出血、急性心脏压塞、肾功能不全、感染、脑 功能障碍等。
25
护理目标
病人能描述自己的焦虑和应对模式。 病人能维持正常的呼吸型态。 病人能维持正常的心排出量。 病人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得到较好的控
制。
26
心理护理
维持有效呼吸
维持有效循环容量、改善心功能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27
心理护理
分流; 4)行心血管造影术、描记心内心电图、计算心排出量等。 禁忌症 1)未经控制的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严重高血压、严重低
血钾症或重度心力衰竭。 2)出血性疾病或者病人正在服用抗凝药物的过程中;新近
发生的肺循环或体循环栓塞。 3)严重的肾功能不全和感染性疾病。
13
心血管造影术
选择性心血管造影术是借助于心导管,将高浓度造影 剂直接而快速地注入选定的心腔或大血管内,同时采 取连续X线快速摄片或数字剪影等手段连续记录,以 提供心室和大血管形态和功能的资料。
护理
17
18
体外循环
(extracoporeal circulation )
是利用特殊的人工装置从上、下腔静脉和右心 房将回心静脉血引出体外,在人工心肺机内进行 气体交换,即经氧合并排出二氧化碳后,经过调 节温度和过滤后,再由血泵输回体内动脉、继续 血液循环的生命支持技术。
19
注解:患者体内血液从上下腔静脉引流至人工心肺机, 氧合并排除二氧化碳后经主动脉灌注回体内。
20
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特殊 的人工装置取代了人体心肺功能,故又称作心肺转流。
目的:取代心肺功能,在心脏手术过程中保 证重要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及氧供,维持机体内 环境的生理状态,避免重要器官功能损害及由此 引起的并发症,使术后生理功能尽早恢复。此外, 还能为心脏手术创造一个无血手术视野,便于外 科医生进行手术操作。
密切观察 妥善固定和护理气管插管 维持呼吸道通畅 监测呼吸功能状态 拔出气管插管
狭窄,以及交通支分布情况;进行左心室的测压 和造影,以检查左心功能,明确有无室壁瘤或二 尖瓣关闭不全,计算射血分数,评价心功能,以 明确有无手术指征。
15
检查后护理
静脉穿刺者的术侧肢体应伸直并制动6h,卧床12h; 动脉穿刺术后,护士应以左手示、中指在皮肤穿刺 点近心侧1~2cm处,压迫止血15~20min,并保 证压迫在穿刺针进入动脉处。待确认无出血后,以 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用1kg左右的沙袋压迫6h.同时 制动穿刺侧肢体12h,卧床24h。
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维持血容量平衡; 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应用抗菌药预防感染。
24
护理问题
① 焦虑与恐惧 与心脏疾病和体外循环手术有关。
② 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手术、麻醉、人工辅助呼吸、体外循环 和术后伤口疼痛有关。
③ 心排出量减少 与心脏疾病、心功能减退、血容量不足、心 律失常、水电解质失衡有关。
1. 鼓励患者说出恐惧、焦虑的内心感受。 2. 促进其与手术成功的病人交流,增强对手
术治疗的信心。 3. 引导病人熟悉环境和各种仪器设备发出的
声音,以减轻与手术相关的焦虑。 4. 督促家属尽量帮助病人缓解压力。
28
呼吸系统护理
机械通气的目的:支持呼吸功能,改善氧合、减少呼吸 作工、降低肺血管阻力、促进心功能的恢复。
1
心脏的功能
① 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 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 (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 的代谢和功能。
② 体内各种内分泌的激素和一些其它体液因素,也 要通过血液循环将它们运送到靶细胞,实现机体 的体液调节,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
③ 此外,血液防卫机能的实现,以及体温相对恒定 的调节,也都要依赖血液在血管内不断循环流动, 而血液的循环是由于心脏“泵”的作用实现的。
分为:左心导管检查和右心导管检查两类。
a) 左心导管检查术 经肱动脉、腋动脉或股动脉插管至 主动脉和左心室作各项检查。
b) 右心导管检查术经肱静脉或股静脉插入心导管至右心 和肺动脉作各项检查。
12
心导管检查术
目的 1) 发现心脏畸形; 2)测量心血管系统各部位的压力; 3)采集各部位血标本,测量血氧饱和度,以明确有无异常
9
正位片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女,42岁,心胸比例达0.94
10
第二节 心脏疾病的特殊检查和护理
目的 了解心脏疾病的特殊检查目的、适应
症及禁忌症 熟悉心导管检查术、心血管造影术的
术前、后护理
11
心导管检查术
心导管检查术:是将心导管插入心脏不同部位,以
了解心脏血流动力学、血氧含量及影像学改变的一种 检查方法。
2
Key Terms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先天性心脏病) Acquired heart disease(后天性心脏病)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体外循环)
3
第一节 概述
目的和要求
了解心脏的 解剖生理
4
5
6
7
8
高位颈椎损伤的病人为何绝大多心率会比较慢?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即经股动脉插管,将特制的冠 状动脉造影用导管插入冠状动脉开口处,即分别置于 升主动脉的左右冠状窦内,直接注射造影剂进行造影, 使左右冠状动脉分别显影。
14
心血管造影术
目 的 1)心脏血管造影术 检查心脏和大血管的形态和缺
损情况。 2)冠状动脉造影术 检查冠状动脉分支有无畸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