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 Engager

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 Engager

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尊敬的各位来宾、全体与会代表:
今天很高兴有机会站在这里进行交流发言,这是我们土建学院向兄弟学院学习的很好机会,我今天的发言题目是“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自上次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以来,我们土建学院积极引进高水平教授和优秀青年教师,努力进行社会调研,明确学科和专业建设目标,规范日常教学行为,严格学生管理,土木工程和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建设水平获得明显提升。

下面我分五个方面向大家汇报:
一、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和专业研讨,明确专业定位。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处在十分重要的转型期,如何使我们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符合我国社会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是我们面临的十分重要的课题。

我们认为,加强社会调研,了解我国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状况,掌握社会行业的发展趋势,熟悉社会企事业用人单位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使用要求,是我们进行专业定位、明确专业特色,培养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的基础。

为此,近几年来,我们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定期进行三方面的社会调研:一是到国内一流水平的高校学习,了解我国高校专业建设情况和发展趋势,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二是了解国内同类院校的专业建设工作情况,目的是相互交流和学习,寻找自身的不足;三是选择社会基本建设行业中具有较大影响的企业和毕业生就业较集中的企业,了解他们的业务工作情况和具体工作岗位的工作技能要求。

在以上社会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每年都组织土木工程专业和建筑学专业建设研讨会,统一思想,明确我校的土木工程专业和建筑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目标,必须走特色建设、培养工程实践应用型人才的道路,才能扩大社会影响,增加我校毕业生对社会用人单位的吸引力,提高就业率。

所以,我们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土木工程专业突出培养学生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和施工组织能力,建筑学专业突出培养学生社会一般工程建筑方案的创意能力和施工图设计能力。

以此作为我们的专业特色和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以及本专
业的毕业生走向社会、进行就业和创业的基础。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调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使我们的专业特色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专业建设的基础是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师团队整体的学术水平和敬业精神决定了专业的办学水平。

近几年,土木工程专业引进了三位教授和五位博士,陆续送出五位优秀青年教师在职进修,攻读博士学位。

目前,由李文虎教授、赵风华教授等领衔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团队,已具备较好的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本科办学初引进的硕士和近几年引进的博士表现出较强的专业素养,优秀的土木工程教师团队支撑了土木工程专业办学实力的提高和发展。

建筑学专业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也形成了比较齐整的教师队伍,逐步从应付日常教学工作进入提高和发展轨道。

在提高教师队伍学术水平的同时,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和专业特色建设工作,我们十分重视教师工程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我们要求所有专业教师必须重视知识更新,了解社会行业技术进步情况,具备优秀的工程技术素养;支持教师获得专业职业资格,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与社会工程技术人员同步,成为优秀的“双师型”教师。

在这里,感谢学校对学校建筑设计研究所、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所、测量工程队等企业的支持,使专业教师有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条件。

这几年,有计划地安排刚走出校门的,没有工程实践经历的青年教师到社会上的设计、施工、管理等企业进行半年或一年的社会实践,以积累工程经验。

我们的努力,也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30多位专业教师队伍中,目前有16人次的教师获得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等专业执业资格。

因此,土建学院的专业教师具备优秀的工程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实际达90%以上。

而且,教师所具备的这些工程经验和能力会很好地融入到专业基本理论教学中去,使专业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充分结合,也使专业建设工作能够符合社会和行业发展的要求。

我们相信,教师优秀的工程实践能力将逐步转化为专业建设的优势,也将进一步推动专业特色建设工作。

三、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用优秀学
科支撑专业建设工作。

长期以来,我院科研工作一直比较弱,但近几年,随着优秀教授的引进和青年教师的提高,我院教师的整体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获得明显提高。

土建学院把现有专业教师分设为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工程管理、建筑设计与理论等五个学科组,并以学校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学科为建设重点,发挥教师群体优势,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开拓等各方面进行努力。

同时,组织建筑文化节活动,安排系列学术报告,在学生中组织专业技能学习和竞赛活动。

这些努力,浓厚了我院的学术氛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09年度我院教师学术和科研成果比较丰硕,共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7篇、主编教材3部,参编教材5部,科研项目立项有:省交通厅1项,省教育厅2项,市科技局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项,社会横向合作项目2项,并有发明专利1项。

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提升了我院的专业建设水平。

四、重视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工程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

近几年,我院充分利用建筑设计研究所、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所的条件,作为师生校内专业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地,不仅教师参与,而且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活动,在学生中组织兴趣小组,指定指导教师负责,安排他们长期参与工程设计、材料及构件质量检测等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工程实践活动,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我们重新梳理了校外师生专业实践基地,选择合适单位,签订联系紧密型的产学研合作以及学生就业等综合协议,成为师生的校外专业社会实践基地。

2009年我们和华东地矿局、常州市康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三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筑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举行了协议签订和基地挂牌活动,本项工作我们今年还将继续进行。

专业校外社会实践基地是我们了解行业发展的窗口,既能为师生提供工程实践的条件,也能增加我们和社会的联系。

2009年度我们就和华东地矿局联合进行技术开发,签订横向科研协议,取得15万
元科研经费。

五、重视毕业设计工作,增加毕业设计课题的工程真实性,使学生有从学生到工程技术人员的良好过渡。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如何使毕业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在业务和技术上尽快“上手”,是我们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我们学院一方面要求专业教师在专业理论教学中尽可能结合工程实践进行,使学生获得较多的工程和社会知识,另一方面,要求增加毕业设计课题的工程真实性,毕业设计按照社会实际工程项目的实施要求进行组织,让学生获得工程技术人员素质的基本训练,使学生有从学生到工程技术人员的良好过渡。

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一)增加毕业设计课题的选题范围,按照较集中的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工作性质设置毕业设计课题类型;(二)毕业设计课题尽可能选用社会实际工程,并按照其实际实施要求组织毕业设计;(三)邀请社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毕业设计答辩,检验毕业设计成果。

历年来,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和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均反映,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收获很大,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很多。

以上是我院在专业建设中进行的主要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2009年度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在学校支持下还成功入选教育部第四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很大的压力。

目前我们正在重新制订本专业的三年建设规划,并将组织专业建设研讨会,明确专业建设的目标和近期的主要工作。

也要在全体专业教师中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累积成果,力争通过验收,使土木工程专业真正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但专业建设是长期的工作,我们才刚刚起步。

我们愿和兄弟学院一起,努力工作,积极进取,为提高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而奋斗!
谢谢大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