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会展业发展史

外国会展业发展史

XXXXXX 课程考查(论文)封面 作业(论文)题目: 外国会展业发展史 所修课程名称: 中外文化产业史修课程时间: xxxx 年 x 月至 xxxx 年 xx 月 完成作业(论文)日期: xxxx 年 xx 月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评阅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__x xx x x __系__x xx x __级__x x x x x x __专业__姓名_xx _学号x x x x x x x x x x ………………………………(密)………………………………(封)………………………………(线)………………………………外国会展业发展史xxxxxx专业xx级x班 xx指导老师:xxx老师目录:摘要 (3)一、国外会展行业的运作模式及概况(一)水平运作模式--企业推动型 (3)(二)垂直运作模式--政府推动型 (4)(三)综合运作模式--市场推动型 (4)二、国外会展行业的简史及发展特点(一)德国会展业的简史及发展特点 (4)(二)美洲的简史及发展特点 (5)(三)非洲的简史及发展特点 (5)(四)亚洲的简史及发展特点 (5)(五)大洋洲的简史及发展特点 (6)三、德国会展业的运作模式(一)政府和行业协会的管理作用 (6)(二)专业的会展人才和研究机构 (6)(三)一流的会展场馆和服务水平 (7)(四)注重打造国际一流的品牌展会 (7)结语 (8)参考文献 (8)摘要:会展业是会议业和展览业的总称。

是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

会展经济逐步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而且会展业是发展潜力大的行业之一。

在新时期,必须大力发展会展业,全面提升会展经济。

目前,国际上会展行业协会的运行模式,按照行业协会、政府、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可归纳为三种:第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水平运作模式”;第二种是以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垂直运作模式”;第三种是以法国、中国香港为代表的“综合运作模式”。

关键词:外国会展业;德国会展业;概况;简史;发展特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展览行业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了五个会展经济产业带:东北边贸会展经济产业带、京津会展经济产业带、长江三角洲会展经济产业带、珠江三角洲会展经济产业带和西部会展经济产业带。

这样,会展行业协会在展览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就有必要从理论上对国外行业协会的运作模式进行剖析,继续深化对展览行业协会性质、职能、运行规范和管理体制的研究,这些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行业协会发挥作用的高低强弱,影响着行业协会的结构安排与整体运行机制。

一、国外会展行业的运作模式及概况目前,国际上会展行业协会的运行模式,按照行业协会、政府、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可归纳为三种。

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水平运作模式”,另一种是以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垂直运作模式”,第三种是以法国、香港为代表的“综合运作模式”。

(一)水平运作模式--企业推动型以美国为代表的“水平运作模式”是一种主要以会展企业自发而形成的组织、自愿参加为特点的行业协会模式,具有较强的民间性,在管理上自由放任,规范宽松。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企业自主推动,会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碰到同行业内部价格上的相互倾轧与产品质量问题时,会展企业组织出于维护自身利益和市场秩序的需要,被迫产生组建行业协会的冲动,尝试着用行业自律的方式规范市场行业秩序,例如,美国展览管理协会。

显然,在这种背景下所成立的行业协会,其动力源就在于企业本身,其他的因素,如政府提供帮助或指导仅仅是动力源的外部因素。

即会展企业只要存在相同的利益,就可以建立一个行业协会,政府对此既不干预,也不予资助。

行业协会为企业提供技术与信息服务,协调政府、企业、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实力强劲的行业协会,如美国商会及美国制造商协会与联邦政府、议会都保持密切联系。

当政企发生矛盾时,这些行业协会组织寻求议会的支持与介入,按照长期以来美国人所推崇的以对立制衡原则处理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关系。

(二)垂直运作模式--政府推动型以日本和德国等国家为代表的“垂直运作模式”是一种政府行政作用参与其中、大型会展企业起主导、中小会展企业广泛参与的行业协会模式。

其突出特点是强调政府的推动作用,对内是政府机构,对外是民间团体。

日本和德国的政府通过机构改革与职能调整,大大削减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使专业经济管理由过去偏重条条性的部门管理向偏重综合性的行业管理转化。

这样,从政府职能中逐渐剥离出一些职能转交给行业协会,使行业协会在政府的主导下得以产生,都积极致力于高速发展本国市场经济,力图建立政府与社会合作或官民协调的宏观管理模式。

通过机构改革与职能调整,大大削减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使专业经济管理由过去偏重条条性的部门管理向偏重综合性的行业管理转化。

这样,从政府职能中逐渐剥离出一些职能转交给行业协会,使行业协会在政府的主导下得以产生。

行业协会具有庞大的组织机构和较高的组织化程度,协会的覆盖面广,政府与行业协会是一种合作协调关系。

(三)综合运作模式--市场推动型以法国、瑞士、香港为代表的“综合运作模式”不像企业自主推动和政府主导推动那样单一,而是指在市场的推动下,政府参与管理,政府与会展企业在组建协会的过程中都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很难分清到底是企业还是政府哪一方起了主导作用,可以说是企业和政府合力推动的产物。

而且行业协会与政府的关系非常密切,如香港的香港展览会议协会的主要职责是配合政府宣传,把香港建成亚太展览之都、提供业务培训以提高行业水平、为会员单位制造商机、增强会员之间的联络、代表行业向媒体和政府表达统一意见,等等。

二、国外会展行业的简史及发展特点会展业在国外发展已有很长历史,其办展内容、功能和展会的组织等方面已相当完备,了解国外会展业发展情况,对于我国会展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会展业的存在已有相当长的历史,称不上是一个新近诞生的行业。

据考证,世界上第一个样品展览会是1890年在德国莱比锡举办的莱比锡样品展览会。

随着社会的演变和科技的进步,会展业作为一种经济存在形式,其存在的形式、内容、功能和办展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进行调整和变化。

欧洲是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欧洲会展经济整体实力最强,规模最大。

在这个地区中,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都是世界级的会展业大国。

(一)德国会展业的简史及发展特点以德国为例,德国会展业的突出特点是专业性、国际性的展览会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效益好、实力强。

在国际性贸易展览会方面,德国是第一号的世界会展强国,世界著名的国际性、专业性贸易展览会中,约有2/3都在德国主办。

按营业额排序,世界十大知名展览公司中,也有六个是德国的。

每年,德国举办的国际性贸易展览会约有130多个,净展商17万家,其中有将近一半的参展商约为48%来自国外。

在展览设施方面,德国也称得上是头号世界会展强国。

德国现拥有23个大型展览中心,其中,超过10万平方米的展览中心就有8个。

目前,德国展览总面积达240万平方米,世界最大的四个展览中心中,有三个在德国。

(二)美洲的简史及发展特点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是世界会展业的后起之秀,每年举办的展览会近万个,其中,净展出面积超过5000平方英尺约为460平方米的展览会约有4300个,净展出面积5亿平方英尺约4600万平方米,参展商120万,观众近7500万。

举办展览最多的城市是拉斯维加斯、多伦多、芝加哥、纽约、奥兰多、达拉斯、亚特兰大、新奥尔良、旧金山和波士顿。

经济贸易展览会近年来在中美洲和南美洲逐步发展起来。

据估计,整个拉美的会展经济总量约为20亿美元。

其中,巴西位居第一,每年办展约500个,经营收入8亿美元;阿根廷紧随其后,每年约举办300个展览会,产值4亿美元;排在第三位的是墨西哥,举办的展览会近300个,营业额2、5亿美元。

除这三个国家外,其他拉美国家的会展经济规模很小,很多国家尚处于起步阶段。

(三)非洲的简史及发展特点非洲大陆的会展经济发展情况基本上与拉美相似,主要集中于经济较发达的南非和埃及。

南非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及对周边国家的辐射能力,其会展业在整个南部非洲地区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北部非洲的会展业以埃及为代表,埃及凭借其在连接亚非欧和沟通中东、北非市场的极有利地理位置,会展业近年来发展突飞猛进,展览会的规模和国际性大大提高,每年举办的大型展览会可达30个。

当然,由于种种条件所限,大型展览会一般都集中在首都开罗举办。

除南非和埃及外,整个西部非洲和东部非洲的会展经济规模都很小,一个国家一年基本上举办一个到二个展览会,而且受气候条件的限制,这些展览会不能常年举办。

(四)亚洲的简史及发展特点亚洲会展业的规模和水平应该说比拉美和非洲要高,尤其是规模可以说仅次于欧美。

日本是本地区唯一的经济发达国家,其会展业发展水平自不必说。

在剩下的国家中,东亚的中国及中国香港地区、西亚的阿联酋和东南亚的新加坡,或凭借其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经济发展潜力,或凭借其发达的基础设施、较高的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际开放度以及较为有利的地理区位优势,分别成为该地区的展览大国。

以新加坡为例,该国的会展业起步于70年代中期,时间并不算早,但新加坡政府对会展业十分重视,新加坡会议展览局和新加坡贸易发展局专门负责对会展业进行推广。

加之,新加坡本身具有发达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较高的服务业水准、较高的国际开放度以及较高的英语普及率,新加坡2000年被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国际协会联合会评为世界第五大会展城市,并连续17年成为亚洲首选会展举办地城市,每年举办的展览会和会议等大型活动达3200个。

同新加坡相比,同处东南亚的泰国,其会展业发展规模远不及新加坡,每年举办的展览会只有几十个。

随着东南亚经济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困扰,泰国会展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2000年举办的展览会已从1998年的23个上升到63个,并有望于2001年超过100个,会展经济总量2000年可望达到1、5亿美元。

(五)大洋洲的简史及发展特点大洋洲会展业发展水平仅次于欧美,但规模则小于亚洲。

该地区的会展业主要集中于澳大利亚,每年约举办300个大型展览会,参展商超过5万家,观众660万人次。

三、德国会展业的运作模式德国有“会展王国”的美誉,自1895年春季在德国东部莱比锡举行了第一次样品博览会后,目前已被世界会展业界一致公认为世界会展业的龙头,全球每年举行的130-150个国际专业会展中,有2∕3是在德国举办。

至目前为止,参展厂商数为170,000,其中50%为外国参展厂商,参观者人次高达1,000多万人次,其中有来自180个国家的200万参观者。

[1]全球五大展览中心的四个以及十大展览公司的五家都来自德国。

德国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却发展为世界第一会展强国。

(一)政府和行业协会的管理作用在德国会展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以其特有的调节调控管理方式,推动了德国会展业的蓬勃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