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箱养殖技术1

网箱养殖技术1

网箱养殖技术网箱养鱼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高科技养殖项目,它是利用网片装配成一定形状的箱体,设置在较大的水体中,通过网眼进行网箱内外水体交换,使网箱内形成一个适宜鱼类生活的活水环境,具有高产、高效益、高投入的特点。

网箱养鱼之所以能获得高的产量,是因为:水流、风浪和箱中鱼的游动使箱内外水体不断交换,带走箱内旧水,换进高容氧的新水并带进大水面中的天然饵料;同时网箱限制鱼体的活动,减少鱼体的能量消耗,加速鱼体的增长;网箱也减少敌害生物对鱼的危害,利用网箱可以进行高密度培养鱼种或精养商品鱼。

网箱养鱼方法具有机动、灵活、简便、高产、水域适应性广等特点,在我国海、淡水养殖业中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一、网箱养鱼的特点与关键(一)网箱养鱼的特点1.网箱养鱼可充分利用江、河、湖泊、水库等天然水体及其饵料发展养鱼。

既可培育鱼种,也可养殖成鱼。

尤其是缺乏池塘的地区,可以利用大水面设置网箱就地培育鱼种,就地养殖成鱼,对提高养鱼成活率和产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2.网箱养鱼可以进行高密度精养,单位面积产量可高出池塘几十倍、成百倍。

其原因是:网箱养鱼实际上是利用大水面优越的自然条件,综合小水体密放精养措施实现高产的。

在养殖的过程中,网箱内、外水体不断地进行交换,带走网箱内鱼体排泄物及投喂饵料的残渣,带来了氧气及浮游生物,使网箱内保持较高的溶解氧,因而网箱内在鱼群高密度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缺氧及水质恶化,并保证了网箱内养殖的鲢、鳙鱼所需的饵料生物不断得到供应。

另外,鱼饲养在网箱内,又避免了敌害生物的危害,并能及时发现鱼病,保证有较高的存活率和绝好的回捕率。

3.网箱养鱼具有机动、灵活的优点,可分批投资,逐步发展。

由于饲养管理方便、捕捞容易、设置网箱的水体一旦环境不适宜时,又可随时移动位置,所以又称为游牧式渔业.(二)网箱养鱼的关键1.选择天然饵料丰富,避风向阳,底部平坦,常年水深5米以上,水质清新,没有污染,承鱼面积大,不妨碍交通和水利设施的水域。

养殖鲢,鳙鱼的网箱要选择水质较肥的水域。

2.水面较开阔,水位平缓,具有一定水流,但流速在0.2米/秒以下的地点设置网箱,最好靠近村落附近,便于管理。

3.选择适宜的网箱结构和装置方式。

包括网箱形状、大小、排列方式和箱距等。

4.因水制宜确定放养鱼类、规格、密度和混养比例等,以便充分发挥水体生产潜力。

5.切实做好投饵、防逃、防病、防敌害等饲养管理工作,特别要保持网箱壁的清洁,防止网眼堵塞,影响水的交换。

二、网箱的结构与装置网箱的结构与装置形式很多,实际选用时要以不逃鱼、经久耐用、省工省料,便于水体交换、管理方便等为原则。

(一)网箱的结构1.网箱构成由箱体、框架、浮子、沉子及固定设施等构成。

(1)箱体:由网片按一定尺寸缝合拼接而成。

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聚乙烯网片,它具有强度高、耐腐、耐低温、价格便宜等优点。

网片的加工工艺有四种:①聚乙烯合股线手工编结网片。

优点是伸缩性好,耐用。

缺点是有结节,易擦伤鱼体,用材料多,而滤水性差;②非延伸无结节网片。

该工艺生产快,省料,便宜,但横向拉力差,易破损;③延伸无结节网片。

其拉力强、柔软、重量轻,比有结节的网箱成本低3/4;④聚乙烯经编网片。

无节光滑,不伤鱼体,网目经定型不走样,箱体柔软,便于缝合,不易开孔逃鱼,成本较低。

(2)框架:是悬挂箱体用的支架,常用楠竹、木材、钢管、塑料管等材料构成。

把箱体固定在框架上,可保持箱体张开、成形。

(3)浮子:是使网箱浮于水上用的装置。

常用泡沫塑料和硬质吹塑制成的浮子,或用玻璃球、铁桶系在框架上作浮子。

竹、木制成框架在支撑箱体的同时,也起着浮子的作用。

(4)沉子:是使网箱箱底沉于水中的装置。

一般选用瓷质沉子,也可用石块、水泥块等。

有条件的可用直径2-2。

5厘米的钢管,既可撑开底网,又可当沉子用。

此外,还要用铁锚固定网箱的位置,或用水泥桩、树桩、竹桩等支撑固定网箱。

有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八角形等。

目前生产上常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因其操作方便、过水面积大,制作方便。

3.网箱的大小最小的网箱面积1平方米左右,通常1-15平方米的网箱属小型网箱,网箱面积在15-60平方米的为中型网箱,大型网箱面积在60-100平方米,更大的有500-600平方米。

一般说,网箱的面积不宜过大,过大操作不便,抗风力差。

但过小的网箱产量虽高,但造价高。

目前大多使用20-40平方米大小的网箱,即5×4米,5×5米,6 ×6米,6×5米等规格。

4.网箱高度网箱的高度依据水体的深度及浮游生物的垂直分布来决定。

目前多用高2.5-3米之间。

水体深亦可用高2-4米左右的网箱。

但网箱底与水底的距离最少要在0.5米以上,以便底部废物排出网箱。

5.网目大小箱体网目的大小,应根据养殖对象来决定,以尽量节省材料,又达到网箱水体最高交换率为原则。

网目过小,不仅使网箱成本增加,而且影响水流交换更新;网目过大,又出现逃鱼现象。

通常放养4厘米夏花鱼种,用网目1.0厘米的网箱;放养11-13厘米的一龄鱼种,用网目2-3厘米的网箱;养成鱼的网箱,用3-5厘米网目的网箱。

为了使水体交换通畅,减少网箱冲刷次数,最好随鱼种的长大,转换较大网目的网箱。

1.网箱装置的型式按网箱装置的形式,可分为固定式网箱、浮动式网箱,下沉式网箱。

我县大部分采用封闭浮动式投饵网箱5米×5 米×3 米,上面织网盖封闭,网盖上有一个50厘米×60厘米的活口,平时封闭,捕捞时解开活口。

(1)浮动式网箱箱体的网片上纲四周绑结在用竹杆或钢管等扎成的框架上,网片下纲四周系上沉子,框架两端用绳子与锚系在一起,上口用网片封住,框架缚上浮子,飘浮于水面。

网箱结构简单,用料较省,抗风力较强,能随水位、风向、水流而自由浮动。

一般设置在水面开阔,水位不稳定,船只来往较少的水面。

浮动式网箱又有单箱浮动式和多箱浮动式。

单箱浮动式是单个箱体设置一个地点,用单锚或双锚固定。

其水交换良好,便于转箱和清洗网箱,但抗风力较差。

多箱浮动式是将4、8、12、16、20、24……个箱体串联成一列,两端用锚固定,排与排之间用框架材料牢固链接,每列网箱间距离应大于10米。

此法占用水面少,管理相对集中,适用于大面积发展,但生产效果不如单箱浮动式。

(2)固定式网箱一般为敞口式网箱,由桩和横杆联结成框架,网箱悬挂在框架上,上纲不装浮子,网箱的上下四角联结在桩的上下铁环或滑轮上,便于调节网箱升降和洗箱、捕鱼等。

网身露出水面0.7-1米,网身水下2-2.5米。

通常箱体不能随水位升降而升降,此法只适用于水位变动小的浅水湖泊和平原型水库。

优点是成本低,操作方便,易于管理,抗风力强,缺点是不能迁移,难于在深水区设置,而且网箱内鱼群栖息环境随水位变化而经常变动,如不注意及时调节会影响饲养效果。

(3)沉下式网箱整个网箱沉没在水下预定的深度。

网身不受水位变化影响,网片附着物少,受风浪、水流影响小,适用于海水网箱养鱼以及风浪大的地点使用。

缺点是操作不便,鱼群生长速度和生产水平低。

2.网箱排列的方式和密度网箱排列的方式应考虑保证每个网箱都能进行良好的水体交换,管理又方便为原则,网箱间应尽可能稀疏错开呈“一”或“品”字形排列。

网箱的密度应根据水质条件和管理条件而确定。

以养殖鲢、鳙鱼的等为主的不投饵网箱,在饵料丰富的肥水水域,网箱可占大水面的1%,水质较瘦的为0.5%。

养殖吃食性的鱼类为主的投饵网箱不超过大水面3‰,要根据水域本身的水流情况、水质肥度、溶氧量高低而定。

若水流动好,肥度适中,溶氧高则可以多设置网箱,反之则少。

3.网箱设置的水层网箱设置的深度,一般不超过3米,因浮游生物的分布,在2米以内的水层中占58.7%,而2-4.2米占41.3%,特别是透明度小的水体,浮游植物最丰富,而浮游动物数量水深1米以内的水层小于1-2米的水层,尤其以2-3米处密度最大。

所以,凡水质肥、浮游植物丰富的水域,网箱应设置在较浅水层,但网箱底离水底应在0.5米以上。

在水质较瘦的水域,或养鳙鱼为主的网箱,可酌情设置在较深一点的水层内,但不宜过深。

三、网箱位置的选择网箱养鱼依靠箱内外水体交换,保持网箱内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网箱设置地点环境条件好坏,与网箱养鱼成败攸关。

设置网箱的地点应具备如下条件:①水面宽阔,水位稳定,背风向阳,水温高,水深4米以上,环境安静,水质清新,无污染,酸碱值为中性偏碱的水域为好;②选择自流水或有潮汐的水体。

水流速度一般最好是0.05-0.2米/秒,以保证氧气的供应。

水流过急,常使箱内鱼类顶流游动,消耗体力,影响生长;③以养鲢、鳙为主的网箱,应选择水质肥沃、浮游生物丰富(一般以每升水含浮游植物量200万个以上,含浮游动物3000个以上为肥水)、透明度30-50厘米、水中含泥沙杂质较少的水域。

水质浑浊,不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

四、鱼种放养网箱养殖的鱼类必须具备:(1)生长快,养殖周期短;(2)饵料要求不严格,容易解决;(3)肉味鲜,深受市场欢迎,经济价值高;(4)鱼种来源容易解决;(5)适应性广,抗病力强,易养殖等特点。

常用于网箱养殖的品种罗非鱼类有:单性罗非鱼、吴郭鱼、新吉富等;鲤鱼类有:建鲤、丰鲤等;其他有斑点叉尾鮰,团头鲂、南方大口鲶、淡水白鲳、野鲮及花、白鲢等品种。

各地可根据当地市场需求、苗种来源等因素灵活选择养殖适宜品种。

水质较肥、天然饵料较丰富的水体,应以养殖鲢、鳙鱼为主。

水质较瘦、透明度在50厘米以上、水色清淡的水体,以养殖投喂饲料的鱼类,如草鱼、鲤、罗非鱼、斑点叉尾鮰,团头鲂、南方大口鲶、淡水白鲳等吃食性鱼类为好。

宁洱县主要以养殖奥尼罗非鱼、建鲤、草鱼为主,搭配鲢、鳙鱼。

(一)鱼种入箱前的准备工作网箱下水前应仔细检查破洞、开缝。

鱼种入箱前3-5天要提前将网箱安装好,放入养殖水域,网衣经浸泡和附生藻后,可使网箱充分展开,并可避免擦伤鱼体。

夏花入箱前10天,开始在原来池塘内拉网锻炼,不少于3次,锻炼时密集的时间要遂次加长,这是保证入箱成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

鱼苗需远途运输时,经过3次锻炼后,将待运的鱼苗放入另一口水质清新池塘设置的布池中,经过一个晚上的吊水,第二天早晨起运,提高鱼的成活率。

(二)鱼种放养1.鲢、鳙鱼种的放养(1)放养的品种和搭配比例在湖泊、河沟、水库等进行网箱养鲢鳙鱼种时,由于水域的天然饵料组成不同,其放养比例也不同。

在水质较肥、透明度较小、浮游植物较多的水体,应以鲢为主,鳙鱼为辅。

浮游动物较多的水体透明度较大,应以鳙为主、鲢为辅。

此外,要适当搭配5%左右的罗非鱼、鲫、鲤、鲴或团头鲂等杂食性、刮食性鱼类清除网壁上的附着藻类等。

(2)放养规格一般鱼种网箱,夏花放养规格要求3厘米以上,宜大不宜小。

要求规格整齐,体色光亮,体质健壮,体表无损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