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关于原核微生物细菌 (2)课件
关于原核微生物细菌 (2)课件
滴加少量无 菌水
挑取菌体
涂片
固定
染色
水洗
干燥 干燥
染色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染色结果
染色结果
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结果
染色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混合菌样的革兰氏染色结果
染色结果
枯草芽孢杆菌革兰氏染色结果
细胞壁
(2)细菌细胞壁的生理功能
①维持细菌的固有形态; ②保护原生质体免受渗透压引起的破裂; ③与细胞膜一起参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④为鞭毛提供支点,使鞭毛运动。
(2)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膜
细胞膜是紧贴在细胞壁的内侧而包围细胞质的一层柔 软而富有弹性的薄膜。它是半渗透膜,厚约 8nm 。 细菌细胞膜占细胞干重的 10% 左右。
G+菌
革兰氏阴性细菌与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比较图
细胞壁
革兰氏阴性细菌与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比较
细胞壁 强度 厚度 肽聚糖层数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
较坚韧
较疏松
厚,20-80nm 薄,10-15nm
多,可多达50层 少,1-3层
肽聚糖含量
磷壁酸 外膜
占细胞壁干重 50%-80%
有 无
占细胞壁干重 10%-20%
革兰氏阴性菌( G- 菌)
G-菌的细胞壁比G+菌的薄,厚度为10nm,可分 为内壁层和外壁层。内壁层紧贴细胞膜,厚约 2 ~ 3nm ,由肽聚糖组成,不含磷壁酸,占 细胞壁干重的 5 %~ 10% 。外壁层又分为3 层,厚度约 8 ~ 10nm ,最外层是脂多糖, 中间是磷脂层,内层为脂蛋白。
G-菌
1.球菌
双球菌
肺炎链球菌
链球菌
四联球菌
八叠球菌
葡萄球菌
2. 杆菌
不同杆菌的大小、长短、粗细很不一致。
大
中
小
炭疽芽胞杆菌 3-10 μm
大肠埃希菌 2-3 μm
布鲁菌 0.6-1.5 μm
3.螺旋菌
弧菌
螺菌
4.丝状菌
细菌的形态除上述几种基本形态外,还有其 他形态的细菌,如柄细菌属,细胞呈弧状或 肾状并具有一根特征性的细柄,可附着于基 质上。此外还有呈星状的星状菌属,正方形 的细菌等(如下图)。
(二)细菌细胞的大小
细菌的大小可以用测微尺在显微镜下进行测量,也 可通过投影法或照相制成图片,再按放大倍数测算。 表示细菌大小的常用单位是μm( 微米 ) 。
球菌大小以其直径表示,多为 0.5 ~ 1 μm 。 杆菌和螺旋菌以其宽度与长度表示,杆菌的宽度一
般为 0.4 ~ 10 μm ,长度为宽度的一倍或几倍。 但螺旋菌的长度是菌体两端点间的距离,而不是真 正的长度,它的真正长度应按其螺旋的直径和圈数 来计算。细菌的大小因菌种而异,见下表 。
(1)细 胞 壁
细胞壁 (Cell wall) 是包围在细胞表面,内侧紧 贴细胞膜的一层较为坚韧、略具弹性的结构, 占细胞干重的 10 %— 25% 。 ①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两大类, 两者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不同。
革兰氏阳性菌( G+ 菌)
革兰氏阳性细菌只有一层厚约 20 ~ 80nm 的 细胞壁。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以肽聚糖为主,占 细胞壁物质总量的 40 %~ 90% ,另外还结 合有磷壁酸,少量蛋白质和脂肪。磷壁酸是G+ 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
G+:细胞壁厚,肽聚糖含量高,交联度大,当乙醇脱 色时,肽聚糖因脱水而孔径缩小,故结晶紫-碘复合 物被阻留在细胞内,不能被酒精脱色,仍呈紫色。
G- :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 收缩,因其含脂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 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酒精将细胞脱色,细 胞无色,蕃红复染后呈红色。
菌名 乳链球菌 ( Streptococcus lactis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Staphylococcus aureus ) 最大八叠球菌 ( Sarcina maxima ) 大肠杆菌 ( Escherichia coli ) 伤寒沙门氏菌 ( Salmonella typhi ) 枯草芽孢杆菌 ( Bacillus subtilis ) 炭疽芽孢杆菌 ( Bacillus anthracis ) 德氏乳细菌 ( Lactobacterium delbruckii ) 霍乱弧菌 ( Vibrio cholerae ) 迂回螺菌 ( Spirillum volutans )
无 有
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染色是用于细菌鉴别的一种重要染 色方法。它是根据革兰氏阳性细菌、阴性细菌 细胞壁结构、组成的不同而使用一系列的染色 处理使之差别显色。
革兰氏染色原理:
第一步:结晶紫使菌体着上紫色
第二步:碘和结晶紫形成大分子复合物,分子大,能 被细胞壁阻留在细胞内。
第三步:酒精脱色,细胞壁成分和构造不同,出现不 同的反应。
例如,培养4小时的枯草杆菌比培养24小时的长5 -7倍。
细菌的宽度变化小,细菌大小的变化与代谢产物 的积累和渗透压增加有关。
(三)细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拟核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形态与结构
1. 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原核
直径或宽×长度 ( μ m) 0.5-1 0.8-1 4-4.5 0.5 × 1-3 0.6-0.7 × 2-3 0.8-1.2 × 1.2-3 1-1.5 × 4-8 0.4-0.7 × 2.8-7 0.3-0.6 × 1-3 1.5-2 × 10-20
细菌的大小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有变化。刚分裂的 新细菌小,随发育逐渐变大,老龄细菌变小。
关于原核微生物细菌 (2)
第一节 原核微生物
一、细菌
(一)细菌的个体形态与排列方式 (二)细菌细胞的大小 (三)细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四)细菌的繁殖 (五)细菌的菌落形态特征
(一)细菌的个体形态与排列方式
细菌的形态
球状 (球菌)
杆状(杆菌) 螺旋状(螺旋菌) 丝状(丝状菌)
螺 菌 弧 菌
单球菌
特殊形态的细菌
在正常的生长条件下,细菌的形态 是相对稳定的。一般处于幼龄阶段和生 长条件适宜时,细菌形态正常、整齐、 表现出特定的形态。但培养基的化学组 成、浓度、培养温度、pH、培养时间等 的变化,会引起细菌的形态改变,或死 亡,或细胞破裂,或出现畸形。
有些细菌则是多形态的,有周期性 的生活史,如粘细菌可形成无细胞壁的 营养细胞和子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