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分析安徽农业大学论文题目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分析姓名学号 10275046院系经济管理学院专业金融指导教师职称中国?合肥2012年6月摘要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逐步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银行业带来不小的冲击。

如何提高商业银行的自身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更大的发展,已经成为银行界和实际工作者首要面对的问题。

本文主要通过对比外资商业银行来分析出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现状,找出差距并阐述出原因最终提出解决方案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商业银行核心竞争能力发展战略金融创新II目录引言................................................................1 1.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1)1.1核心竞争力理论 (1)1.2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2)1.3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意义................................. 3 2.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分析. (3)2.1 安全性指标分析 (4)2.2 流动性指标分析 (5)2.3 盈利性指标分析 (6)2.4 管理能力的评价 (7)创新能力评价 ................................................ 8 2.52.6 综合评价 (8)3.我国商业银行相对外资银行核心竞争力较弱的原因分析 (8)3.1内部控制存在弊端 (8)3.2法人治理结构不理想 (9)3.3创新能力不足 (9)3.4不良的市场环境 (10)3.5缺乏人才管理及人才激励...................................... 10 4.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11)4.1完善组织体系和内控制度 (11)11 4.2明确发展战略,注重金融创新..................................4.3加强风险管理 (12)4.4建立有效的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 (12)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英文摘要........................................................... 15 致谢 (16)III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分析作者:杨泽惠指导老师:龚珺(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0金融专升本2班邮编:230031)引言当前,我国银行业逐渐全面对外开放,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在我国银行业多元化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主体地位,并且是我国经济建设资金的主要筹集者和供应者。

面对群雄逐鹿的激烈竞争环境和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我国商业银行如何构建与保持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并取得竞争优势,继而保持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存、放款,办理转账结算为主要业务,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

由于商业银行不受生产技术和固定资产投资的限制,它所需要的主要是社会信用与风险管理的知识,由此导致银行业的同质性和可替代性。

所以,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又不同于一般企业。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不良资产率较高,经营效益水平较低。

这些弱势促使商业银行主动求变。

本文认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要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从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及影响要素出发,找出我国商业银行对于外资银行核心竞争力较弱的原因并统筹兼顾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各要素来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1.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1.1核心竞争力理论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这个概念由美国战略管理专家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梅尔在1990年提出的。

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创造积累的知识,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并据此获得超越其他竞争对手[1]的独特能力。

它也是支持企业向更有发展空间业务范围扩展的一种能力。

具体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角度,核心竞争力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和服务里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

商业银行的本质是企业。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共性分析就是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的逻辑起点。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独特的,其它银行难以模仿的先进的技术和1产品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又是一个综合体系,不可能只有一个因素起作用。

但是,在各商业银行竞争条件和环境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突出其中一项并着力培育,即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差异性和现实性。

这种特性越鲜明,越是其他银行所不能复制、模仿,就越有竞争优势,越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从而赢得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1.2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产生、维持和拓展是一个系统的组织过程,随着经济大形势和环境的变化,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所包涵的因素也在改变,但企业的战略管理、品牌与企业文化、人才培养和激励、产品与服务的创新能力一直没有改变。

弄清楚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将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商业银行才能致力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才能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

1.2.1企业发展战略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有赖于高层决策者对银行自身特点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清醒的判断并据此确定银行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

中层管理者对高层所制定的战略理解并贯彻,并将战略细化成一个个目标,实行MCU(多单元细化控制)管理。

企业基层工作人员要认真落实中层制定的任务,努力实现目标达成率。

高中低每个层面的人员要衔接通畅,确立的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增长模式能够得到执行,并保证银行的总体战略,市场战略,竞争战略,学习战略,兼并等战略能够真正适合企业的发展需要。

1.2.2品牌与企业文化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已经越来越多的受自身的品牌,企业文化的影响。

有没有自己的品牌,银行所树立的品牌能不能被市场认知、接受,这决定着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而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是银行的灵魂所在,是银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其它银行无法模仿的无形资产。

所以商业银行要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进而更新、丰富企业文化,最终使,核心竞争力、品牌形象、企业文化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

1.2.3人才的培养和激励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的焦点从物质资源竞争转为智力资源竞争。

人才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如今,人力资源管理对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业内已取得共识。

人才的引进、培育、发展、和提拔选用在商业银行运作的各个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21.2.4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商业银行要想保持其核心竞争力,必须进行非同寻常的创新,加大创新和研发力度并使其成果知识产权化,专利化。

当代的金融市场买方占据着重要地位,顾客资源的关键作用,要求实施以顾客为导向的产品战略。

市场需求多样化也要求商业银行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1.3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意义1.3.1从外部推动的角度分析实现经营转型是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深刻根源,作为现代经济体系核心部分的金融业,其发展必然随着社会经济变化而变化,在经济转型的大趋势下,市场经营环境的巨变,特别是金融领域的全面对外开放,加快银行变革步伐,重塑经营管理新体系,已成为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高度关注和认真解决的问题。

同时个人财富高速增长、金融消费结构日趋活跃也对银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银行以特色产品和服务满足居民各类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商业银行的市场经营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变,金融脱媒的态势日益明显。

金融脱媒趋势显现冲击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金融脱媒将会给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总量和结构上带来负面影响,促使银行主动的提供包括结算、信贷、投资理财、咨询服务、代理等相结合的综合化业务。

1.3.2从内部动力的角度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不足、资产利用不充分、不良贷款率高,管理能力不足,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弱势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这些弱势促使商业银行主动求变,商业银行必须摒弃传统的盈利模式,加快商业银行变革,找出一条低资本消耗、高收益的发展之路,开拓新的盈利空间来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银行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分析本文采用国际金融专家和国外金融监管机构所青睐的CAMELS评级分析法来对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现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主要选取具有良好业绩的外资银行作为比较对象, 通过设立较高的比较标准,来对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收入及盈利性、流动性、市场风险的敏感程度、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分析。

由于我国的上市银行最具代表性, 且其财务报表的编制也较为规范, 因此, 我们选取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7家中资上市股份制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以下表格中简称:3中行、农行、工行、建行、交行、招商、中信), 同样, 外资银行选取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花旗银行(以下表格中简称汇丰、渣打、花旗)作为研究的对象。

透过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之间的一些财务指标对比分析, 说明中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差距,分析出我国商业银行的弱势核心竞争力,并给予提升改善意见。

2.1安全性指标分析[2]安全性指标旨在说明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和信贷风险能力。

风险防范能力[3]指标是从资本方面衡量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这里选取核心资本充足率作为风险防范能力竞争力指标。

银行信贷风险能力指标主要反映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4]问题。

这里选取不良贷款率作为银行信贷风险能力的核心竞争力指标。

2.1.1资本充足率指标资本充足率是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本比率。

根据我国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核心资本充足率《巴塞尔协议》,[5]不得低于4% 。

相对的来说, 资本充足率指标值越大, 安全性越高。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近年来一直在稳步提升,2009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已经超过9% , 已经达到国际监管水平。

商业银行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11. 4%, 239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全部达标,截至2010年12月份末,我国有281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全部超过8%。

具体分析来看,核心资本充足率是衡量一家银行稳健性及抵御风险能力的最重要指标。

2009 年,我国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都已经远超《巴塞尔协议》中4% 的最低监管要求,我国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均值更是平均值高达9.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