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琴雅集主持稿

古琴雅集主持稿

幽蘭雅苑古琴馆第一期雅集2020年1月1日作者:小诸葛开场白亲爱的朋友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是2020年元月一日,是阳历新年的第一天,在这个欢乐日子里,我们欢聚在幽蘭雅苑古琴馆,迎来了我们琴馆的第一届《————》新年雅集。

首先,我代表幽兰雅苑古琴馆向今日到来的各位朋友和同学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各位伙伴选择古琴,相约古琴,在2020年的新年到来之际,相聚一堂,循着古人留下的一星文明灯火,调素琴,会知音,开始一次诗意的旅行。

古人弹琴论道,曲水流觞;今人谈笑鸿儒,琴韵沉吟。

一方桐木,七根丝弦,在指尖的吟猱绰注间,袅袅余音,宛若石上流泉,又宛若泼墨写意山水画,寄予着自古而今文人雅客的情怀与信念。

这情怀或是李白“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的逍遥洒脱,也或是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的宁静致远。

伴着这千年的传承,今日我们追寻着故人的脚步,与知己携手,与古琴为伴,来度过这美好又安然的时光!现在,幽兰雅苑第一届《————》新年雅集正式开始!首先有请……串词《良宵引》在元旦佳节到来之际,伴着这良辰美景,我们用一首《良宵引》开启这美妙的古琴之旅。

《良宵引》是中国古琴名曲,属于虞山琴派的代表曲目之一。

一曲良宵,引清风入弦,绝去世间尘嚣,让悠悠琴声缓缓流入心底。

有请* * 为我们带来《良宵引》《长相思》琴声幽幽,愁思绵长。

古往今来多少相思入骨,多少柔情深种。

相思就像是在心里悄无声息地种上一颗红豆,逐渐发芽长大蔓延至心底。

听一曲《长相思》,也许说不出它是一种什么滋味,可它却早已让人百转千回,愁思入骨。

请欣赏* * 为我们带来《长相思》。

《秋风词》《秋风词》最早见于民国初年的《梅庵琴谱》,由山东梅庵派创派王宾鲁(王雁卿)传谱。

这首曲子是典型的悲秋怀人之作。

曲中诗词显现的奇丽的想象和对内心的完美刻画,让整首诗显得凄怨幽远,哀怨如诉。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让我们在* * 的吟唱中细细感受无穷的相思之情。

有请* * 为我们带来弹唱《秋风词》。

《凤求凰》凤求凰的故事一向为人所熟知,传说中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个是被临邛县令奉为上宾的才子,一个是丧夫新寡的佳人。

他们的故事,是从司马相如作客卓家,在卓家大堂上弹唱那首著名的《凤求凰》开始的。

一首《凤求凰》使得在帘后倾听的卓文君怦然心动,并且在与司马相如会面之后一见倾心,双双约定私奔。

这便是一直流传至今的爱情故事里最浪漫的夜奔之佳话。

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这段美好爱情的曲目——《凤求凰》,演奏者* *《沧海一声笑》有这样一首歌,它用简单的音符,书写着江湖的快意潇洒。

整首曲子一泻千里,畅快淋漓,印象中一群人白衣儒冠,泛舟泱泱江水之中,黄昏之下,琴声悠悠,于沧海中一声笑,多少凡尘俗世至于胸外。

下面请欣赏* * 为我们演奏琴曲《沧海一声笑》《湘妃怨》《湘妃怨》乐曲描写了这样一个传说。

舜帝有两个妃子,一名为娥皇,一名为女英。

舜帝晚年时九嶷山一代发士战乱,崩于苍梧之野,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瑛非常悲痛,哭落的泪水滴在竹子上,在竹子上留下了一块块的泪斑,后人就称这种竹子为"湘妃竹"。

后来她们投湘水而亡,被封为湘水之神后人根椐她们的故事作了一首曲子,这就是《湘妃怨》的由来。

下面有请* * 为我们演奏这首凄婉的《湘妃怨》。

《酒狂》《酒狂》最早出自明代《神奇秘谱》(1425年),相传为三国时期阮籍所作。

阮籍生活在魏晋初期,曾任朝廷官员。

他在政治上原有济世之志,但无奈时朝政昏庸黑暗,阮籍深感与时不合。

他为避免祸患,便隐居山林,弹琴吟诗,乐酒忘忧,引以为乐。

《酒狂》一曲便是此时所作。

乐曲通过描绘混沌、朦胧的情态、以发泄内心积郁的不平之气,音乐内在含蓄、寓意深刻。

下面就请* * 为我们带来《酒狂》《卧龙吟》诸葛亮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

他初出茅庐,轻摇羽扇,便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这些神话般的故事连同他的名字一起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闪光。

他“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却偏偏遇上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如此一个神话般的人物,却也逃不过“星落秋风五丈原”的命运。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请欣赏古琴曲《卧龙吟》《阳关三叠》《阳关三叠》为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

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民族音乐作品中的精品,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唱。

这首乐曲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

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阳关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琴曲一咏三叹,表达对朋友依依惜别之意。

接下来有请x x 为我们弹奏古琴曲,《阳关三叠》。

《鸥鹭忘机》《鸥鹭忘机》,又名《忘机》,是宋代刘志方所作。

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所编的《神奇秘谱》。

(《鸥鹭忘机》出自《列子.黄帝篇》,其中《好鸥鸟者》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在遥远的海岸上,有个很喜欢海鸥的人。

他每天清晨都要来到海边,和海鸥一起游玩。

后来,他的父亲对他说:“我听说海鸥都喜欢和你一起游玩,你乘机捉几只来,让我也玩玩。

”第二天,他又照旧来到海上,一心想捉海鸥,然而海鸥都只在高空飞舞盘旋,却再不肯落下来了。

“鸥鹭忘机”一词即来源于这则寓言的前半部。

)《五知斋琴谱》后记中说它表现了“海日朝晖,沧江西照,群鸟众和,翱翔自得”的意境。

此曲曲情充满生趣和怡然自得,和谐的琴声泛起,引导人们的思维赶往美丽的大自然,心境也随之而豁然开朗。

乐曲曲意隽永,指法细腻,哲理深邃,耐人寻味。

下面有请* * 为我们带来《鸥鹭忘机》。

《平沙落雁》(有一首曲子描绘着这样一幅画面:黄昏将至,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边,岸边一带白沙,安详恬静,蒙蒙如霜。

一群大雁从远天飞来,在空中徘徊飞鸣,先有几只降落在其上,仰首与空中的飞翔者相互鸣叫呼应,继而雁群一一敛翅飞落。

远望去,雁群、沙岸、水波,都在愈来愈浓的暮色中渐渐睡去。

这首曲子就叫做《平沙落雁》)《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据《百瓶斋琴谱》张孔山传谱,相传原为唐人陈子昂所作。

《平沙落雁》是一首中国古琴名曲,自其问世以来,有多种流派传谱,经刊载的谱集就有近百种,是近300年来传谱最多、流行最广的琴曲之一。

此曲旋律起而又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基调静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古音正宗》中说此曲:“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

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

下面就请欣赏* * 为我们带来《平沙落雁》《关山月》《关山月》,原谱见于清代毛式郇《龙吟馆琴谱》,经王燕卿传谱,后收录于《梅庵琴谱》,因用李白的《关山月》填词成为琴歌而得名。

曲子虽短小,但曲风古朴大气。

该曲描写了远离家乡的戍边将士与家中妻室的相互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带给广大民众的痛苦。

此曲如同一幅由关山明月、沙场哀怨、戍客思归三部分组成的边塞图长卷,以怨情贯穿全诗,色调统一,浑然一体,气象雄浑,风格自然。

令人听闻回肠荡气。

接下来有请* * 为我们演奏《关山月》《梅花三弄》《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据《太音补遗》和《蕉庵琴谱》所载,相传原本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

乐曲其旋律前半部分悠远飘逸,表现了梅花傲雪的风骨,后半部分则与其前形成对比,节奏急促,描写了凛冽寒风中梅花坚毅不屈的性格。

梅花自古就为文人所赞颂,诗人陆游就有这样一首词描绘着梅花的傲骨: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下面请欣赏* * 为大家带来《梅花三弄》《香道》香道,是历史悠久的传统生活艺术的升华,多流行于古代贵族士大夫及文人阶层,通过识香,六根感通、香技呈现和香法修练等环节,并在相对规范的程序中,使我们体会人生和感悟生活的一种高品味的修行。

古人焚香是为了享受高雅,也是宫廷贵族们显示身份的象征。

而在现代喧闹的都市生活中也需要这种动中求静的意境。

香,不仅芳香养鼻、颐养身心,还可祛秽疗疾、养神养生。

好香不仅芬芳,使人心生欢喜,而且能助人达到沉静、灵动的境界,于心旷神怡之中达于镇定。

从中医药学的角度来说,香疗当属外治法中的“气味疗法”。

各种木本或草本类的芳香药物,通过燃烧所产生的气味,可起到免疫避邪、杀菌消毒、醒神益智、润肺宁心等作用。

香是自然造化之美,人类之好香为天性使然。

从早期的简单用香,到后来的富有文化气息的品香、咏香,体现了人类热爱自然的积极情趣,表明了人类安逸从容的生活态度。

香道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单纯是品香、斗香的概念,而是一种以天然芳香原料作为载体,融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一体的,感受和美化自然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人的外在美与心灵美的和谐统一的香的文化。

《花道》花道是一门中国传统艺术,和茶道、香道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插花术指适当截取树木花草的枝、叶、花朵艺术地插入花瓶等花器中的方法和技术。

通过插花感受自然、生命的变化,在创作美丽的作品和欣赏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审美,这种以插花为手段,以提高精神世界修养为目的的学习生活方式,称作花道。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门艺术,插花极富自然之美,不同于西方插花的色彩浓郁,中国插花偏于淡雅,更重意境美。

东方插花相比于西洋式插花,更注重线条的灵动与造型的多变,讲究自然美感,如同明代园艺家计成在其著作《园冶》中所说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虽然插花作品由人进行艺术加工而成,但仍要保留其天然感。

不求对称平衡,但要天人平衡。

相比于日本插花,中国插花的文化寓意更加深远厚重。

中国插花有着3000年的悠久历史,在每一朝每一代的发展中,插花艺术都不断吸收、融合新的文化元素。

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在插花中都能找到它们的思想的影子。

中国插花的作品中,每一个构成元素往往都有着它的文化意义,如梅的凌寒傲骨、菊的隐逸逍遥、莲的清净圣洁、兰的高雅君子等,整体的结构美,加上每一个细节的深远含义,使得中国插花禁得起仔细鉴赏和品味。

结束语谢谢大家精彩的演奏!伴随着优美的琴声,我们此次的雅集已经接近了尾声,但我们对古琴的热爱却从未止步。

一首首深沉悠远的古琴曲,或古朴粗犷,或凄婉动人。

这是从远古传来的声音,也是在我们心底回荡的旋律。

七弦为益友,两耳为知音。

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能与知音相伴,共赏琴乐,共度佳节,这是我们共同的幸运。

红尘清浅,每一段遇见,都应该被感谢。

感谢缘分让我们相聚,感谢古琴让我们相知。

最后感谢大家今日的到来,我宣布,此次幽兰雅苑第一届《——————》新年雅集到此结束!下面进入茶话会时间,大家可自由抚琴交流,互相学习进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