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常见危重症的识别及处理

新生儿常见危重症的识别及处理

新生儿常见危重症的识别及处理第一篇:新生儿常见危重症的识别及处理新生儿常见危险症状或体征识别新生儿为高危人群,因自身特点及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完善,发病率、病死率显著高于其他人群,其死亡高峰集中在新生儿早期,即生后2周内,可达95%左右。

死亡原因:新生儿窒息与并发症(33.5%),呼吸系统疾病(21.8%),感染(14.2%),严重先天畸形(11.3%),产伤(6.3%),硬肿症(5.8%),以上六类疾病与并发症占全部死因的93%。

新生儿常见危险症状或体征识别1.哭声变化哭是新生儿寻求帮助的唯一方式。

正常的哭:饿、口渴、尿布湿、环境温度不适宜。

突然的短促的尖声哭叫(脑性尖叫)、阵发性哭叫伴面色苍白、持续哭吵且无法安慰、哭声无力或哭不出声,均提示病情严重。

有以下可能:HIE、颅内出血、化脑、败血症等。

2.喂奶困难吸吮能力差,吃奶量不及平时的一半或拒奶,呛奶。

有以下可能:早产儿(胎龄≤34周)、感染、颅脑疾患、消化道畸形、代谢性疾病等。

3.发热或体温不升发热超过38℃,或体温低于35.5℃。

常表示有严重感染、硬肿症等可能。

4.嗜睡或不易唤醒意识状态正常:新生儿易被唤醒,且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清醒嗜睡:容易唤醒,但仅能保持短暂的清醒意识迟钝:可以唤醒,但醒来迟且不能保持清醒状态浅昏迷:嗜睡,仅疼痛刺激可引起缩腿反应昏迷:疼痛刺激也不能引起任何反应5.皮肤青紫生理性青紫,一般情况好,反应好病理性青紫:中心性和周围性中心性青紫原因有:心肺疾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异常血红蛋白增多周围性青紫原因有:局部受压所致、全身性疾病(如心力衰竭、休克、红细胞增多症等)6.惊厥要判断是否为惊厥,首先应排除新生儿生理性的颤抖及非惊厥性的呼吸暂停。

新生儿惊厥与婴幼儿、年长儿表现不同,以局灶性、轻微型发作多见,而典型的强直性、阵挛性发作较少见惊厥的类型 A 轻微型 B 强直型C 多灶性阵挛型D 限局性阵挛型E 全身性肌阵挛型对惊厥记录的注意点1)惊厥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2)能否自行缓解3)是否伴有呼吸、心率、皮肤颜色的改变等引起惊厥的原因窒息后引起的HIE、产伤性颅内出血、化脑、宫内感染、代谢异常、核黄疸、先天性脑发育不全等。

7.呼吸异常正常呼吸时不费劲,40次/分,若呼吸稍有些快慢不均,时深时浅,但不伴有皮肤青紫等现象也属正常。

安静时呼吸≥60次/分或≤30次/分,有三凹征/鼻翼扇动/呼气性呻吟/抽泣性呼吸等,甚至出现呼吸暂停,皮肤青紫,均提示呼吸异常,应及时处理。

常见原因有:上呼吸道阻塞、肺部疾病、心脏疾病、先天性畸形,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重症感染、代谢酸中毒、低血糖及血液系统疾患等。

8.呕血和便血首先应排除母血咽入综合征和口鼻、咽喉出血吞入。

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原因有:新生儿出血症、应急性溃疡、急性胃肠炎、NEC、严重感染致DIC、血液系统疾病及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9.其他腹胀、反复呕吐、血尿或皮肤明显发黄等情况结论新生儿出现任何一项或一项以上危险症状或体征,都表明病情危重,应给予及时处理。

如果条件限制,无法作进一步处理,应立即转往上级有条件的医院治疗NICU病人即刻处理快捷、准确、有效、有序目标——快捷人员:组织、技能设备:完好备用状态仪器、抢救用品药物:各种抢救药品(心血管、兴奋呼吸、镇静止痉、脱水利尿、止血等)人员观察技术:对危重患儿护理质量的高低首先与观察能力有关。

根据病情和生命征的变化作出综合判断,及时处理并详细记录急救技术:如在紧急情况下护士能进行初步复苏处理、气管插管、使用复苏气囊、呼吸机等。

目标——准确初步判断原发病步骤: 1.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保暖 2.稳定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输液 3.放置胃管 4.止痉 5.抗感染目标——有效1.病人评价:呼吸、心率、肤色、2.血压、血气3.复习病历:确定病因和原发病4.进一步检查措施:胸片、血常规、CRP、生化、血培养、TORCH抗体目标——有序抢救记录完整:医疗、护理病历完整:本组各级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应到场病情告知:家属理解潜在纠纷:三级经治出面解释、安慰家属---报告科主任纠纷:报告医教科,必要时保卫科帮助NICU监护和护理内容入院时的处理1、入院前准备:辐射床、抢救单元各种设备运转正常2、入院时措施:需要紧急处理的患儿应立即抢救(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脐动静脉插管等)六、NICU监护和护理内容入院后的常规护理和监护1、泌尿和代谢:称体重、记出入量、监测血糖和电解质2、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呼吸暂停3、神经系统:意识、瞳孔、肌张力4、血液和消化系统:血常规、腹胀、呕吐5、其他:各种监护仪运转及报警、消毒隔离▲新生儿的危急值心率(次/min)<80 或>180 呼吸(次/min)<20或>100 血压:收缩压(mmHg)<40或>100 Pa02(mmHg)<50pH值<7.25或>7.55 ▲新生儿的危急值Na+(mmol/L)<120或>160 K+(mmol/L)>9或<2 BUN(mmot/L)>14.3 红细胞压积比<0.2胃肠表现腹胀并消化道出血高危儿转诊①早产儿或小于胎龄儿,特别是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g;②出生时窒息;③需要呼吸支持;④产前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或怀疑心脏问题疾病;⑤怀疑外科疾病;⑥重度黄疸;⑦出生缺陷;⑧感染或败血症;⑨母亲合并症,如胎膜早破、胎盘早剥、重度妊高征及母亲糖尿病等;⑩其他,如低血糖、喂养困难及家属有转院意向者。

其中,早产儿。

有心肺问题的新生儿。

神经系统异常,难以纠正的酸中毒及糖、电解质紊乱。

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或/及重度黄疸。

有畸形的新生儿。

其他:母亲孕期并发症、出血性疾病、严重感染等第二篇:儿童危重症早期识别与处理试题儿童危重症早期识别与处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急性喉炎患儿烦躁不安镇静时不宜选用(B)A异丙嗪B氯丙嗪C苯巴比妥钠D安定2、急性阑尾炎的典型特点(C)A呕吐、腹泻B脐周疼痛C转移性右下腹痛或持续性右下腹D腹痛伴白细胞升高3、抢救过敏性休克时用(C)A地塞米松B维生素CC肾上腺素D氢化可的松4、持续高热、腹泻黄绿色水样便是以下哪种食物中毒的特点(A)A沙门菌食物中毒B葡萄球菌食物中毒C嗜盐菌食物中毒D肉毒杆菌食物中毒5、新生儿的正常平均心率为(C)A90-160次/分B110-130次/分C120-140次/分D80-100次/分6、新生儿的正常平均呼吸为(D)A20-30次/分B16-20次/分C25-30次/分D40-45次/分7、麻疹的出诊顺序为(B)A躯干、颈部及上肢B头面→颈→躯干→四肢C常上于手、足、口、臀部四个部位D先四肢,后躯干8、以下哪个是幼儿急诊的特点(C)A腹泻伴皮疹B皮疹痒感明显C热退疹出D皮疹为一过性9、急性心肌炎常见病因(B)A细菌感染B病毒感染C支原体感染D创伤10、小于一岁的正常平均心率及平均呼吸为(B)A120-140次/分、20-30次/分B110-130次/分、30-40次/分C100-120次/分、25-30次/分D80-100次/分、20-25次/分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50分)1、急性喉炎患儿烦躁不安镇静时常用安定。

×2、急性贫血危重儿的血红蛋白小于60g/L。

×3、小儿呼衰的判断标准:PaCO265mmHg,PaO240mmHg。

×4、小儿急性阑尾炎一定有转移性右下腹痛的临床表现。

×5、休克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6、体温大于38℃属于高热。

×7、小儿心率每分钟大于120次属于心动过速。

×8、婴儿心率每分钟在100次以下,1-6岁每分钟80次以下,6岁以上每分钟60次以下即可认为窦性心动过缓。

√9、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多因食剩饭、剩菜引起。

√10、猩红热皮疹的特点为红色斑丘疹。

×第三篇:高危孕产妇及急危重症新生儿管理制度徐州市铜山区人民医院高危孕产妇及急危重症新生儿管理制度一、孕产妇急危重症管理、监护制度1、凡遇急危重症病人,产科抢救小组成员,主管医生、主治医生,必须立即到达现场,由科主任统一指挥组织进行紧张有序的抢救。

2、护士长带领有关护士,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准备好一切抢救药品及器械。

3、由一名护士专人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各种监护数据变化,准确记录,随时向有关医生报告,及时处理。

4、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负责详细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开出医嘱及有关项目检查。

5、严格执行医嘱,精心做好各项护理,防止交叉感染。

6、保持抢救室安静、整洁。

7、医生、护士认真做好交接班,除交接班记录外,还须做好床前交班。

二、孕产妇转运急救制度1、具备各种难产诊疗技术、产科及新生儿危重症的抢救、麻醉等技术和相应设备以及急救药品,而且急救物品随时处于功能状态。

2、向全社会公布急救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免费接诊孕产妇。

接电话后5分钟内出车,危重孕产妇到达医院后5分钟内处置。

3、在偏远地区或交通不便的地区,应动员社区力量来解决转诊所需要的交通工具和人力,必要时一面用人力转运产妇,同时由医院派出救护车,两种方法相结合,尽量缩短转运时间。

4、转诊、接诊的医务人员在转运途中进行院前急救。

并根据病情需要,保持与医院联系,以便更好地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5、转诊过程的要求:医院如遇有特别危重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孕产妇,本院在技术或设备上确有困难的应及时上转。

对下级医院转入的病人必须认真接待,并将诊断、治疗、处理结局等信息及时反馈。

三、高危妊娠管理制度1、医生在孕早期建卡时,应详细询问病史及分娩史,认真检查,及时发现高危因素。

按高危评分标准对孕妇定期进行高危因素筛查,做好评分登记及高危标记,并进行高危妊娠的专册记录,实行专案管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严密追综随访。

2、严格执行高危门诊诊疗常规,对疑难危重病人处理有困难时,应及时主动请上级医师会诊。

3、对基层转入的高危孕妇必须进行登记,反馈病情;高危转归后,仍回原单位进行交流管理。

4、高危孕妇必须要求住院分娩。

入院后,医务人员必须详细了解病史,进行有关检查,针对病情做好解释安慰、卫生宣教工作,以解除病人的恐惧和顾虑,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危重和痛苦呻吟的病人应分别安置,病情严重时,应保持镇静,注意不影响其他病人。

6、保持病房安静,保证病人休息,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尽量不在病人休息时间内进行检查与治疗。

7、保持病房空气流通,每天早晨进行开窗通风一次,大小便器随时洗涮,痰孟和垃圾要及时处理,保持清洁卫生。

8、做好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上报工作。

四、会诊制度1、凡遇疑难病例,应及时申请会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