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区分与司法救济

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区分与司法救济

案例02/2011

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

区分与司法救济

■案号一审:(2008)阳中法民二初字第16号二审:(2010)粤高法民二终字第43号

【要点提示】行政合同的认定,应当从合同一方当事人是否行政

主体、合同目的是否行政管理或者公共服务、合同内容是否具有行政特权、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是否受到行政强制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审查,否则应认定为民事合同。对于具有行政因素的民事合同或者具有较大性质争议的合同提供民事程序救济,可以公平有效地保护、平衡当事人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

文/李洪堂(二审审判长、主审法官)【案情】

上诉人(原审被告):阳江市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海陵岛管委会)。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阳江市新科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科公司)。

1999年11月27日和2001年2月8日,海陵岛管委会(甲方)与

新科公司(乙方)分别签订关于投资开发马尾岛高级海滨度假区的协议书和投资开发马尾岛高级海滨旅游度假区的合同书,约定甲方提供马尾岛以内的沙滩、周围海域

和可利用的半岛腹地给乙方作为

马尾岛海滨度假区项目的投资开发和经营;乙方如不按照规划实施,甲方有权终止合同,按原土地价格回收乙方使用的土地、海滩和海域资源,乙方所投入开发建设的设施及前期投入资金,由有关评估单位评估,按乙方的实际投入资金给予补偿。合同签订后,新科公司投入相应资金,进行了前期工作,但该项目建设未报相关部门审批。

2004年4月15日,海陵岛管委会

向新科公司发出关于收回马尾岛开发经营权的预告通知,新科公司认为应当给予合理补偿后方可解除合同。其后双方共同委托该项目

资产评估,已建设的项目资产评估价值为18429477元。新科公司遂提起本案诉讼,请求判令返还投资款。海陵岛管委会答辩认为本案应属于行政合同纠纷,非民事诉讼受案范围。

【审判】

广东省阳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为:本案投资开发马尾岛高级海滨旅游度假区的合同有效,招商引资合同是民事合同,而不是行政合同。本案属于民事合同纠纷,而非行政合同纠纷。新科公司请求海陵岛管委会返还投资款和支付

案例

参考

045

案例02/2011

利息损失,予以支持。判决:一、海陵岛管委会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返还新科公司投资款15981777元及利息;二、驳回新科公司对海陵岛管委会的其他诉讼请求。

海陵岛管委会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经审理认为:本案投资开发马尾岛高级海滨旅游度假区的合同书应认定有效。该合同的直接目的是开发建设马尾岛高级海滨旅游度假区,而开发项目的主要目的为开发和经营马尾岛旅游资源,吸引游客观光旅游和度假,具有营利性质,并非提供向社会公众无偿开放的公共服务。虽然海陵岛管委会为行政机关,但合同相对人新科公司在订立合同及决定合同内容等方面仍享有充分的意思自治,并不受单方行政行为强制,合同内容包括了具体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均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平等、等价协商的合意。至于本案合同涉及的相关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属于合同的组成部分,为合同履行行为之一,不能决定合同的性质,合同并非仅就行政审批或行政许可事项本身进行约定。从本案合同的目的、内容、订立和履行等方面看,合同具有明显的民商事法律关系性质,应当定性为民商事合同。海陵岛管委会主张本案合同为行政合同及不能作为民事案件受理,没有法律依据。本案合同经双方合意解除。根据合同法第九十七条规定及本案合同的约定,海陵岛管委会终止合同后应当对新科公司的实际投入给予合理补偿。本案资产评估委托书及资产评估报告应确认合法有效。原审法院经审理确定补偿价款,处理

正确,新科公司亦未对此提起上

诉,应予维持。二审终审判决驳回

上诉,维持原判。

【评析】

原告新科公司提起民事诉讼,

请求合同补偿救济。本案最终需要

解决的问题是补偿问题,这也是当

事人讼争的实质所在。被告海陵岛

管委会答辩认为,本案合同为行政

合同,不应作为民事案件受理,应

当驳回原告的起诉。案件的争议焦

点首先是认定本案合同是民事合

同或是行政合同,适用民事诉讼程

序或是适用行政诉讼程序。

一、民事合同与行政合同的区

(一)国外立法、判例与学理。

如何辨别和区分行政合同与民事

合同十分困难。行政合同与民事合

同的区分,同需要适用的法律和程

序问题是紧密相关的。国外成熟的

行政合同制度对于区分标准和适

用法律存在不同的做法。

英美法系国家并不严格区分

公私法,涉及政府作为一方当事人

的契约统称政府合同或采购合同,

采用形式主义即当事人一方是政

府的认定标准,在司法救济中不区

分行政争议和民事争议,统一适用

普通法,平等保护公共利益和私人

利益,采取民事诉讼程序解决相关

纠纷,同时辅之以专门适用于政府

合同的特殊规则,政府合同与民事

合同的区分并不是一个大的问题。

大陆法系由于强调公私法的区分,

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适用不同规

则与纠纷解决机制。法国行政合同

适用公法规则,由行政法院管辖,

通过行政判例确定了行政合同的

三个识别标准,即当事人一方是行

政主体,合同内容为直接执行公务

或履行公共服务,合同超越私法规

则,同时法律也直接规定了公共工

程合同、公产占用合同、公共采购

合同、公务特许合同等为行政合

同。德国联邦行政程序法规定,行

政合同是一种建立、变更和消灭公

法领域法律关系的合同,识别标准

是合同的性质应根据合同的内容

确定,特别是合同约定的给付义务

和履行义务是否具有公法性质为

根据,当依合同内容无法判断合同

性质时,行政法院参酌合同目的。

德国强调以合同为本位,强调当事

人地位的平等,同等保护公共利益

和个人利益,限制行政主体的单方

特权,既适用严格的行政程序规

制,也援用民法规则审理行政合同

案件。日本通说认为,行政契约具

有三个特征:1.以公法上效果的发

生为目的;2.因对等当事人的意思

表示一致而成立;3.因相反方向的

意思一致而成立。其中公法契约与

私法契约的区别只能求证于第一

个特征。也有观点主张撇开公私法

划分的理论,将作为实现行政目的

的手段而缔结的契约都称为行政

契约。葡萄牙区分行政合同的方法

简易明确,即立法明文列举行政合

同,包括:公共工程承揽合同、公共

工程特许合同、公共事业特许合

同、公产开发合同、公产专用合同、

博彩经营特许合同、继续供应合同

以及为直接公益提供劳务的合同。

各国关于行政合同的区分标准及

法律适用各具特色,也处于不断发

展之中,采用单一标准识别行政合

同往往十分困难,大多采用了复合

标准。抽象的标准也难以适应实际

案例

参考046

案例02/2011

①应松年主编:《行政法学新论》,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354———

364页。②于立深:“通过实务发现和发展行政合同制度”,载《当代法学》2008年第6期。

需要,更多的是依靠法院的审判经验和判例标准,同时在立法上也对部分行政合同明文列举,减少了司法识别的困难。从国外的行政合同的发展趋势来看,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日益趋同,行政特权或行政优益权越来越受到限制,如果没有法律规定或在合同中约定行政特权,将有可能得不到法院的支持。并且,这种优益权的行使要有配套的行政补偿制度。

(二)我国立法、司法解释与学理。我国立法未确立行政合同制度,甚至法律和行政法规中并无行政合同这一术语。部分学者否认行政合同的存在,认为行政合同与契约自由不相容。在承认行政合同的学者中,对于区分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标准、适用行政法规则或民法规则以及提供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何种救济等方面均有争议。司法实务中,对于此类问题的认识和处理并不统一,但至少部分地承认了行政合同。最高人民法院法发

[2004]2号《关于规范行政案件案

由的通知》中,具体行政行为包括了行政合同,行政合同成为行政案件的案由之一。行政合同又可细分许多种类,我国行政法学者认为,行政合同包括了国有土地出让合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合同、全民所有制小型工业企业租赁经营合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粮食定购合同、国家订货合同、公共工程承包合同等种类。

最高

人民法院对此并未进一步详细划分,只规定了行政合同单一案由。司法实践中也陆续出现了一些行

政诉讼管辖的行政合同案例,主要是教育行政合同、国有土地出让合同、征用补偿合同、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公务管理和服务合同、计划生育合同,其中的国有土地出让合同、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等在实务中多是适用民事诉讼程序审理,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中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仍规定了按照民事诉讼模式处理国有土地出让合同纠纷,但在相关案件中特别是对于行政民事争议交叉的案件,法院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行政诉讼解决国有土地出让合同、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②到目前为止,关于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区分标准并未形成统一的看法和比较成熟的司法经验,对于行政合同的管辖实务观点和处理也仍有争议。

二、本案合同的识别

本案例中的投资开发马尾岛高级海滨旅游度假区的合同书性质是民事合同还是行政合同是审理的难点。海陵岛管委会从合同的主体、合同目的、合同内容和履行三个方面进行答辩,主张合同性质是行政合同。从国外行政判例看,合同主体、合同目的、合同内容是识别行政合同的三项主要标准。投资开发马尾岛高级海滨旅游度假区的合同书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多种合同中的一种,目前政府招商引资合同纠纷并不少见,但对于合同性质的认定则各有不同。海陵岛管委会作为合同一方当事人,是经批准设立的阳江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代表市政府对海陵岛试验区

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的行政机关,符合行政合同的主体标准。但是,在全国开发区的招商引资活动中,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职能不仅仅限于行政管理,还有对外招商引资的经济职能,作为一方当事人直接与企业签订开发经营合同,这种职能颇具特色,是否属于行政管理或公共服务职能不无疑义。从合同目的看,合同约定海陵岛管委会本着“深化旅游产业改革,提升海陵岛旅游档次和品位”的宗旨,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新科公司投资开发马尾岛高级旅游度假区项目。海陵岛管委会订立合同的目的是深化旅游产业改革,提升海陵岛旅游档次和品位,也是招商引资,但合同本身的直接目的则是投资开发马尾岛高级旅游度假区项目。海陵岛管委会订立合同的目的与合同本身的目的并不能等同,何况还要考虑到合同另一方当事人新科公司订立合同的目的,作为企业订立开发合同是要通过开发建设获取企业利益。即使单独审视海陵岛管委会订立合同的目的,深化旅游产业改革并提升海陵岛旅游档次和品位,似乎距离合同本身的内容也过远,而且只是一种管理目标,并不能作为具体行政管理或直接执行公务的一种方式。合同本身也未体现公共利益目的,投资开发马尾岛高级旅游度假区项目,并非无偿提供公共服务。从合同的内容方面看,双方的权利义务基本上是平等的,合同不仅约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也约定了违约责任和合同终止。

本案合同约定了海陵岛管委

案例

参考

047

【精品】聘用合同集锦五篇

【精品】聘用合同集锦五篇 【精品】聘用合同集锦五篇 随着法律观念的深入人心,合同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签订合同可以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合同有不同的类型,当然也有不同的目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聘用合同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聘用合同篇1 一、聘用合同期限(一)本合同生效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共年(其中年月日至年月日为试用期)。(二)合同到期,甲方可根据乙方的工作表现、业务能力、科室考评表、身体状况及有关政策规定决定是否与乙方继续签订聘用合同。乙方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受聘。如需续聘,双方应重新签约。二、岗位职责与工作要求(一)甲方聘用乙方在岗位工作。甲方如因工作需要,可以调换乙方的工作岗位。(二)乙方需持有岗位要求的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或者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具有完成应聘岗位工作所必须的专业技能、文化知识和实际能力;(三)乙方需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和法规,爱护国家财产、遵守劳动纪律及甲方各项规章制度。(四)乙方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敬业精神,热爱本职工作,有事业心和工作责任心。(五)乙方须按照甲方确定的岗位职责自觉接受甲方管理,服从工作安排,按时保质完成工作任务。(六)甲方对乙方在思想上予以关心,业务上予以指导,根据工作需要,为乙方提供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其他进修机会。(七)聘用合同期内,在未经甲方同意或选送的情况下,乙方不得擅自占用工作时间外出进修或学习。(八)试用期内怀孕或生育的试用期延长一年。三、工作报酬、福利、职务职称及其他待遇(一)工资1、试用期满后甲方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本市人事部门具体核定的月工资、以及甲方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院工作岗位的不同而制定的劳务绩效补贴等。2、甲方根据国家、省、市政府和单位的有关规定调整乙方的工资及福利待遇。3、甲方对乙方工资每月10号之前发放上月工资,绩效劳务补贴按乙方上月工作量考核情况以及考勤、劳动纪律、医德医风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后再行发放。(二)福利待遇:1、试用期满后甲方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甲方的实际情况,结合工作岗位的不同而制定的福利待遇等。2、合同期内乙方可享受国家规定的节假

国家司法救助总结

国家司法救助总结 篇一: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见(试行)跨考独家整理最全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法律硕士考研真题和知识点等内容,加入我们的法硕考研交流群还可以获得法硕学长免费答疑服务,帮你度过最艰难的考研年。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法硕考研一对一咨询进行解答。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见(试行) 中央政法委财政部最高人民法院等 中央政法委财政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 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见(试行)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做好司法过程中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有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现就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提出以下意见。 一、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义和基本原则开展国家司法救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改善民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刑事犯罪高发期。随着越来越多的矛盾以案件形式进入司法领域,一些刑事犯罪案件、民事侵

权案件,因案件无法侦破、被告人没有赔偿能力或赔偿能力不足,致使受害人及其近亲属依法得不到有效赔偿,生活陷入困境的情况不断增多。有的由此引发当事人反复申诉上访甚至酿成极端事件,损害了当事人合法权益,损害了司法权威,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涉法涉诉信访救助等多种形式的救助工作,对解决困难群众燃眉之急,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司法救助工作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还不平衡,救助资金保障不到位、对象不明确、标准不统一、工作不规范等问题亟待解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健全国家司法救助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司法救助工作指明了方向。实现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对受到侵害但无法获得有效赔偿的当事人,由国家给予适当经济资助,帮助他们摆脱生活困境,既彰显党和政府的民生关怀,又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司法的权威和公信。 国家司法救助,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坚持辅助性救助。国家司法救助是对遭受犯罪侵害或民事侵权,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的当事人,采取的辅助性救济措施。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特定案件当事人生活面临的急迫困难。对同一案件的同一当事人只进行一次性救

协议书之浅谈行政契约、行政协议和行政合同

浅谈行政契约、行政协议和行政合同 摘要:随着时代不断演变,行政契约被广泛应用到实践中,发 挥着关键性作用。随之,我国学者更加重视行政合同问题,对其相 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众多相关文献资料中,行政契约、行政 协议、行政合同三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混用,有些甚至是有意混用, 粗看并没有实质性的障碍,但在实际中大大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在 知识经济时代下,我国行政协议立法工作、行政法务工作等都发生 了实质性的变化,逐渐被拓宽深化,对此进行基本范围概念的辨析 也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作者对行政契约、行政协议和行政合 同这一课题予以了探讨。 关键词:行政契约;行政协议;行政合同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 (2016)06-0074-01 一、问题的引出—我国混用现状 从某种角度来说,行政契约、行政合同、行政协议都属于民事 合同中的行政合同行为,在法律方面有着双重属性,也就是“行政+ 合同”。由于我国行政契约立法工作具有滞后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民事化处理形式特别多,这和基本概念具有的牵连性密切相关。由 于立法、学说在概念使用方面具有相同性,更加倾向于“强势政府” 所引导的“合同”一词。比如,在民事生活中,“买卖协议”又被叫做 叫做“买卖合同”,“运输合同”被称作为“运输协议”。同时,在民事 立法方面,也会利用“协议”,诠释、定义对应的合同内容,这主要 是因为“合同”、“协议”在合同法、民法方面存在共通性,而协议就 是协议的同义词。此外,某些学者觉得行政协议的定义基本上相同,出现混用现象,即行政协议、行政合同混用,行政合同和行政契约 之间也存在混用。面对这种情况,必须以社会市场为导向,正确区 分行政契约、行政协议、行政合同三者关系。 二、行政契约、行政协议、行政合同辨析的必要性 (一)立法层面。在新形势下,我国学者纷纷对理论进行深入 研究,满足社会实践的客观需求。随之,行政契约的立法工作成为 研究的重大课题。就行政合同而言,属于一种法律制度,处于行政法、民是合同法之间,具有鲜明的边缘性、交叉性,也就是“行政+ 契约”。在起草《合同法》的时候,我国行政学者希望可以在《合同法》中单独设置一章探讨行政契约,很多民法学者并不赞同。换句

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之比较及思考-李金祥.doc

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之比较及思考/李金祥 - 行政与民事之比较及思考 行政合同在我国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出现一项新生事物。它与原来以命令强制为特征的行政行为相比更温和、更富有弹性。现在,我国已经有了基本行政合同制度,但是这一制度还很不完善。首先,在理论上没有一个占主导地位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和赞同的对“行政合同”的界定。在立法上我国不仅无统一的行政合同法,而且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并无“行政合同”的表述。所以也没有确立区分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标准。其次,行政合同纠纷的法律救济很不完善。由于行政合同实际上是由民事合同发展而来,民法和合同法的基本原理也确实在行政合同中得到了援用。所以往往就照搬照套民事合同纠纷的法律救济手段。因此本文试从合同理论方面将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进行比较,以求在行政合同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合同,又称契约,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

系的协议。当然,这是指民法债权合同而言的,事实上合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合同不仅包括民法上的债权合同、物权合同和身份合同,而且包括国家法上的国家合同、行政法上的行政合同和劳动法上的劳动合同等①。我国1999年颁布的统一合同法的立法原意对合同的界定基本上采取的是债权合同的概念(还包括部分物权),大体上与多数国家民事立法的合同概念相一致。这样的合同概念,体现了民商合一的原则,但并不包揽行政性质合同和人身性质的合同等。“由于合同法只是规范反映交易关系的民事合同,而反映行政关系的行政合同、劳动关系的合同等,即使在名称上称为合同,因其不是对交易关系的反映,因此,不应属于合同法所称的合同范畴。……不以反映交易关系的协议,因不受合同法规范调整,可以通过制订单行行政法规的方式予以调整” ②。我国采用狭义合同概念,将行政合同排除在统一合同法的调整之外,一方面是从立法技术角度考虑的,另一方面是从行政合同的特殊性考虑的。因为行政合同多以行政主体与相对人地位不对等为特征,以保障公共利益为优先考虑,这与整个合同法建立在当事人地位平等基础上,并以平等地保护合同当事人合法权益为首要的和直接的立法目的不同,那么反映到具体制度的构建上也必然不同。因此,不宜将这两个理论基础不同的合同制度统一规定于一部合同法中。但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行政合同的不争事实表明我们并没有忽视行政合同的存在,而是将民事合同的种种优点嫁接到行政管理中,那么我们应该在广义的合同范围内将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进行比较。 行政合同又称(行政契约)是指行政主体为了行使行政职能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讲座--杨立新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讲座 杨立新 今天,我把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主要内容给大家介绍一下。因为时间比较紧,只有一个上午的时间,在此就只能作比较简要的介绍。 一、关于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结构 先说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结构。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从第1条到第5条。规定的是关于侵权行为法的总则问题,涉及到侵权法律关系及其主体问题,过失相抵问题,以及共同侵权行为、共同危险行为和连带责任问题。 第二部分是从第6条到第16条。这11个条文规定的是新类型的侵权行为,都是以前法律和司法解释从来没有规定的问题。从《民法通则》实施以来在司法实践当中经常遇到许多新的侵权行为类型,这些新类型的侵权行为经过总结就形成了现在的11个条文。特别重要的像第6条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规定,对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行为作了非常明确、非常好的规定;像第7条是关于学生伤害事故赔偿的规定,也是最新做出的详细规定;从第8条到第9条到第10条,这三个条文规定的是法人的侵权责任、雇主责任还有定作人指示过失责任等。这些都是现实中非常需要规范的侵权行为制度,所以我说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36个条文的精华就在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对新类型的侵权行为大概规定了九种特别重要的侵害人身的侵权行为类型。 第三部分规定的是人身损害赔偿的具体规则。其中第17条、18条讲的是一般的赔偿项目范畴,从第19条以后讲的是每一项赔偿的具体计算方法及计算规则。从30条以后规定了人身损害赔偿的具体方法。这部分对实践操作最具有操作意义。 最后一个部分是第四部分即第36条。规定了该司法解释的效力范围,从2004年5月1日开始实施,是关于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的规定。 二、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规定的侵权行为法总则方面的问题 该司法解释的第一个部分规定的是总则方面的问题,大概规定了这么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侵权法律关系的主体即赔偿权利人和赔偿义务人的问题 该司法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是侵权法律关系的问题,集中规定的是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和侵权法律关系主体,即赔偿权利人和赔偿义务人。 关于赔偿权利人,是司法解释规定的第一条第二款,即“本条所称的赔偿权利人是指因侵权行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侵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担抚养义务的被抚养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这里面讲了赔偿权利人的范畴问题。 关于赔偿权利人,我想稍微增加两个在条文当中没有讲到的问题。一种是依法由受害

行政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合同(同名75825)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合同(同名75825)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篇一: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自聘人员合同 根据《劳动法》、《某市机关事业单位岗位聘用人员管 理办法》(某政人 [20XX]48号)及镇党委用工等有关规定,甲乙双方经平 等协商,自愿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劳动关系并共同遵照执行。 一、合同期限 甲方安排乙方从事工作任务,合同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聘用期为一年,根据工作需要下年再聘,重新签订合同。 二、工作内容和工作条件 1、甲方根据单位工作需要,通过双向选择聘任乙方工作岗位,其岗位职责按签订的岗位聘任合同责任书执行。 2、甲方根据乙方的岗位及工作要求,为乙方提供必需的工作条件和劳动保护设施,保障乙方的安全与健康。 三、报酬和保险、福利待遇 1、根据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甲方支付给乙方每月按?标准,以货币按月核发乙方应得的工作报酬,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 2、甲方按规定为乙方办理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其 中,乙方个人应缴纳的部分,由甲方按月从乙方的工 资中代为扣缴,统一办理相关手续。 3、乙方在合同期内的工作制度,公休假日、女工保护待遇,因工负伤,致残和死亡待遇,非因工负伤和患病待遇均按国家及本省有关规定执

行。 四、工作纪律 1、甲方应明确并切实加强单位内部的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做到职权清楚、责任明确、考核严格、奖惩分明。 2、甲方有权根据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单位的有关真丢,乙方有违反的,甲方可按规定给予必要的处理。 3、乙方应努力学习政治文化,积极参加岗位技能培训, 忠于职守,服从领导,团结同志,努力完成本职工作。 4、聘期内工作表现由甲方负责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续聘的依据之一。 五、聘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 1、因特殊情况致使合同无法履行,经双方协商同意可以变更本合同的相关内容,也可解除本合同。 2、乙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 (1) 在试用和聘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聘用条件的。 (2) 严重违反甲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 (3)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4)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5) 乙方患病或者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 (6) 聘期内考核不合格的。 (7) 聘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致使原合

司法救助申请书5篇

司法救助申请书5篇 申请人: 请求事项:免交诉讼费用 理由: 申请人已向贵院提起遗产继承诉讼,但是由于申请人目前属城市低保人员且生活非常困难,无力支付诉讼费用,特申请贵院依法提供司法救助,予以免交诉讼费用。 请予准许为盼。 此致 某某区 __ 申请人:某某某 *年7月15日 市(县)政府:

根据中央政法委、财政部《关于开展涉法涉诉救助工作的意见》(政法「**」44号)的文件精神,我院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于**年将司法救助基金纳入了县财政预算之中。针对弱势群体、涉法信访等问题,按照上级要求和文件规定,积极开展了救助活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为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了上级机关及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自**年以来,由于救助资金未能及时拨付,导致救助机制运行不畅,我院只能从有限的办案经费中垫付发放,解决救助申请人的实际生活困难,消化大量的信访矛盾,截止目前,我院已垫付资金20余万元。为确保今后救助工作的正常运转,特请求县财政局按已列入财政预算的计划,拨付我院专项救助资金20万元。 特此申请,恳请予以审批。 年三十二月五八日 申请人:**,男,196*年11月28日出生,汉族, __号码:略,住洞口县某某镇某某村某某组。 __:

请求事项: 请求依法给予司法救助。 事实和理由: 申请人诉被告刘某某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洞口县 __ 于2018年5月22日作出(2018)湘0525民初56*号《民事 __》,现该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申请人已向 __予以强制执行,但是被告刘某某从未露面,至今未执行到一分钱。 申请人在交通事故受伤前就是残疾人,一只眼睛失明,因经济困难被评为贫困户。申请人由于此次交通事故导致头部受伤,现迫切需要进行颅骨修补手术,该费用需要4万元左右,申请人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请求 __依法予以司法救助。 此致 **县 __ 申请人:

试论行政合同的救济制度

试论行政合同的救济制度 对行政合同概念的界定,目前理论界仍有不同的意见。本文以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签订的行政合同为主要研究对象,特指行政主体以实施行政管理为目的,与行政相对一方就有关事项协商一致而达成的协议,不包括行政机关之间签订的合同。行政合同,是现代行政法中合意、协商等行政民主精神的具体体现。尽管它的法律地位仍不明确,但在行政实践中已有大量的行政合同运用于我们的行政管理,可以说,行政合同的产生是行政法从专制的工具向管理的手段、再向对行政权力的控制和对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的发展结果,也是民主理念下建立起来的一种替代高权行政的更加柔和并富有弹性的行政管理手段。然而,我国行政法至今未对行政合同独立的法律地位予以确认,相关的行政合同的法律制度包括合同的成立、合同的效力、违约的责任、纠纷的处理等制度也尚未建立起来。由于行政合同既具有行政的强制性,也具有民事特征的合意性,对行政合同纠纷的处理,就有别于一般的行政行为和一般的民事行为。这也使合同发生纠纷时,当事双方往往处于一种法律的窘况,不知循何种法律途径去寻求救济。因此,很有必要通过对行政合同特殊性和现有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探求解决的思路。; 一、行政合同具有行政性和民事性的双重特征 ; 合同,亦称契约,原本是私法的范畴,将其移植到行政法领域的结果,就使行政合同具有了它有别于一般具体行政行为和一般民事行为的特殊性,成为一种“混合性合同”,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在主体地位不对等的前提下,达成双方协商一致的合意;二是合同虽具有公益性的内容,但却以私法上的契约形式存在。 ; 地位平等是民事合同有效成立的前提,而行政合同中的主体一方是行政主体(主要是行政机关),它具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行政管理权力;合同的另一方,则是行政管理的相对人,需要服从行政主体的管理。在合同订立时,行政主体为了推行行政政策和国家管理的目标,就必须要保持在合同订立中的主导地位和优势地位。合同中权利义务的配置也必然是向行政主体倾斜,民事契约中的平等原则,在行政合同中是不适用的。主体的不对等还体现在行政主体对合同的履行具有行政法上的监督权力和变更、解除合同上的优益权,如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履行,作为合同一方的出让人可以土地管理部门的身份对受让人依照出让合同开发利用土地的行为行使监督管理权。 ; 地位的不对等并不没有排斥彼此间自由合意实现的可能性,行政合同毕竟不是单向性的行政行为,尽管它突破了民事契约当事人地位平等原则,但它仍须以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方共同协商一致为前提。行政合同不象具体行政行为那样建立在单方权威和服从关系上,行政主体没有强制相对人必须接受合同的权力,合同法律效力的产生是取决于双方当事人意思表达的一致,而非行政主体的单方意思表示。; 具有公益性,也是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主要区别点。行政合同是为实现行政目的而设定,在传统行政法理论中,它属于公法的范畴,不少学者认为它也是一种行政行为,因为它所具有的公益性已决定了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全文(2020最新版本)

第一条人民法院受理因权利人的生命、健康、身体等受到侵害而造成的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案件。 本条所称赔偿权利人,是指因侵权或者其他损害原因遭受直接人身损害的受害人、依法对受害人负有扶养义务的家庭成员、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 本条所称赔偿义务人,是指对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权行为和其他损害原因负有民事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二条受害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扩大有故意或者过失的,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一条的规定,可以减轻或者免除赔偿义务人的责任。但是,侵权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造成损害的,受害人只有一般过失,赔偿义务人的责任不减轻。 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三款确定赔偿义务人的责任时,受害人有重大过失的,赔偿义务人的责任可以减轻。

第三条两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给他人造成损害的,或者没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但其侵权行为与相同损害后果直接结合的,共同侵权行为应构成并应符合《民法通则》第130条关于连带责任的规定。 两人以上没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但其所实施的若干行为间接合并造成相同损害后果的,应当根据过失的大小或者原因的比例,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四条两人以上共同实施危害他人人身安全造成损害的行为,实际侵权行为不能确定的,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承担连带责任。共同危险行为人可以证明损害后果不是由其行为造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条赔偿权利人起诉共同侵权人的,人民法院应当增设其他共同侵权人作为共同被告。赔偿权利人在诉讼中放弃对部分共同侵权人的请求权的,其他共同侵权人对被放弃请求权的被告人应当承担的赔偿份额不承担连带责任。责任范围难以确定的,推定各共同侵权人承担同等责任。

司法救助法规

遇到法律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biz.doczj.com/doc/9e3959490.html, 司法救助法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的规定 (2000年7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24次会议通过,2005年4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47次会议通过修订) 第一条为了使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能够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维护其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司法救助,是指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行政诉讼,但经济确有困难的,实行诉讼费用的缓交、减交、免交。 第三条当事人符合本规定第二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救助:

(一)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的; (二)孤寡老人、孤儿和农村“五保户”; (三)没有固定生活来源的残疾人、患有严重疾病的人; (四)国家规定的优抚、安置对象; (五)追索社会保险金、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金的; (六)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工伤事故、产品质量事故或者其他人身伤害事故的受害人,请求赔偿的; (七)因见义勇为或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致使自己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本人或者近亲属请求赔偿或经济补偿的; (八)进城务工人员追索劳动报酬或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请求赔偿的;

(九)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户救济或者领取失业保险金,无其他收入的; (十)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难,正在接受社会救济,或者家庭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的; (十一)起诉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农民履行义务的; (十二)正在接受有关部门法律援助的; (十三)当事人为社会福利机构、敬老院、优抚医院、精神病院、SOS 儿童村、社会救助站、特殊教育机构等社会公共福利单位的; (十四)其他情形确实需要司法救助的。 第四条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提供司法救助,应在起诉或上诉时提交书面申请和足以证明其确有经济困难的证明材料。其中因生活困难或者追索基本生活费用申请司法救助的,应当提供本人及其家庭经济状况符合当地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规定的公民经济困难标准的证明。

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劳动合同书

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劳动合同书

编号: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 劳动合同书 甲方: 乙方: 签订日 期:年月日

劳动合同 甲方(用人单位)名称: 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 地址: 乙方(劳动者)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民族: 文化程度: 身份证号码: 住址: 联系电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甲、 乙双方平等协商,共同签订并履行本合同所列条款。 一、劳动合同期限 本合同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合同期从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其 中试用期从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二、工作内容 乙方同意根据甲方工作需要,在岗位从事临时辅助 性工作。甲乙双方可另行明确岗位具体职责和要求。 三、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1.甲、乙双方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制度,甲方根据工作需 要,安排乙方加班的,应安排调休或给予加班费。 2.甲方依法保证乙方的休息权利。乙方依法享受法定节假日等休假。 四、劳动报酬 乙方的月工资为元,其中试用期间的月工资为元。

乙方工资的增减、补贴、加班费的发放,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等均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五、社会保险及福利 1.甲、乙双方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甲方为乙方办理有关社会保险手续,乙方负担的部分由甲方负责代扣代缴。 2.甲方可根据其实际情况为乙方提供其他保险和福利待遇。 六、劳动纪律 甲、乙双方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政策。乙方应服从甲方的管理,并严格遵守政府的有关规定及甲方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 七、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甲、乙双方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生产安全、劳动保护、卫生健康等规定。甲方应为乙方提供符合规定的劳动保护设施、劳动防护用品及其他劳动保护条件。乙方必须严格遵守甲方的劳动安全制度。 八、劳动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 1.甲乙双方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甲乙双方就劳动合同变更、解除另有约定的,可在本合同书第十项中约定。 2.本合同解除或者终止时,甲方为乙方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乙方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等手续。 3.乙方按照双方约定,及时办理工作交接等有关手续。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在乙方办结工作交接等有关手续时支付。 九、当事人约定的其他事项 经协商一致,甲、乙双方约定以下内容:

县委政法委关于司法救助问题的调研报告【可编辑版】

县委政法委关于司法救助问题的调研报告 县委政法委关于司法救助问题的调研报告 建立司法救助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饶县委政法委关于司法救助问题的调研报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近年来,我县明确提出了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全面构建和谐上饶县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全面构建和谐上饶县就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了有效化解社会各类矛盾,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我县实行了县委书记大接访制度,信访维稳化解责任制度,在镇(乡、街道)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民情服务中心,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开展了“十户联防”试点等工作。通过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切实有效地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使大部分信访问题化解在基层。但仍有大量涉法涉诉问题还得不到有效解决,主要表现是涉法受害群体的合理诉求得不到合理解决,造成部分受害群体不但对政法机关和基层党委政府失去诚信力,而且还会因为无助而迁怒于政法机关和基层党委政府,从而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遇事不通过法律要找“青天”,不相信基层干部而越过下级找上级,试图通过越级访、重复访甚至无理缠访、群体闹事等形式达到诉求目的。要让受害群体得到合理补偿,提高政法机关和基层党委政府的公信力,有效化解涉法受害

群体的矛盾纠纷,就要建立司法救助机制,让受害群体在生活上得到帮助,在思想上的安慰,从而减少社会对立面,促进全县和谐稳定。 一、涉法涉诉案件需要司法救助的情况县公安局从201X年开展集中处理的32起涉法案件中就有9起需通过救助资金渠道进行彻底解决;县法院从201X年开始办结的44件涉诉信访案件,有近一半的需要实施救助工作才能得以息访。这些需要救助的案件在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后,当事人就以非正常越级上访行为来达到得诉求。如傅明阳、吕茶花、周茂林、徐圣平、黄庆华、罗全、程子道、章加财、余禾花等,这些人员的非正常越级上访不但给我县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而且在稳控、接访上访人当中也使当地政府花去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如我县四十八镇一老非正常进京上访户叶玉仙,其丈夫程先标因在201X年8月30日晚上在茶亭镇下裴村被当地群众疑为小偷而抓获,后将其捆绑在村后毛竹山上进行群体殴打,致程当场重伤身亡。公安刑侦立案侦查,抓获殴打程的其中七名涉嫌人,刑拘后经反复细查,最终侦查结果无法认定致使死者身亡的致命凶手,导致检察院因证据不足,不仅对涉嫌人不予批捕,就连对死者补偿也难以确认,只能将涉嫌人取保候审。为此,死者家属对侦查结果及不理解,强烈要求公安机关要确认谁是殴打其丈夫身亡的致命凶手,拒绝火化遗体,加之本人多病、孩子小,生活极度困难,其多次赴省、进京非正常上访,列入了中央联席会交督办案件。06年6月,刚调任的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肖万松高度重视该涉法上访件,亲自调阅案卷,反复、耐心做上访人的思想工作,协调县民政局将上访人及子女列入城镇居民低保,调度资金

行政合同的性质

行政合同的性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行政权力对社会关系的干预日益广泛,其干涉的手段也呈多样化的趋势,其中行政合同作为一种较为新颖而有效的管理方式已为现代国家所普遍采用。行政合同也可以称之为行政契约,就是指“行政主体为一方当事人的发生、变更或消灭行政法律关系的合意”它在我国的经济管理活动中也有所体现,如在实践中出现的国有土地转让合同、计划生育合同、国有公路经营权转让合同、粮食棉花订购合同等等。但由于我国正处在激烈的社会转轨过程中,涉及行政合同的相关社会事实尚未定型,有关行政合同的理论也在逐步的完善之中,一些理论问题还存在着诸多的争论。在这其中,有关行政合同的性质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于这个问题的正确认识可以帮助我们理清许多理论上的含混之处,因此,笔者在本文中拟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行政合同的魅力就在于它是行政权力因素和民事契约精神的有效结合:一方面作为签约一方的行政主体具有公权力的身份,运用行政权力保证了行政目的的实现;另一方面与行政主体行使权力的一般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它是行政主体与相对人通过相互的交流与沟通而成的协议,留出了公民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的余地。在这里,原本看来似乎“水火不相容”的两个概念“行政”与“合同”被奇妙的融合在一起,从此处也可以看出行政合同的性质必会具备行政与合同两种行为的某些特征。概括说来,行政合同的性质可以归纳为两个:一是行政性;一是合同性。 行政合同的行政性 当社会发展的历程步入现代,近代国家“守夜人”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现代国家的通过各种手段介入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政府对社会经济管理的程度日益深化、范围也日益扩大,这种发展趋势使得更多的经济关系包括合同关系被纳入公法的调整范围,政府的意志也深入了合同的领域,传统的唯当事人意志的合同关系也出现了特殊的表现形式,既行政合同。政府的主要职能在现代社会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行政合同则是政府以公共利益为目的而干预社会经济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为了实现其目的不可避免的要将自己的权力意志渗入其中,因此行政合同的性质之一就首先表现为行政性。具体说来,行政合同的行政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行政合同的主体特征表明了它强烈的行政性。行政合同的主体与民事合同的主体不同。行政合同的主体一般都有行政主体作为至少一方的当事人。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全文(2020最新版本)

第一条人民法院受理赔偿权利人因侵犯生命、健康、身体等原因造成的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的案件。 本条所称赔偿权利人,是指因侵权或者其他损害原因遭受直接人身损害的受害人、依法对受害人负有扶养义务的家属、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 本条所称赔偿义务人,是指对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权行为和其他损害原因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二条受害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扩大有故意或者过失的,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一条的规定,可以减轻或者免除赔偿义务人的责任。但是,侵权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损害的,受害人只有一般过失的,赔偿义务人的责任不减轻。 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三款确定赔偿义务人的责任时,受害人有重大过失的,赔偿义务人的责任可以减轻。

第三条两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对他人造成损害的,或者虽没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但其侵权行为与相同损害后果直接结合的,构成共同侵权行为,并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承担连带责任。 两人以上无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但其实施的数项行为间接合并造成相同损害后果的,应当根据过失的大小或者原因的比例,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四条两人以上共同实施危害他人人身安全造成损害的行为,实际侵权行为不能确定的,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承担连带责任。共同危险行为人可以证明损害后果不是由其行为造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条赔偿权利人起诉共同侵权人的,人民法院应当增设其他共同侵权人作为共同被告。赔偿权利人在诉讼中放弃对部分共同侵权人的请求权的,其他共同侵权人对被放弃请求权的被告人应当承担的赔偿份额不承担连带责任。责任范围难以确定的,推定各共同侵权人承担同等责任。

完善我国司法救助制度的思考和建议(一)

完善我国司法救助制度的思考和建议(一) 内容提要:司法救助制度是司法机关保障确有困难的当事人能够通过诉讼程序维护合法权益,实现司法公正的一项制度,它是司法机关对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一种诉讼制度上的保障。针对司法救助的性质和内容,本文中所说的司法机关主要是人民法院。目前,我国司法救助制度的法律规定主要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此规定中司法救助的内容仅限于民事、行政案件中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诉讼费用的缓交、减交、免交。实践证明,现有的法律规定已不能完全满足现实中司法的需要。因此,在我国逐渐建立起完善的司法救助制度实属急需。本文试就司法救助制度的现状和进一步完善予以初步探讨。 一、司法救助制度的现状 (一)现有的法律规定。 目前我国有关司法救助的规定比较系统和全面的是2000年7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 按照此规定第二条的定义:司法救助,是指人民法院对于民事、行政案件中有充分理由证明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实行诉讼费用的缓交、减交、免交。 当事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救助:⑴。当事人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的;⑵当事人追索养老金、

社会保险金、劳动报酬而生活确实困难的;⑶当事人为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工伤事故或者其他人身伤害事故的受害人,追索医疗费用和物质赔偿,本人确实生活困难的;⑷当事人为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孤儿或者农村“五保户”的;⑸当事人为没有固定生活来源的残疾人的; ⑹当事人为国家规定的优抚对象,生活困难的;⑺当事人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或者领取失业救济金,无其他收入,生活困难的; ⑻当事人因自然灾害或者其他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难,正在接受国家救济或者家庭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的;⑼当事人起诉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农民履行义务,生活困难的;⑽当事人正在接受有关部门法律援助的;⑾当事人为福利院、孤儿院、敬老院、优抚医院、精神病院、SOS儿童村等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单位和民政部门主管的社会福利企业的。法院在受理申请时,当事人应当提交书面申请和足以证明确有经济困难的证据材料。其中因生活困难或者追索基本生活费用申请司法救助的,应当提供本人及其家庭经济状况符合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公民经济困难标准的证明。 笔者认为事实上我国其他一些法律文件中也有关于司法救助性质的规定: ⒈刑事诉讼法中人民法院指定委托辩护人的规定。刑诉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了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应当为当事人指定辩护人的三种情况:⑴被告人是盲、聋、哑;⑵被告人是未成年人;⑶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的。最高院刑诉法司法解释

行政总厨聘用合同

招聘方:(以下简称甲方) 受聘方:(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甲乙双方在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一、工作内容 甲方聘乙方担任行政总厨职务,厨房人数不得低于人,包括川黔菜师傅。《厨房聘用的一切人员由行政总厨按劳动合同管理》。 二、合同期限 合同期限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为期一年。合同有效期满,甲方提前30天通知乙方是否续签合同。 三、薪金(劳动报酬) 甲方根据乙方的技术水平、劳动态度、工作效率及酒楼的实际经营情况议定: 1、每月厨师税后总工资为(人民币)元(小写: 元)包括劳动合同规定其它费用。 2、工资发放时间:从月起每月日为工资发放时间(工资发放不能推迟三天)。 3、广东厨师到时岗后甲方的报销软卧火车票每人一张。 4、甲方支付乙方的薪金,由乙方的行政总厨自行发放。 四、工作时间及假期 1、乙方上下班按甲方规定执行,在保证工作正常运转的情况下,乙方每月享有四天轮休假(如轮休须提前通知部门经理批准),广东厨师累计八个月享受十二天带薪探新假。(如回广东探亲,厨师应合理调配好工作,保证厨房正常运行,且必须保证有人在岗若因工作需要不能回家探亲,甲方按规定补发交通费用和加班费。如合同到期不再续签,酒楼将补发回程交通费。 2、探亲交通补贴:厨师1人享受贵阳-广州往返飞机标各1张,另外的广东厨师每人享受贵阳-广州往返软卧火车票各1张(八个月一次) 3、在合同工作期间,因乙方个人原因(辞职:请假或技术不符合酒楼的要求而需要换厨师等事由)而造成不在岗,厨师长有责任在不影响经营的前提下调配好工作,如需另外从外地请人在酒楼,往返的费用由乙方承担。 五、劳动条例和劳动保护 1、甲方将为乙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卫生环境,并于需要时向乙方提供必须的劳动保护用品。

行政合同属于行政行为吗

遇到行政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http://biz.doczj.com/doc/9e3959490.html, 行政合同属于行政行为吗 一个合法的具体行政行为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要满足什么条件?那么行政合同是行政行为吗?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行政合同是行政行为吗? 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以实施行政管理为目的,与行政相对方就有关事项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所达成的协议。 行政合同,是公法和私法相互渗透,公法精神和契约自由的结合,它既不同于一般的具体行政行为,更不同于民事合同,在性质上、法律适用上、调整原则上出现与民事合同、一般具体行政行为不同的特征,它同时具备行政性和合同性的两大特点。 (一)行政合同的行政性和合同性体现在: 1、行政合同的行政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签约主体上看,一方当事人必定是国家行政主体。一般情

况下在行政合同中,一方是从事行政管理、执行公务的行政主体,另一方是行政管理相对人。 其次,从签订合同的目的上看,签订行政合同主要目的或占支配地位的目的是为了实施行政管理,产生、变更或消灭行政法律关系,是为了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 第三,从合同当事人的地位来看,在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一方拥有行政优益权。一般而言,民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而权利义务关系是对等的,双方之间没有隶属关系。而在行政合同中,由于行政合同是以实现行政管理为目的而订立的,故行政主体在行政合同中不仅是合同的一方当事人,还具有行政管理者的身份。作为管理者,行政主体拥有行政优益权,例如行政机关享有监督合同履行的权力,对履行过程中相对人违反合同的行为进行纠正;在一定条件下,对相对人的严重违反合同的行为还可以依据法律赋予的权利对相对人行使制裁权。 2、行政合同的合同性体现在: 首先,行政合同是一个双方行为,它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这是行政合同区别于其他行政行为的最明显的特征。一般的行政行为只需行政主体一方做出决定就可形成,而行政合同则不然,它具有

浅论行政合同救济制度的完善

题目:浅论行政合同救济制度的完善 课程名称:合同法 指导教师:孙鹏范雪飞 学校:西南政法大学 院系: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 专业:2010 级行政管理 姓名:张荣光 学号:20101204011101 成绩:评分老师: 西南政法大学 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 2011年6月

浅论行政合同救济制度的完善 张荣光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重庆401120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福利国家、给付行政等新型国家目的观的出现,行政合同成为现代社会行政管理得以顺利实现的一个重要工具,在我国行政部门得到普遍推广。这样必然会导致行政合同纠纷的出现,客观上要求建立相应的救济机制,以确立行政合同规则,解决行政合同纠纷,更好地保护行政机关所代表的公共利益与合同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行政合同救济制度的完善有利于行政合同的实现,行政合同的实现在现实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文章分析我国行政合同的现状,借鉴国外行政合同救济制度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现实提出完善我国行政合同的建议。 [关键词]行政合同;救济制度;建议 一、行政合同的概念 在法学传统理论中,因为行政法主要起着规范行政权力的运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作用,所以一直被认为是典型的公法。但是,自从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发达国家新一轮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行政法出现了“公法私法化”的趋向,即行政法允许行政主体必要时与私人处于相同的法律地位,适用私法规定所为的行为。公法私法化的目的是以私法方式辅助行政主体更好地履行行政职能。对

于行政合同的涵义,我国法律至今没有明确的规定,理论界没有统一的认识,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论述:第一,行政合同是至少一方为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机关或个人的当事人之间在行政法关系的基础上,相互意思表示达成一致的协议(或称契约)。第二,行政合同是国家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一方当事人之间以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特定要求为目的,所签订的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第三,行政合同,也称行政契约,或称公法上的契约,顾名思义是指带有行政性质的合同。从我国行政法著作的论述上看,对行政合同概念的界定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形式标准和实质标准上。行政合同的实质是在行政法领域形成的发生行政法律效力的双方合意;行政合同的形式标准则应该界定为“合同当事人中必须有一方为行政主体”。 二、我国行政合同救济制度的现状分析 我国行政合同救济制度在实践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了纠纷解决机制的框架,虽然在具体手段上还不够完善,但是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解决行政合同纠纷的模式开始逐渐形成。同时“我国在解决行政契约纠纷的法律制度的建设中也同样比较强调通过协商、仲裁与行政机关内部裁决等方式解决,这一倾向我们可以从最高人民法院对审理农村承包合同纠纷的司法解释以及关于承包(租赁)经营合同的立法条文中得到证实。”[1] 在行政诉讼方面,我国行政合同的可诉性依托于《政诉讼法》等司法解释的规定。《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