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养老保险现状和发展摘要目前随着我国逐渐迈入老年社会,我国居民对于商业养老保险的预期需求呈现出逐年递增的姿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商业养老保险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使得我国的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
要保证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就必须在经营过程中不断的改正自身缺点,降低外部环境的影响,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养老保险的经营模式才是保证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的前提。
本文首先在理清了商业养老保险含义的基础之上,对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指出了其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所面临着的诸多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之上从我国政府和商业养老保险公司这两个层面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完善策略。
关键词:商业养老保险;现状;发展目录一、相关理论概述 (1)(一)商业养老保险的内涵 (1)(二)商业养老保险的重要性 (1)1. 促进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 (1)2. 有利于扩大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1)3. 有助于优化我国金融市场结构 (1)二、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一)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现状 (2)(二)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商业养老保险市场有效供给不足 (3)2. 居民对商业养老保险认知不够 (3)3. 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支持 (4)4. 经营专业化水平较低 (4)三、促进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对策 (4)(一)政府要加强对于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支持力度 (5)1. 对商业养老保险推行税率优惠和政策性保护 (5)2. 加强监管,完善法律体系 (5)3. 加强正面宣传力度,提高国民商业养老保险意识 (5)(二)商业养老保险公司实行专业化经营 (5)1. 发展专业性商业养老保险公司 (5)2. 产品设计专业化 (6)3. 商业养老保险公司运营专业化 (6)参考文献 (8)致谢 (9)一、相关理论概述(一)商业养老保险的内涵商业养老保险是商业保险当中的一种,它是以人的生命或者身体作为保险对象,在被保险人年老退休或者保期届满时,由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的规定来支付养老金。
目前在我国保险市场上所有的商业保险品种当中,比如年金保险、两全保险、定期保险以及终身保险等都可以达到养老的目的,都属于商业养老保险的范畴。
商业养老保险也可以当作是一种强制性的储蓄手段,以此来帮助年轻人未雨绸缪,避免年轻时的过度消费。
(二)商业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商业养老保险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上方面:1.促进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在目前我国现阶段受制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导致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只能够由国家一手来承办,从而导致其养老保障水平较低,覆盖面比较窄,主要面向于城镇职工来投保,仅在最近几年才逐渐地延伸到广大农村地区。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年老之后对于生活水平的要求也随着水涨船高,由国家所承办的养老保险体系已经满足不了大多数人的需求。
此时在社会上引入商业养老保险体系时,就较好地迎合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从而有助于促进我国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
2.有利于扩大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商业养老保险的推出,由于其种类繁多,保单范围灵活多变,与保障范围以及种类单一的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相比,有助于我国不同消费层次和不同养老保险欲望的居民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挑选不同的具有差异化的养老保险,从而有助于扩大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3.有助于优化我国金融市场结构保险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当中的重要一环,而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在其发展过程当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间接融资的比例要远远高于直接融资的比例、资产负债不匹配以及短期资金被长期使用等等,而商业养老保险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投资渠道,它资金量大、周期长、来源相对稳定,有助于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促进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改善金融市场的资金分布结构和资产负债状况,因此有助于优化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
二、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企业年金缴费受托管理资产投资管理资产(一) 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现状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得比较缓慢,其根本原因在于商业养老保险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当中从没有得到过一个准确的定位。
直到2008年我国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个人、团体养老等保险业务,鼓励对养老保险投保人给予延迟纳税等税收优惠”,并且加速了对于商业养老保险的建设和税收优惠的改革进行了强调。
在我国政府出台政策的促进之下,以及我国广大普通群众的强烈需求,在最近几年内我国的商业养老保险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根据我国保监会所公布的保险业统计数据显示,截止于2015年底,我国专业养老保险公司的企业年金受托管理资产达到了4168.80亿元,投资管理资产为3525.51亿元。
图1当中显示了2007年——2015年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公司的企业年金业务发展情况。
从中可以看出从企业投保方面来看,我国的商业养老保险在这9年时期内几乎是从无到有,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图1 2007年——2015年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公司企业年金业务发展情况另外,根据我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统计年鉴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于2015年底,我国年金参保人数为0.19亿人,商业养老金的原保费收入达到了亿,基本保费收入为亿。
相关的结果见表1所示。
从中不难看出,最近几年来我国商业养老金的增长速度还比较缓慢,发展的潜力还十分巨大。
表1 2010年-2014年我国商业养老金的变化情况(单位:亿)时间 年金参保人数 商业养老金原保费收入 基本保费收入 2010年0.13 9678.6 13420 2011年0.15 8424.4 17965 2012年0.16 9236.3 19428 2013年0.17 9863.2 21937 2014年0.18 10284.7 23853 2015年 0.1910763.1 25632就目前我国农村地区而言,在最近十年,特别是2008年之后参保人数激增,如图2所示显示出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从而说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是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潜在最大市场。
图2 2000年-2015年我国农村参保人数变化情况(单位:万人)(二)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虽然目前我国的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居民对于这类保险的需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其发展过程当中仍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归纳起来而言,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商业养老保险市场有效供给不足目前随着上世纪60年代生育高峰期所出生的大量人口逐渐步入到了老年期,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阶段日益临近。
因此,我国人民群众对于养老保障的需求日益高涨,这就为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但是从目前我国的各种保险公司所提供的商业养老保险的产品种类的范围来看,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上,健康保险的经营主体日益增多,大多数都是集中于重大疾病保险、住院费用补偿型和住院定额给付型的健康医疗保险,这些产品的供给已经过剩,但是具体针对于养老保险的品种相对而言却比较少。
另一方面,在目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商业养老保险的经营过程当中,各保险公司主要还存在于以“价格战”等为主导的初级竞争阶段,不注重商业养老保险险种所提供的服务和技术上的竞争与比拼,因此就没能够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从而难以满足居民的巨大需求。
目前人们对于商业养老保险的功能和种类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市面上较为单一的商业养老保险品种远远无法满足现代人们的要求。
另一方面,当保险公司所经营的相关商业养老保险的种类没有实现较为科学的细化的时候,就会在无形当中增加其经营的风险。
因此,从上述这两方面来看,商业养老保险的品种只有实现了多元化,保险公司的未来发展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化发展。
2.居民对商业养老保险认知不够由于我国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时间还比较短,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人们一直都缺乏对于保险知识的普及教育,导致大多数人都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养老保险意识。
由于人们对于防老、养老的意识过于淡薄,从而构成了他们对于商业养老保险的认同较低。
与此同时,另一部分具有一定的社会资本积累的人由于一直以来对于商业养老保险的知识获取以及对于我国政府相关监管政策的不了解,对于商业养老保险的认知也存在着偏差,这就在某种程度上使得这些尽管具有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能力的人群,却仍然缺少购买的意愿。
这就使得虽然目前我国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市场的潜力巨大,但是广大居民们的商业养老保险意识却还远远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需求。
3.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支持虽然早在本世纪初,我国的保监会就发布了《关于加快健康保险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此来从政策法律的角度来促进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快速发展。
但是直到2015年,保监会才专门针对于商业养老保险印发了《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管理办法》,以此来促进保险业积极参与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养老保障管理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随后保监会又于2016年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这就使得相关的立法保障建设工作比较滞后。
从更为细致微观的角度而言,相关的政策和法律还不太完善,还缺少一定的可操作性。
这些主要表现为:其一,我国相关部门还没有对商业养老保险所包含的具体业务明细做出具体的规定,这就使得有些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与市场上的专业从事商业养老保险的公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业务纷争;其二,一旦出现一些养老保险理赔纠纷案件的时候,当媒体对这些新闻进行报道的时候,都倾向于站在被保险人的角度,从而形成了一定的偏袒。
4.经营专业化水平较低我国直到2007年保险市场上才出现专业的商业养老保险公司,较早的五家专业商业养老保险公司分别为平安养老、太平养老、国寿养老、长江养老和泰康养老保险公司。
根据我国监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其中仅有4家公司具有账户管理人资格,账户管理业务开展得比较少,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占了账户管理数总量的70.35%,另外仅有3家公司具有投资管理人资格,仅有2家公司具备3项企业年金管理资格。
这就使得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上这种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与国外的运作成熟的商业养老保险市场来比,差距还非常大。
总之,目前我国的商业养老保险公司的发展规模还比较小,发展不稳定,不能够在整个商业养老保险市场上形成自己的规模效应。
三、促进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对策为了促进未来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快速发展,需要从政府和商业养老保险公司这两个层次出发,采取相应手段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