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多课堂让学习更有效

五多课堂让学习更有效


一、多动脑
(3)模仿创新
(一)自主探究——3.模仿创新
对于较复杂、较难的操作,教师先演示,然后让学生模仿,并 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例1:周云《精彩照片剪辑》教师把一张黑夜汽车的照片, 创意成一张黑夜飙车的照片。学生模仿并创新更多主题效果
探究步骤: 第1步:看教师做,习得方法 第2步:选定图片,自主创意。 第3步:交流成果,共享创意。
一、多动脑
关于思维:
※计算思维:
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 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常规思维
种类:形象思维;演绎思维;归纳思维;联想思维;逆向 思维;移植思维;聚合思维;目标思维;发散思维
一、多动脑
自主探究 一题多解 拓展创新
……
培养思维的教学 方式
二、多动手
先学后教
(二)多让学生探索——先学后教))
例1:《图文并茂赞西湖》探索“图片插入”的方法 学生通过书本,上机操作,习得方法。后续由老师介入交流。
例2:《作曲大师》请完成《两只老虎》简谱输入。 学生先借用软件帮助,尝试输入;然后,再交流方法。
一、多动脑
(二)一题多解——1.常规课堂展示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一种意识,经常展示不同的方 法,并鼓励学生探索。
例1:《图文并茂赞西湖》,思考更多插入图片方法
当学生习一种插入方式,教师让学生思考更多方法。
例2:《图文并茂赞西湖》,插入图片的第二种方法
一、多动脑
(二)一题多解——2.1分钟思维风暴)
A点 图1
A点 图2
图1:A点——B点,只有2条路 图2:A点——B点,至少有6条路
同理:当大脑中的链接线路越多,思维能力越强,也就越聪明。 一题多解,就能训练这些链接。
一、多动脑
(二)一题多解
不管白猫还是黑猫,能抓老鼠的都是好猫。
常规课堂 展示
日常课堂有意识的展示
一题 多解
1分钟思 维风暴
思维风暴特色活动
第3步:选中4朵——复制——粘贴(出现8朵)
„„ 第7步:选中64朵——复制——粘贴(出现128朵) 打破了固有思维,这样的训练不仅提升思维的深度,提升了思维的灵敏度。
一、多动脑
(三)拓展创新
这样的训练,也进一步理解了“复制——粘贴”的含义
1、一次复制,可多次粘贴 2、剪贴板内容可不断更新
3、多次复制,粘贴的是最后一次复制的内容
二、多动手
2.教师语言精炼
(一)多给学生时间-语言
提问简短、明确,学生一听就明白问什么。
例4:《设计环保标志》提问不够明确,不明白老师问什么? 改进:问这是什么标志?颜色是怎么填充的?
二、多动手
3.任务布置清晰
(一)多给学生时间-任务
①任务要书面出示:如板书、PPT等,文字精要,能反复阅读;
②任务要大小适中,划分不宜过大。
该思维风暴,开展于《画龙点睛写标题》课的最后。既让学生探 索,也让学生总结,实现知识的梳理。
例3:《设计环保标志》,还可创哪些环保禁止标志?类似于1分钟 风暴思考。
一、多动脑
(二)一题多解——2.1分钟思维风暴)
1分钟思维风暴的优点: 优点一:没有犹豫的时间。 优点二:人人都会参与。 优点三:性价比高。
一、多动脑
(3)模仿创新
(一)自主探究——3.模仿创新
例2:《精彩照片剪辑》,利用日落变成日出的方法下。探索 季节变化,把《冬》的图片,改成《春》、《夏》、《秋》。 创新的方法,知识的迁移。
一、多动脑
(4)任务向导
(一)自主探究——4.任务向导
在布置任务的同时,提供了“完成该任务提示信息”, 在该信息帮助下完成任务。 常用方式: 第一种:书面材料 第二种:学习网页
4、复制与粘贴可巧用。
一、多动脑
(三)拓展创新
例2:《精彩照片剪辑》,学会了用克隆来除痘。教师演 示用克隆,把小伙子变成三个眼睛。
给了学生无限的思考与想象空间,自然而然的思考,克隆还能为我做些 什么?
例3:Scratch《走迷宫》制作。
常规迷宫: 迷宫1 趣味迷宫: 迷宫2:踩地雷,放大 迷宫3:跳跃前进。 给了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学的有趣,玩的开心。
课堂中经常开展“1分钟思维风暴”,即当完成一项任务后,再 给学生1分钟时间,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还有没有其它方法。
例1:三上《复制与变换》把一朵花变成两朵,有哪些方法开展 “1分钟思维风暴”。 方法一:菜单栏“复制——粘贴” 方法二:右键菜单“复制——粘贴” 方法三:快捷键“复制——粘贴”。 方法四:仿win7画图“重复”按钮。
例1:《古诗集》,用PPT呈现任务,任务明确 例2:金老师《古诗集》,通过演示讲解、快速明确下一步任 务“看看喜欢的古诗”。 例3:《图文并茂赞西湖》任务布置不明确确
改进:美观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本任务描述成,图片与文字分开。
例4:任务PPT出示《英文儿歌》
二、多动手
4.教师演示精少
(一)多给学生时间-演示
一、多动脑
(三)拓展创新
如何让优秀生,也能在课堂中也吃得饱? 在任务设置中,需要一些提升与拓展,即堂课中的发展性目标。 例1:三上《复制与变换》一课中,当学会了复制与粘贴 后,问如何把1朵花快速变成100朵花?让学生去探索。
常规思维:制作一朵,粘贴99次。 灵活思维:只要做“复制—粘贴”7次,就有超过100朵花。 第1步:选中1朵——复制——粘贴(出现2朵) 第2步:选中2朵——复制——粘贴(出现4朵)
一、多动脑
(2)软件探索
(一)自主探究——2.软件探索
例3:《作曲大师》,软件“帮助功能” ,自学歌谱录入。
探究步骤: 第1步:教师演示输入《两只老虎》1231 1231,问能 录入整首谱子吗。 第2步:软件探索,利用帮助,录入歌谱。 第3步:交流成果,习得方法。
优点:自学软件使用的方法,为自学更多软件打好基础。 适用:“所见即所得”的软件,如Word、画图工具等。
一、多动脑
(一)自主探究
※什么是自主探究法
学生发现问题,自已研究与探索,最终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与技能的学习方法。
※ 流程:
提出问题
实践研究
交流成果
解决问题
※核心: 自主研究与探索
一、多动脑
故事:
(一)自主探究
日本的一个动物园,有一群猴子不太爱吃玉米。放在地上没 有猴子光顾,于是管理员想了个办法。把玉米悬挂在空中,把玉 米放在树洞中,猴子不易吃到的地方。通过这种改变,猴子争着 想办法,去寻找获取玉米,变的爱吃了。
知识与技能
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过程与 方法
一、多动脑
“思维”比“知识”与“技能”更有生命力
※知识会过时:
例:20年前的DOS命令,早已不用了。 保存、打开、复制的概念不变,也就是思维形式没变。
※技能会遗忘::
例:师范里学过一点“钢琴”,现在早已不会弹了。 但听到“1234567”,能知道一点旋律。这就是形象思维的 作用。
启发:
自已发现的知识、技能、方法,比老师给予的更加宝贵。
自主探究:就是自已去发现知识、技能、方法,是很有效的学习方式。
一、多动脑
(一)自主探究
(1)看书自学 (2)软件探索
常用模式
(3)模仿创新
(4)任务向导
一、多动脑
(1)看书自学:
(一)自主探究——看书自学
提出问题后,寻找书本中的“操作方法”,然后在电脑中应用、 验证。 例1:看书自学(《设计标志》——看书自学如何绘制图形)
(二)多给学生时间-导课
教师精讲,从导课开始,要短小,关键是激起兴趣。 例1:五上《作曲大师》一课,采用一问一演完成导课。 师:哪位同学学过钢琴?学了几年? 师:我没学过,但有了《作曲大师》,几分钟就学会了,给大家表演 一首《两只老虎》。 一个问题、一段演示,导出本课,强烈的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2:金老师《古诗集》导课创设了情境较好,但时间偏长了。 建议修改:现在流行“电子书”,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本《古诗集》的电 子书,思考他比纸质书多了哪些优势。 例3:《设计环保标志》导课时间偏长。
二、多动手
2.教师语言精炼
(一)多给学生时间-语言
语言精炼,就是用最少的话,把意思表达出来。 例1:《图文并茂赞平湖》老师话偏多了。 改进:“一图一话”,让学生说,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 例2:《图文并茂赞西湖》学生在操作时讲的太多了。 改进:需要讲解或交待的内容,最好在演示时一并讲掉。学生操作 时不能过多补充。 例3:《设计环保标志》导课、解读标志、构思标志师生对话用16分钟。 环节设计要改变,要保证操作时间。解读详说,构思简说
1.多动脑——多一些思考动脑的机会 2.多动手——多一些探索操作的时间 3.多交流——多一些讨论交流的环节 4.多参与——多一些全体参与的设计 5.多展示——多一些展示评价的平台
“五多“课堂,最大的优势: 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五多”课堂是怎样的呢?
剖析实录
寻找影子
总结方法
一、多动脑
多动脑:就是在课堂中,多创造一些思考动脑 的机会,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多动手
电脑高手是玩出来的
信息技术课中要倡导学生多玩,更准确的说多练、多探索。
多给学生 时间
多动 手
多让学生 探索
二、多动手
(一)多给学生时间
学生操作时间:教师讲解时间=30分:10分 =3:1 1.导课短小精悍 2.教师语言精炼
多给学生 时间
3.任务布置清晰
4.教师演示精少
二、多动手
1.导课短小精悍
“五多“课堂,让学习更有效
——寻找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
平湖市叔同实验小学 高冬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