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道德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与途径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近年来,教师队伍建设也取得了较大
的发展,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并影响着中小学教
育的发展,也影响着教师队伍的稳定。新时期专业技术人员道德建设课是在各教
育院校德育工作经验总结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学生政治、思想、道德
品质修养和心理行为训练的系统理论和知识。学习这门课,对于提高学生的政治
理论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帮助学生分辨是非,汲取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
的心灵启迪,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事业是一个民族的
根基事业,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教师队伍的师德状况如何,直
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成效。

关键词: 新时期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修养 内涵与途径。
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一定的社会需
要,它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的社
会性质决定着教育的基本方针和学校的培养目标,因此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教育
方针,担负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专门人才的重大任务,使学生成长为社
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新形势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影响着教师队伍的稳定。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厌教,即不愿意当教师,人才外流时有发生;有些教师教学积极
性不高,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由于收入低,有些教师感到教师地位低,在青
年教师中比较明显,从而出现了心理不平衡,影响了教学热情,不少教师投入了
大量精力另行创收或在社会上兼职,使其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从中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看,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
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
的来说,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
的现象。比如在成才问题上,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奋
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决心和恒心。这就需要在学校
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新时期专业技术人员

道德建设课是在各校德育工作经验总结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学生政
治、思想、道德品质修养和心理行为训练的系统理论和知识。学习这门课,对于
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帮助学生分辨是非,汲取精神营养,
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事
业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事业,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教师队伍的师
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成效。可以说,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
民族兴。新时期教师应该确立起面向21世纪的职业道德观念,在更高层次上提
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新形势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时代内涵。
1. 教师要有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
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而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
使命感作为基础的。作为特殊的教育劳动,教书育人是一种深入学生内心深处的、
形式千变万化而外界又难以直接监督的劳动,是一种极为细致复杂的艰辛劳动。
为人师表,不仅要对学生负责,而且要对社会、对科学负责。

2. 教师应具有基本的政治素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
指导,建立政治学习机制,以学习班、培训班、研讨会、演讲会等多种形式,坚
定教师社会主义教育信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敬业爱教、教书育人的奋斗精
神,引导教师充分关心国家政治经济,将自身的事业与国家的强盛紧密结合,使
教师以最崇高的事业而感到自豪,乐于思教。

3. 建立监督激励机制。在精神激励方面,要创造条件,让教师积极参与学
科专业建设等发展事业中,用事业的发展提高教师的凝聚力;要利用校内各种宣
传媒体,大力表彰德高业精的优秀教师,通过经验交流、教学观摩等方式,推广
他们先进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教师职业观和成功经验,达到弘扬正气、鼓舞斗志
的作用。

4. 教师自我塑造。师德建设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力行师德源于教师的自我
意识和自我觉悟。师德作为教师的思想行为规范,主要需要通过教师内心的信念
起作用,现代教师必须是一个自觉进行师德修养的人。教师必须做到自重、自省、
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洁的衣
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去
爱护人。

四、新形势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要真正重视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就必须切实重视公民的人格培养。家庭、
学校和社会都应当看到这一点。但是,以往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把力气花在
了正面的、显性的教育上,花在外部灌输上,而很少从人格的和人的心理的角度
来深化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失去日常化和潜移默化的效应。因此,我
们必须在人格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上来一个根本的转变,发挥思想政治教
育的应有优势和效益。这里仅从人格培养的角度提出几点应当注意的方法,以引
起大家思考。

1.注重德教为先,修身为本。我国古代就有“德教为先”的历史传统,其倡
导者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德教为先是儒家道德的一块基石,它不仅意味着
道德教育为先,其更深的含义是把道德视为治国安邦的最根本手段,也视为立国
之本。而修身则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理想而对自己的品行进行锻炼和陶冶的
功夫。因此我们必须将二者紧密的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养,成为
新时期合格而又优秀的骨干教师。
2.以文化领先,以舆论促进。
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新时期教育事业的重
要基石。因此要提高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我们必须注重对文化知识的学习,继承
与发展,注重以文载道的学习方法。并且还应密切关注社会舆论,只有这样,才
能切实了解社会现实道德观念,以舆论促进道德建设的发展。

3.树立典型,示范引导。
人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我们必须将道德建设的理论付诸
实践活动,通过不断地实践,在现实教育生活中树立模范带作用,真正做到为人
师表的表率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
力接班人。
4.法制配合,赏罚有力。
在道德建设中不能单纯依赖于道德规范的力量,也必须注重相关的法制建
设。为此我们必须做到道法相容,依法助道。通过法制的形式在现实教育生活中
借助法律的有效手段做到赏罚有力,公私分明。以此来帮助学生走上自己的成才
之路。
坚定教育信念,树立教书育人的远大理想是一名合格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动
力源泉。教师必须坚定信念,把培养每一个学生并使之成为社会有用人才作为自
己神圣职责。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不仅要上好课,而且应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学
科发展等工作,实现自我价值,以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为荣,立足本职,甘为人梯,
追求献身教育事业的崇高思想境界,把英名留在学生中。高尚的师德是一本好的
教科书,对学生的教育力量是巨大而深远的。所以,教师对自己要求严格,不断
学习,加强修养,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师德的人,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呼唤,
不辜负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历史使。
参考文献:
[1]沈红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概论.
[2]陈粮.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内涵与评价机制探析.河南科技大学.
[3]曲铁华等.高效师德建设的策略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4).
[4]叶国英.论高校师德建设的内容与途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2).
[5]段建玲.新时期专业技术人员道德建设.甘肃文化出版社,2012.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