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即可实现共同富裕
2012-08-20
现在,在中国上下,共同富裕已经被当作最符合普通劳动人民根本利益,最切合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而被广泛应用着。
无论左派、右派,国内、国外都已这样。
8月18日草根网头条文章《怎样看待中国现代化》也不自觉地使用共同富裕来代表未来中国所谓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属性,虽然那只是用来媚俗,没有现实可行内容,只是骗取社会主义者和百姓们的支持的。
实际上,不知不觉中,人类已经迎来一个巨大的进步。
把社会主义这一19世纪中叶以来人类最伟大、最重要的社会思想文明从那种:“人民思想极度文明,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们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所谓共产主义”的意象中解脱出来,赋予其更为实际、科学、有意义的共同富裕的内涵,是人类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非常曲折的社会主义实践过程的结果。
这说明人类对社会主义的思想认识,已经在逐步从感性走向理性,并逐渐成熟着。
事实上,符合当年社会主义理论创建者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的本意的社会主义,主要就是共同富裕,而不是那种导致现今社会主义事业出现严重低潮的什么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
这种所谓高级的共产主义,不过是马克思当年在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初步设想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时,对当时人类空想的一些美好社会梦想进行了简单的一点可能性分析而已。
这种所谓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根本与庞大、系统、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粘不上多少边,只是后来的人们机械、教条式地理解和用运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的一种表现和结果。
人类社会在20世纪末在社会主义实践上的普遍失败,根本原因就在于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这种错误、机械、教条式理解和运用。
实际上,在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建者马克思、恩格斯那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同义的、可以互相替代的,都是一种基于剩余价值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缺点弊端,而探讨一种没有这些缺点弊端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社会形态的努力的结果。
只不过在马克思、恩格斯等的看来,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后一个阶级社会,对资本主义社会缺点弊端的这种扬弃具有一种彻底结束人类阶级分化,实现人的真正平等、自由等的重大意义而已。
现代社会主义国家普遍过于注重这种相对终极性的重大意义,而忽视了对资本主义现实世界本身的扬弃,从而导致没能成功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在于扬弃资本主义社会的缺点弊端,而不是要打造一个什么终极的超理想的大同社会。
实际上,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缺点弊端,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一个根本原因和现象,这就是贫富两极分化。
而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就在于私有经济制度。
现代资本主义世界存在的各种各样社会问题和弊端,如贫穷与失业、贫富差距、经济危机、金融危机、通货膨胀、战争与动乱、腐败与犯罪、道德沦丧、人性丧失等等基本都是根源于此。
可以说,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问题,基本也就可以解决其它的所有一切问题。
这是可以科学论证的客观事实,马克思通过《资本论》早把这一切分析得清清楚楚。
与贫富两极分化相对立的,就是共同富裕。
因此,主要是要扬弃资本主义社会缺点弊端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其基本特征、特点、本质就是共同富裕。
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也证明了贫富差距与共同富裕的对立统一现象的客观存在,也证明了人类社会对解决和克服资本主义贫富两极分化,实现以共同富裕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和发展趋势。
人类社会是必然要不断发展、进步的。
因此,无论会有多少反复和曲折,人类总能克服和解决自身存在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资本主义社会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这种贫富两极分化的弊端是必然会得到有效克服和解决的,那种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现实存在的,是科学与必然的。
显然,作为对资本主义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弊端的扬弃,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显然是现在就可以实现的。
正如我在《真正共产主义现在即可实现》一种中指出的:“建立可以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缺点弊端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并不需要首先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
只需知道资本主义的缺点弊端有那些,应该怎样避免或克服,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更加优秀和科学有效就可以了。
”
知道一种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的缺点弊端,探讨其产生的根源和解决办法,有那么难吗?更何况自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以来,已有太多的专家、学者、大师们研究、探讨过这个问题,也已经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果。
特别是中国以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计划经济实践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经验知识,我们只需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国有计划经济的实践经验,对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方式予以科学的完善与发展就可以了。
首先,从国有计划经济的实践来看,扬弃资本主义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现象,实现一种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必须对私有财产和市场经济制度进行重新思考和研究。
实际上,一方面,私有财产和市场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理想并不矛盾和冲突。
另一方面,私有财产和市场经济显然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积极有效的生存与发展方式。
其次,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及相应种种弊端的根源的确在于其私有经济的生产方式。
但私有经济的产生根源并不在于私有财产和市场经济制度,而是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在于人民自由生产、竞争与交换的前提条件是不公平、不合理的。
而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私有财产和市场经济并不是互不可少、必不可缺的。
正像我在《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中所证明的那样,没有生产资料私有制同样可以有良好的私有财产和市场经济制度。
因此,克服和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缺点弊端,消除贫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不应从消灭私有财产和市场经济制度上入手,而应通过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方式,为人民以争取自己私有财产的为中心纽带的自由生产、竞争与交换提供必要的前提、基础和条件的方式来实现。
在私有财产和市场经济制度下,资本主义私有经济的产生与存在有个基本前提,就是社会必须存在大量的产业后备军,有足够数量、足够贫穷的无业劳动者,可以为其生产提供足够的雇佣工人。
因此,当我们通过公有生产资料的方式,为这些无业的劳动者提供原始生产资料服务,协助其建立和拥有属于自己的企业生产,那么社会上就没有了足够多而且贫穷的无业劳动者,私人资本家就无法雇佣到足够的良好的劳动者,从而私有经济就无法形成,资本主义的私有生产方式将不得不逐步转化为一种劳动者自主联合的集体所有的生产方式。
从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缺点弊端得以消除,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得以有效实现!
财富主要就来源于企业生产。
当企业生产归资本家所有时,资本阶级富得流油;当企业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时,国家官员们各个财大气粗,腰缠万贯。
因此,贫穷与失业的人民要想富裕起来,就必须占有企业生产的所有权。
当人人都可以建立和拥有属于自己的企业生产时,共同富裕便成为很简单的理所当然的事情。
显然,这种通过为无业劳动人民提供生产资料服务,协助其建立和拥有属于自己的企业生产,并不是一件很难而做不到的事情。
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为创业者提供创业贷款服务。
海南省政府就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提供5万元人民币的创业贷款;香港政府可为每个创业者提供10万元港币的创业贷款。
而拥有庞大国有资产和实行自然资源公有制的中国,只需把这种创业贷款服务进一步延伸,扩大范围,加深力度,并协助创业者以所有权归劳动者的方式从事企业生产,那就可以使每个劳动者都能建立和拥有属于自己的企业生产,我们期待已久的共同富裕目标就可以轻松实现。
因此,中国现在即可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中国现在就可以有效解决对人民群众至关重要的普遍存在的贫穷与失业问题。
而一旦解决了根本关键的人民贫穷与失业问题,那么其它的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中国政府在也不必为什么“国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化解经济危机”,“医疗、社保、教育、养老改革”等等问题焦头烂额了。
因为这一切问题的关键都在于人民没钱、贫穷困苦,而一旦通过这种让人人都可以参与的自己拥有相应所有权的企业生产的方式,就解决了人民的贫穷与失业问题,人民不再没有钱,所有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了。
显然,如果这一切都是真实、可靠、有效与科学的,那么政府就没有任何拒绝施行的理由!我们期待着人民政府体现出其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和行动来!
而对于最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最根本、最关键的就是要亲自占有和管理企业生产,占领企业所有权。
人民群众要想普遍富裕起来,要想翻身解放作自己的主人,在这个社会上拥有真正公平、平等的地位,就只有通过掌握企业所有权的方式,改变这个社会,改变这个人吃人的剥削社会。
有了企业所有权就会拥有一切;没有企业所有权,就会一无所有,空喊各种口号都是没有用的!
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中指出:“劳动者在经济上受劳动资料即生活源泉的垄断者的支配,是一切形式的奴役即一切社会贫困、精神屈辱和政治依附的基础;因而工人阶级的经济解放是一切政治运动都应该作为手段服从于它的伟大目标”(《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第二卷136页)。
因此,具有决定性的,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革命是经济革命,就是由企业劳动者占领企业所有权的社会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