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测试题单位:姓名: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数分数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3﹒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表现,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
4﹒科学发展观是在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深刻总结各国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5﹒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长期以来,我国发展实践经验,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6﹒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7﹒实现科学发展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8﹒实现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深化改革开放。
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做主10﹒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1﹒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12﹒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3﹒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标志着我们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1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5﹒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必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推进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1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7﹒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倡节约优先,加强环境保护,要建设资源节约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8﹒良诸文化是余杭的“根”和“魂”。
19﹒实施“环境立区”新战略,要大力倡导人人都是发展环境的理念。
20﹒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要求是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
二、选择题:(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第二部分为多项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 D )。
A﹒发展战略 B﹒发展道路 C﹒发展模式 D﹒发展观2﹒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 B )。
A﹒科教兴国 B﹒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C﹒发展 D﹒发展战略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C )。
A﹒改革 B﹒环保 C﹒发展 D﹒节能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B )。
A﹒发展 B﹒以人为本 C﹒执政为民 D﹒全面协调可持续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C )。
A﹒统筹兼顾 B﹒保护生态环境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以人为本6﹒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A )。
A﹒统筹兼顾 B﹒发展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以人为本7﹒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 C ),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观点。
A﹒以社会建设为中心 B﹒以政治建设为中心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以社会和谐为中心8﹒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政府职能应更多地放到( A )等方面。
A﹒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B﹒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C﹒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D﹒加大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9﹒余杭( A )入选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表演项目。
A﹒余杭滚灯 B﹒五常龙舟胜会 C﹒余杭清水丝棉制作技艺D﹒径山茶宴表演10﹒余杭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践总载体是( D )。
A﹒推进项目建设 B﹒建设美丽之洲 C﹒传承良渚文化、建设美丽之洲D﹒推项目保增长,共建品质之城;优环境重民生,共享美丽之洲(二)多项选择题1﹒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在继续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的同时,增加了( A、B、C )等内容。
A﹒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B﹒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C﹒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D﹒统筹对内对外开放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A、B、D )。
A﹒基础研究 B﹒前沿技术研究 C﹒理论研究 D﹒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 A、C、D)。
A﹒产业结构 B﹒投资方式 C﹒增长方式 D﹒消费模式4﹒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A、C、D )。
A﹒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B﹒保护环境,造福子孙后代C﹒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D﹒转变经济增长方式5﹒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把握的主要原则有(A、B、C、D )。
A﹒坚持解放思想 B﹒突出实践特色C﹒贯彻群众路线 D﹒正面教育为主三、判断分析题:先判断对错,再简单说明理由。
(每题5分,共10分)1﹒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对。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立足于基本国情,深刻认识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能够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大幅度提高,同我国将自主创新作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重视发挥科技创新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现代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分不开的:在战略领域超前部署,通过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来带动产业崛起,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在确保重大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的基础上,鼓励并调动大批科技力量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推动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有效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孕育新的产业方向和经济增长点,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方向。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改变。
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唯有拓宽自主创新的战略视野,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经济建设主力军的作用。
我国必须进一步加强行业和产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利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创造新的产业部门,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积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拓展发展领域,使经济保持旺盛的活力和雄厚的基础,努力把发展方式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深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技术联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及相关产业链发展。
2﹒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对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通常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全面发展观。
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既涉及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包含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针对当前,又着眼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现实的实践问题,必须在工作中认真把握、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首先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进步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营造更好的发展空间,保证他们一代一代地永续发展。
3.坚定不移地实施“环境立区”战略,必须树立哪三个理念?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朱金坤代表区委常委会作题为《开展解放思想大行动实施“环境立区”新战略》的报告。
报告强调,坚定不移地实施“环境立区”战略,必须树立“环境是第一资源、“环境是第一政绩”、“环境是第一效益”的理念”。
4﹒实施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余杭区实施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坚持城市化主导,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围绕现代产业体系目标,加快产业集聚项目建设;实施民主民生战略,加快“实事工程”项目建设;按照“稳定是第一责任”理念,加快平安法治余杭建设。
五、论述题:(30分。
结合实际,可另附纸答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一谈如何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教育先行。
作为省文明学校,市级示范学校,县窗口学校。
余杭区属于小学如何更好地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成为摆在领导班子面前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