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课件
2.法律的特征。 ①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国家创制法律的 两种基本形式:
国家制定法律 国家认可法律
什么是制定? 制定,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 序,制订法律、修改或废止现有法律的活 动。
什么是认可?
认可,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实 际需要,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上已 经存在的某些习惯、道德规范等以法 律效力的活动。
1.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了反腐的力度。截至 2016年10月,共有28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被法院 判刑。省部级高官落马说明 (C ) 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行为准则
2.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关乎人民切 身利益的食品安全问题,加大了犯罪惩处力度,最高 可判处死刑。这体现出我国法律 (C ) A.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来维护公民合法 权益 B.只具有制裁功能,制裁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最有效 的方法 C.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D.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教材:第93页
有人认为,对上述行为可以说服教育,没必要进行法 律处罚。得显著的效果。因此,应该通过法律,依靠 国家强制力来约束这些行为。
教材:第93页
(1)你认为小云的父亲应该怎么做?法律依据是什么? 应该让小云重返校园。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未成年 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青少年的 受教育权不受侵犯。 (2)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还体现在哪些方面?你能 举例说明吗?
我认为,生活 中有这么多规定真 是讨厌,太讨厌! 生活原本应该是无 拘无束的,有规定 管着我们能快乐吗?
你同意这种 观点吗?
可见,社会生活不仅需要道德,纪 律规章,更需要法律,法律保障生活。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9.2 法律保障生活
1.理解法律的特征,树立尊重法律、 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2.感受法律的作用,做遵守法律的人。
根据以上情境,从生产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 和范围方面,讨论法律与道德、校纪校规有什么不同。
产生方式 法律 道德 实施手段 调整对象和范围
国家立法机构制 定或认可
国家强制力保 证实施 舆论、习俗和信 念等力量保证
全体公民 全体公民
自然形成
校纪校规 教育行政机关制定
教育、行政等 力量保证实施
学校学生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保障我们的 食品安全和健康生活。
拓展空间:教材:第94页 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切事情都可以通 过法律来解决。对此观点,你的看法是什么? 此观点错误。 社会中,不是只有法律这一种行为规范, 还包括道纪律等。在不同的事件和社会环境中 应恰当的行为规范。如在排队时插队并不违法 ,只能用道德规范来谴责此行为。
教材第89页 1、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你对法律的感受 ,说说这种感受是由何而来的。
公正、神圣, 法律制裁违法犯罪。 这种感受是在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 被绳之以法的时候产生的。
一、法律的特征
1.道德、法律等行为规范的作用是什么?
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 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教材第90页
法律的作用?
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 ,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 环境。 ②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 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 引、教育人向善。 ③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 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国家强制力主要包括哪些?
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它 的运用必须以合法为前提。
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 主要特征是什么?
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 量作后盾,而其他行为规范主要 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 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
案例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老 虎”“苍蝇”一起打。
2016年7月4日,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令计划因受 贿、非法获取国家秘密、滥用职权,天津市第一中 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无期徒刑。 1.法院的判决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 2.我国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材:第92页 以上举措给我们哪些启示? 启示: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只要触犯国家法律,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 劳大小,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 约束力”?
①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 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 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①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 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 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地位:同其他国家机关相比,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地位最高,权力最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职权: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 任免权,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 理等都由它来选举或决定;重大事项决定权; 监督权。
教材:第91页 你认为我国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立法? (1)在治理环境问题方面、在食品安全问题的监 督方面、在校园暴力、个人信息保密方面需要专门 立法。 (2)银行、移动通信乱收费、霸王条款等方面需要专 门立法。 (3)电子商务安全方面需要专门立法等。
法律中、规言行 权利清、义务明。 做什么、怎么做 好公民、需要懂。 权益多、合法性
靠法律、来保证。
法律的三个显著特征: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军队、警察、法庭、监狱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规范
道德
法律 特征
国 家 制 定 或 认 可 具 有 强 制 性 具 有 普 遍 约 束 力
纪律规章
二、法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