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小学语文新课标 ppt课件

新版小学语文新课标 ppt课件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 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 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 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 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 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 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 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 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 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强调语文教学的奠基地位
三、强调语文教学的主要途径是多读、多想、多积

四、强调“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 学
习习惯”
五、强调识字、写字量要适度
六、强调加强写字教学
七、强调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ppt课件
8
八、强调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的应用性
一、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 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 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 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 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 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 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 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 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ppt课件
12
课程性质与地位
(实验稿)
(2011年版稿)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 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 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 特点。
ppt课件
4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阶段目标(1—2年级、3—4年级、5—6
年级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 交际、综合性学习、pp习t课件作方面有所要求) 5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科书编写建议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ppt课件
13
课程性质与地位
(实验稿)
(2011年版稿)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 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 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 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 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 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 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 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 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 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 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 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 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实施建议部分的教学建议增加了比较多
的具体建议;评价建议补充了具体建议;结 构上有较大调整
(4)优秀诗人背诵推荐篇目增加了16篇,书 目有调整,新增两个字表(识字、写字教学
基本字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2500个字)
ppt课件
7
一、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 合
性、实践性课程”
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 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 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 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 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 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 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
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小学)
ppt课件
1
一、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及原因
二、课标部分修订内容的解读
三、联系课堂教学实例解读课程目标及教学 建议
ppt课件
2
一、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及原因
ppt课件
3
一、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及原因
2011年12月28日,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 标准正式发布。新版课标是在2001版课标基 础上修订完善而成的。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的一件大事,必将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 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12年)》,全 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发挥全面而 重要的指导作用、引领作用和推动作用。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 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
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 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 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 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 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 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
ppt课件
9
(一)了解课程性质表述的变化
ppt课件
10
1、“课程性质”的表述发生重大变化
ppt课件
11
课程性质与地位
(实验稿)
(2011年版稿)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 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 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 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 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 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 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
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 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
改革。
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ppt课件
15
2、前言中阐述了课程性质
(实验稿)
(2011年版稿)
三、教学建议(分别从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教学、 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 习提出建议)
四、评价建议
ppt课件
6
改动内容: (1)前言部分导语完全重写,
课程性质的表述也有补充,课程基本理念、 设计思路上有较多修改
(2)“课程目标与内容部分的总体目标与内
容”、“学段目Biblioteka 与内容”也有较多修改 (识字、写字)
ppt课件
14
2、前言中阐述了课程性质
(实验稿)
(2011年版稿)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 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
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 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 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 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 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 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
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 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 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 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 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 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 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