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瘾五百年读书摘记

上瘾五百年读书摘记

绪论精神刺激革命
在20世纪是一个工业化都市里,几百万平民享受着古代帝王都难以企及的官能享受——这是这是从化学物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层面来看
一、瘾品资源大汇总
1.三大宗:酒精、烟草、咖啡因
瘾品的全球性流通,都是以营利为出发点,蓄意促成的
补充:(1) 烈酒对某些传统社会的危害较其他社会为烈
(2) 普通瘾品一经特殊方法处理,使其效力大增以后,就难免导致更严重的滥用现象
补充:(1) 在17世纪,烟草战胜法律障碍与排斥情绪,成为人类最能普遍接受的新娱乐。

(2)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男性与女性每秒钟共购买了1.5万支香烟
(3) 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世界每年抽掉的香烟则为5.5万亿支
补充:(1) 某些精神刺激瘾品一旦可以广泛取得、积极促销、降低价格,就会深受大众欢迎,如果这些人养成了依赖的习惯,这些瘾品就更是所向披靡了。

(2) 饮料绝不只是提神瘾品而已,它们也是富有文化象征与政治内涵的东西
补充:(1) 糖和糖蜜是调加工大麻,鸦片烟和烟草的重要原料
(2) 喜好甜味则是一种普世共通的天性,而喜好苦味则需要文化背景耳濡目染
(3) 精神刺激革命是靠大量的劳力剥削完成的,最残酷的剥削方式,则是庄园的主人与工头逼
迫没有行动自由的工人操劳至死。

但是,欧洲的权贵阶级还懂得利用瘾品来控制、安抚、
欺诈劳工,这又是以伪装的手段来剥削劳力,都是表面上看不出来的剥削伎俩。

2.三大宗:鸦片、大麻、古叶
酒、烟草、咖啡规模都太大,又成为文化,不易遭禁。

鸦片、大麻、古柯叶则被改革者管制。

对大数人而言,“瘾品”一词便是指这些或者说这些的提炼物。

补充:(1) 英美鸦片商人通过鸦片解决了丝织品、茶叶带来的贸易逆差
(2) 中国平民因种植鸦片的利益而抗拒“清烟”政策
(3) 泰国靠华人的勤俭美德而能扩张工商业的规模,但也靠华人的恶习扩大了国库的收入
补充:(1) 阿富汗成为欧洲海洛因市场的主要供货源头,缅甸供应的是新兴的中国市场
(2) 全球的产销系统对可卡因和海洛因毒瘾大幅蔓延起到了重要作用
补充:(1) 讨论瘾品服用的最重要的话题之一就是服用意图、摄取方式、社会背景所造成的差别
补充:(1) 大麻的典型吸食者是十几岁到20出头的没有虔诚宗教信仰的男学生,而大都市和市区近郊是主要的市场所在。

(2)凸显个人风格、及时行乐、性解放的意识抬头,这些心理特性都易于促成瘾品滥用。

(3)传播媒体提供瘾品的使用方式,广告又鼓吹无限满足个人欲望的唯我主义
(4)旅行和运输在瘾品发展史上是决定性的变量,这与旅行运输助长传染病的扩散并无二致。

补充:(1) 为了能使劳工耐得住银矿里的辛苦,西班牙殖民者容许了古柯叶贸易
(2) 在南美,游荡街头的少年使用的瘾品琳琅满目:强力胶、汽油烟、大麻、烈酒、古柯膏或
掺了古柯的香烟,俨然是刺激精神瘾品革命的浮世绘。

吸食兴奋瘾品的后劲渐渐消失的时
候,他们会吞下镇静剂安定、罗眠乐,以忘却犯罪卖淫的生活所带来的痛苦。

3.解开销售之谜
前文提及的瘾品,其种植、提炼和买卖随全球化而遍布全世界,然而还有一部分瘾品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完成全球化。

补充:(1) 从历史的角度看,任何刺激精神的物质,若要达到遍布全球的程度,首先必须能在西欧世界成为普遍接受的药品或消遣瘾品,或成为西欧人的贸易商品。

补充:(1) 这类瘾品能提神解闷,使农民和劳工在不堪忍受的日子中苟活下去,却不会引发幻觉,对于掌控农工的地主们就来得有利多了
补充:(1) 每一种瘾品能成为全球性商品的原因有无数个,只能够笼统地分析。

(2) 下定论还言之过早,老练且财力充裕的资本主义机制时时留意着植物性瘾品的发展前景。

补充:(1) 瘾品作物的密集耕作会排挤人口存活所必需的粮食生产。

补充:(1) 从植物取得的瘾品与含酒精饮品在全世界涌现,就像是一个不断外扩的连续体
(2) 任何植物性瘾品若未能在20世纪结束前发展到全球种植利用的程度,要在21世纪达成这
个目标将会越来越慢。

二、瘾品与贸易
1.魔法师的学徒
新问世的植物性瘾品被人们接受的经过,纯粹合成的瘾品发明制造的始末,这些都好像魔法师的学徒只凭半句咒语就指挥扫帚挑水的故事。

补充:(1) 瘾品的工业发展:吗啡与可卡因等生物碱分离成功,皮下注射医疗的发明,水合氯醛等合合成衍生物的发现与制造。

(2) 制药学方面的革新使得可能被滥用的药物与可能滥用药物的人都大大增加。

补充:(1) 如何权衡这些药物被滥用的可能,以及人道与财务考虑上的利害均衡点?该由谁来负责权衡,又该以什么信息为权衡的标准?
(2) 凡是溜到医疗系统掌控之外的药物,不分天然的或合成的,都引起关注与要求管制的呼声2.享乐的陷阱
为什么有人为取得瘾品而不惜牺牲一切?
补充:(1) 瘾品是毒,是植物为防卫草食动物而进化出的生物碱。

(2) 瘾品上瘾实在是一种慢性的、容易复发的脑部疾病。

补充:(1) 瘾品发展过程的背景中充满白白赠送的促销手法,这些赠送手段背后的用意是要给可能成为终身顾客的人更多接触的机会,尤其要抓住消费习惯仍有可塑性的年轻人。

补充:(1)“外部性”往往以“问题导致获利”的形态出现。

(2) 现代资本主义特有的催吐天才是:能教我们为了某一类产品或服务而违背理智判断,然后
再卖给我们另一批东西来应付已经造成的伤害,以便我们能消费更多造成最初伤害的商品。

3.逃离商品地狱
瘾品发展史里,有各式各样逃出同质化导致的“商品地狱”的妙招。

补充:(1) 高度发展的广告业和公关公司帮助使各个烟草公司能建立消费者的品牌认知与忠诚度,并吸收数以百万计的新一批吸烟者,对抗负面的健康报道,进而拓展全球的香烟市场。

补充:(1) 合法瘾品导致人命损失的数目仍持续增加,追根究底,还是为了钱与权。

三、瘾品与权力
1.人民的鸦片
直到19~20世纪部分人士开始重新思考瘾品的影响,情况才有所改观。

补充:(1) 纵观以上,可见瘾品一向都是人们上进之路上的一种阻碍,存钱、购地、受教育、成家、立业的目标都可能因瘾品而遥不可及。

补充:(1) 和当地人进行交涉的王牌是用瘾品为交换物,这也是当地人口折损与文化没落的第二大祸首,第一大祸首是欧洲人输入的传染疾病。

2.税收与走私
由于走私盛行,欧洲官员对瘾品课以重税,收归国有,以此来取代禁令,之后提供了大量税收。

补充:(1) 政府垄断是赚钱的,也是有争议的。

若要政策奏效,必然得施行引来民怨的规定。

(2)诸如此类的漏洞,亚洲各地的殖民官员大都废除了承包制度,取而代之以政府专卖,按殖
民官员的说法,这样可以管制鸦片的使用,也能限制其传播。

至于实际上是如何做的,又
另当别论了。

补充:(1) 政府很容易对瘾品税收产生依赖。

这种依赖也和瘾品上瘾一样,本质上就是一种会复发的慢性疾病。

(2) 阻碍瘾品禁令的力量:一是黑市买卖造成的社会成本,二是借瘾品税收补充国库的需求。

补充:(1) 课税程度的拿捏也很难,如果太轻,会助长滥用,太重的话,就会面临走私猖獗的后果。

补充:(1) 政府对瘾品的税收和约束有多大,那么就会有多大的利益维持着黑市的存在。

(2) 逃税走私最能奏效的状况是:能以便宜价钱买到药物或其他体积小的商品,然后经短程运
至另一地迅速脱手。

3.大逆转:管制与禁止
瘾品生产及买卖影响了全世界的权力结构,但进入19世纪以后,权势阶级却渐渐担心瘾品滥用,倾向于执行管制与禁止,即便这样做会导致国库不小的损失。

补充:(1) 以上五类理由彼此并没有排他性,它们之间也不是泾渭分明的。

(2) 分类的用意在于便利阐述,这样更容易理解1800年以后的世界历史发展如何从几个互不
相涉的反对立场引来管制的压力。

补充:(1) 服食瘾品虽然可能使工人永远听命于老板,但环境背景变成工业化以后,惯用瘾品的工人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制造业生产的瘾品被滥用而造成日益严重的损失,倒成了资本主义的
一个根本的矛盾。

补充:(1) 医学将生理与道德相连:瘾品滥用必然侵蚀大脑的是非判断机能,有嗜醉癖的人十之八九习惯扯谎。

补充:(1) 瘾品控制的成败要看国家的意愿,削减供应是最有可能管制成功的法子。

(2) 1993年,签署《限制公约》的国家已经够多,公约终于生效,精神刺激瘾品的买卖整个
为之改观。

管制以外的买卖越来越罕见。

4.合法瘾品与违禁瘾品
现代的管制体系把精神刺激的瘾品分为六类,完全禁止,禁制性处方用,药瘾治疗用,管制性处方用,有限制的成人取得,无限制的成人取得以及普遍可取得。

补充:(1) 以瘾品而言——应该说是一种民间的、非主流文化的瘾品而言,大麻始终没有像烟酒类那样得到跨国公司的支持或财力庇护,这个事实,再加上按官方论述的大麻与犯罪和偏差行
为的关系(以及近年来在文化战争中被互踢皮球的地位),都使大麻容易成为管制措施开
刀的目标。

补充:(1) “鹰派”主张的是一律予以刑法伺候,“鸽派”主张一律合法化。

猫头鹰派希望的是公共卫生政策目标趋于一致,按公平的原则处理合法的与违禁的瘾品
(2) 全球的瘾品使用之所以暴增,是因为追求获利最大化的欲望在推动它。

若要抑制这种暴增,
就不免要限制商业与获利,而方法就是制定管理的法规与条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