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用材林资源基本状况

广西用材林资源基本状况

广西用材林资源基本状况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属北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非常适宜林木生长。

全区国土总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527.17万公顷,森林面积1340万公顷,居全国第六;森林蓄积量6.02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七。

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广西是我国人工林面积和速丰林面积最大的省区,人工林面积达833.3万公顷,约占全国的1/7,是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之一,也是全国重点速丰林基地省(区)之一。

在全国林业建设总体布局中,广西被列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的重点战略区域。

2001年实施森林分类经营以来,广西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大力发展速生丰产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实现了广西用材林资源总量、木材供应量双增长,为广西林浆纸、木材精深加工等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用材林资源现状据2010年广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八次复查统计结果,广西全区用材林面积645.59万公顷,蓄积3.33亿立方米。

其中,天然用材林面积246.93万公顷,蓄积1.31亿立方米,分别占38.25%和39.27%;人工用材林面积398.66万公顷,蓄积2.02亿立方米,分别占61.75%和60.73%。

1、主要树种资源分布(1)杉木。

全区现有杉木用材林面积为124.42万公顷,蓄积1.00亿立方米。

杉木以广西北部、西北部、中部大瑶山为主要中心产区,涉及桂林市、柳州市、河池市、贺州市、百色市、梧州市及来宾市等。

目前,杉木优良种源主要有融水苗族自治县的白云糠杉和四荣油杉等。

(2)松类。

广西松树类主要树种为马尾松、国外松及云南松。

全区现有马尾松用材林面积为110.02万公顷,蓄积6403.62万立方米;国外松12.96万公顷,蓄积437.96万立方米;云南松用材林面积0.48万公顷,蓄积7.26万立方米。

马尾松广泛分布在砂页岩、花岗岩山地;国外松在广西各县(区)均有分布,以荔浦县、苍梧县、防城区、钦北区、钦南区、灵山县、博白县等县(区)为主;云南松主要分布在西部云贵高原边缘的乐业、天峨、西林、隆林等县;马尾松主要优良种源有忻城县古蓬松、宁明县桐棉松和容县浪水松等。

(3)桉类。

广西适合种植桉树的范围较广,各地市均有分布。

全区现有桉树用材林面积161.38万公顷,蓄积5841.65万立方米。

桉树品种很多,主要有尾叶桉及其杂交种、邓恩桉、柳隆桉、大叶桉、窿缘桉、柠檬桉、细叶桉、柳桉等。

尾叶桉及其杂交种已大量用于营造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

(4)竹类。

广西竹类主要分鞭生竹、丛生竹两大类。

鞭生竹以毛竹为主,主要分布在中亚热带桂林、柳州北部、河池市东北部及贺州市东北部。

丛生竹喜欢湿热的环境,主要分布在桂南及桂西石山地区。

全区现有毛竹用材林面积8.16万公顷,1.19亿株;丛生竹用材林面积12.48万公顷,8.01亿株。

(5)珍贵用材树种。

广西珍贵树种资源丰富,其中适宜广泛人工栽培的达100多种,主要有可供军工、造船用的柚木、铁力木、格木、红锥等;供制乐器特种工艺用的檀香、小叶红豆、苏木等;供制特殊器材、高级家具用的枧木、金丝李、坡垒、桃花心木、降香黄檀等。

全区现有珍贵树种用材林面积2.88万公顷,蓄积132.02万立方米,全区均有分布,但以桂南十万大山、桂中大瑶山、桂北九万山、花坪林区、猫儿山等最为丰富。

2、类型结构全区乔木类用材林面积624.95万公顷,材用竹林面积20.64万公顷,分别占全区用材林面积的96.80%和3.20%。

(1)乔木类用材林。

幼龄林面积258.02万公顷,蓄积5472.72万立方米;中龄林面积264.14万公顷,蓄积17265.20万立方米;近熟林面积51.41万公顷,蓄积5600.22万立方米;成熟林面积41.78万公顷,蓄积4283.17万立方米;过熟林面积9.60万公顷,蓄积689.92万立方米。

用材林面积以幼中龄林占优势,其面积占83.55%,而蓄积却以中龄林占优势,其次是近熟林和幼龄林,三者蓄积合计占85.07%。

中幼林培育潜力大。

(2)材用竹林。

全区材用竹林株数9.20亿株。

1、2、3、4度竹的株数分别为5041万株、4768万株、1779万株和288万株,分占42.45%、40.14%、14.98%和2.43%。

全区材用竹林株数以1度竹占优势,其次是2度竹,1、2竹度合计占全区用材竹林株数的80%以上。

3、林分质量(1)乔木林。

全区现有乔木类用材林单位面积蓄积53立方米/公顷,每公顷年均生长量为5.20立方米。

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单位面积蓄积分别为21立方米/公顷、65立方米/公顷、109立方米/公顷、103立方米/公顷、72立方米/公顷。

(2)竹林。

毛竹立竹度为1455株/公顷,丛生竹立竹度为6422株/公顷。

4、木材采伐量及产量“十一五”期间,广西商品材年均采伐量为1990.80万立方米,年均木材产量为1313.60万立方米;年均生产毛竹2.79亿根,年均生产篙竹3.50亿根。

“十二五”期间,国务院下达我区的年森林采伐限额为3681.8万立方米,总量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的1/7,其中短轮伐期人工用材林年森林采伐限额为2769.2万立方米,超过全国的1/3。

(二)用材林建设成效评价长期以来,广西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林业发展,“十一五”期间,在全区林业系统的共同努力下,林业发展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五年营造速丰林85.47万公顷,总投资约120亿元。

“十一五”期末,广西速丰林总面积达233.3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8%,人工商品林木材产量1260万立方米,跃居全国第一,全区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276亿元。

1、造林面积迅速增加,速丰林面积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按《广西林业“十一五”和2020年发展规划》,到2010年广西速生丰产林面积达200万公顷,新增66.67万公顷。

“十一五”期间,广西速丰林基地建设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每年新增速丰林16.67万公顷,五年营造速丰林85.47万公顷,总投资约120亿元,至2010年广西速丰林总面积达到233.33万公顷,与2005年142.47万公顷相比,增长了63.8%,年均增长12.8%,速丰林面积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6.7%,在全国排名第一位。

图1-1 “十一五”期间广西森林资源建设成效图2、活立木蓄积量显著增加,木材产量跃居全国第一“十一五”期末,全区速丰林活立木蓄积量达9911.00万立方米,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3943.00万立方米,增长了66.1%,人工商品林木材产量1260万立方米(出材量),增加了760万立方米,超过《广西林业“十一五”和2020年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到2010年生产木材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规划目标的26.0%,跃居全国第一。

3、经营水平明显提高,林木单产稳步增长2005年,全区人工商品林成熟林分蓄积量每公顷平均84立方米,2010年为92.10立方米,净增8.10立方米,增幅为10%。

人工林单位面积生长量的提高,表明广西的人工林生长和经营状况总体上得到不断改善,森林经营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区直林场和中、大型造林公司的经营水平稳步提升,引领广西速丰林的科学发展。

4、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林业总产值突破千亿2010年全区林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276亿元,从全国第十一位跃居第六位,速丰林初级林产品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

全区木(竹)浆造纸产量约200万吨,人造板产量达到1300万立方米,森林旅游年接待游客突破600万人次。

林业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值分别达到446亿元、783亿元和47亿元。

5、林业科技成果丰硕,科研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十一五”期间,全区建设各类林业示范点30多个,总面积达0.2万公顷;确定了东门林场等5处国家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选育出林木优良品种37个,推广面积200万公顷以上;获得林业科技成果80项,是“十五”时期的2.5倍;人工造林良种使用率达到65%,林业科技贡献率由“十五”的35%提高到45%;马尾松、湿地松、杉木、桉树等良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取得长足进步,桉树无性系快速繁殖技术处于全国领先,引种改良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碳汇效益明显增强,保护生态贡献巨大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结果,松类每公顷每年固碳3.15吨、杉木4.05吨、桉树4.50吨、阔叶类4.20吨、竹林2.70吨,全区现有各类速丰林面积233.33万公顷,每年固碳约970多万吨,碳汇潜在市场价值达117亿元。

同时,由于速丰林的快速发展,有效地增加木材供给,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的需求,减少因木材紧缺而盗伐公益林现象,有效保护生态公益林,促进生态建设。

(三)用材林基地建设的经验与问题1、建设经验长期以来,广西作为南方重点集体林区、全国重点速丰林基地省(区)之一,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用材林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1)政府引导,政策扶持,营造用材林发展宽松环境2001年,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出台《关于加快造纸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若干意见》(计办〔2001〕141号)后,广西为了加快速丰林的发展,自治区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区速生丰产林发展的意见》(桂政发〔2002〕22号)、《关于加快沿海地区林浆纸原料林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桂政发〔2004〕66号)、《关于加快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桂政发〔2005〕14号)等意见、通知。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作出了努力打造全国林业强区的战略决策,决定全力实施以林业产业为重点的“三步走”战略,自治区林业厅分别下发了《关于加快转变林业第一产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关于加快珍贵树种发展的意见》和《广西林业发展“23452”工作思路》等文件,在林地落实、种植造林、林木采伐、林产品初级加工、企业所得税等方面给予优惠,并将速丰林作为全区十大优势农业产业进行扶持。

党委和政府对林业工作的高度重视,极大地促进了广西速丰林的发展。

(2)科技创新,集约经营,提升用材林发展空间“十一五”期间,通过对现有的林业科技成果进行组装配套,开展速丰林良种良法、森林培育技术研发和推广,探索不同区域最佳速丰林栽培模式,形成了一整套的速丰林集约经营技术体系,提高了造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

各级林业部门积极抓用材林建设,实施基地化、产业化经营战略,提高林地集中度和生产集约度,推动森林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

(3)完善机制,创新模式,促进用材林全方位发展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引导下,广西用材林基地建设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良好势头。

集体所有的商品林地通过收购、租赁、联营、合资、合作、承包等形式,使各种生产要素向市场化程度高、有实力的企业和林农大户集中,形成了“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农户”、“林场+基地+农户”、订单林业等多种经营模式,经营模式的创新和机制的完善促进了用材林基地的全方位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