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安全知识讲座

(安全生产)安全知识讲座

饮食卫生安全知识讲座主讲人:张绚丽时间:2011年4月26日在我们学习非常紧张的关键时刻,学校挤时间安排了这次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讲座,说明了校领导十分关心大家的健康和安全,今天和大家谈一谈有关健康的话题。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但是最容易被人忽视。

早餐所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在全天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不好,不仅影响营养素的摄入,还会影响人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成绩,吃早餐的学生,短期记忆力、数学测试成绩好于没有吃早餐的学生。

早餐能量摄入充足的学生的身体耐力、创造能力、运算能力和数字核对的逻辑判断能力的表现均优于早餐能量摄入不足的学生,长时间不吃早餐还会导致胃炎、胃溃疡。

我们吃的早餐是牛奶和鸡蛋,那么我们应该科学合理的喝牛奶吃鸡蛋。

第一篇关于蛋奶工程知识一、喝牛奶7大忌讳:1.忌讳空腹喝牛奶因为消化牛奶需要酶,空腹喝奶,牛奶在胃里停留的时间很短,酶不能与牛奶充分混合,牛奶中的营养物质来不及消化、吸收,就排到了大肠,无形中造成浪费。

也就是说,空腹喝进去的牛奶不能充分酶解,牛奶中的蛋白质只能代替碳水化合物转变为热量而消耗,起不到蛋白质构造新组织、修补旧组织的作用。

有人还会因此导致腹痛、腹泻的现象。

因此最好喝奶前先吃点东西或边吃食物边饮用,以降低乳糖的浓度,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

牛奶最理想的饮用方法是:牛奶加苏打饼干或面包,即牛奶和苏打饼干或面一起在嘴里细细咀嚼,小口下咽。

牛奶与这些食物一起食用,可延长其在小肠的吸收过程,还可使蛋白质得到互补。

2.忌讳牛奶采用铜器加热铜能加速对维生素A的破坏,并对牛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催化作用,因而会加速营素的损失。

3.忌讳用牛奶送药有人喜用牛奶代替白开水服药,这是不对的。

因为牛奶中含有多量的钙、铁,而钙、铁能与某些药物如四环素、红霉素类等生成稳定的铬合物或难溶性的盐类,使药物难以被胃肠道吸收,有些药物甚至于会被这些离子所破坏。

4.忌讳被日光照射牛奶在阳光下直接照射时间较长,这样太阳光会毫不留情地破坏牛奶中的营养成分,甚至变质。

阳光照射2小时,牛奶中的核黄素可损失一半,而核黄素被阳光照射转化成的荧光核黄素还可进一步破坏维生素C。

即使是微弱的阳光照射超过6小时,也会令牛奶中的B族维生素减少一半。

因而存放牛奶要避光,不能长时间暴晒,最好用有色的或不透光的器皿,并存放于阴凉处。

5.忌讳喝生奶喝鲜奶要高温加热,以防病从口入。

生奶,是未经任何加工消毒的牛奶,这种牛奶因无法保证饮用安全,早已规定不能上市。

6.忌讳喝结块牛奶牛奶中若出现块状或絮状物质,即不宜再饮用,因为这样的牛奶已变质。

7.忌讳过量饮牛奶饮用牛奶不宜一次饮用过量,以250-500毫升为宜,以利于营养吸收,避免引起不适。

对于乳糖酶活性低的人更不宜多饮牛奶。

这是由于人体乳糖活性低下或者缺乏足够的乳糖酶时,不能分解牛奶中的乳糖,而乳糖就会在大肠内发酵分解,极易引起腹胀、腹痛、腹泻等症。

二、早餐喝牛奶的注意点(1)不要早晨空腹喝牛奶,而是改在早饭后1-2小时后喝牛奶,胃中有食物防止了空腹喝牛奶的缺点;(2)喝奶前先吃一些含淀粉较多的食物,如馒头等;(3)早晨喝牛奶时要同时吃些馍、米饭、面包、饼干、点心等含淀粉的食物,这样可使牛奶在人胃中停留时间较长,牛奶与胃液能够充分发生酶解作用,使蛋白质能够很好的消化吸收。

三、吃鸡蛋的好处鸡蛋是人类最好的营养来源之一,鸡蛋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及有高生物价值的蛋白质。

对人而言,鸡蛋的蛋白质品质最佳,仅次于母乳。

一个鸡蛋所含的热量,相当于半个苹果或半杯牛奶的热量,但是它还拥有8%的磷、4%的锌、4%的铁、12.6%的蛋白质、6%的维生素D、3%的维生素E、6%的维生素A、2%的维生素B、5%的维生素B2、4%的维生素B6。

这些营养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它们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修复人体组织、形成新的组织、消耗能量和参与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等。

据分析,每百克鸡蛋含蛋白质14.7克,主要为卵白蛋白和卵球蛋白,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并与人体蛋白的组成极为近似,人体对鸡蛋蛋白质的吸收率可高达98%。

每百克鸡蛋含脂肪11~15克,主要集中在蛋黄里,也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固醇类、蛋黄素以及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D及B族维生素。

这些成分对增进神经系统的功能大有裨益,因此,鸡蛋又是较好的健脑食品。

鸡蛋黄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每百克可高达1705毫克,因此,不少人,特别是老年人对吃鸡蛋怀有戒心,怕吃鸡蛋引起胆固醇增高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近年来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鸡蛋中虽含有较多的胆固醇,但同时也含有丰富的卵磷脂。

卵磷脂进入血液后,会使胆固醇和脂肪的颗粒变小,并使之保持悬浮状态,从而阻止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

因此,科学家们认为,对胆固醇正常的老年人,每天吃2个鸡蛋,其100毫升血液中的胆固醇最高增加2毫克,不会造成血管硬化。

但也不应多吃,吃得太多,不利胃肠的消化,造成浪费,还会增加肝、肾负担。

每人每天以吃1~2个鸡蛋为宜,这样既有利于消化吸收,又能满足机体的需要.鸡蛋是人类理想的天然食品,在吃法上也应注意科学。

对于老年人来说,吃鸡蛋应以煮、卧、蒸、甩为好,因为煎、炒、炸虽然好吃,但较难以消化。

如将鸡蛋加工成咸蛋后,其含钙量会明显增加,可由每百克的55毫克增加到512毫克,约为鲜蛋的10倍,特别适宜于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食用。

还应提醒的是,切莫吃生鸡蛋,有人认为吃生鸡蛋营养好,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

1. 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铁、钙、钾等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蛋白质为优质蛋白,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 2. 富含DHA和卵磷脂、卵黄素,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利,能健脑益智,改善记忆力,并促进肝细胞再生; 3. 鸡蛋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和其他微量元素,可以分解和氧化人体内的致癌物质,具有防癌作用。

蛋白质三、牛奶和鸡蛋可以一起吃牛奶含有卵磷脂,易被人体吸收,鸡蛋富含蛋白质和钙。

二者搭配,适合胃弱体虚者食用。

第二篇关于食物中毒常识食物中毒的概念: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食物中毒者常见症状: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的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

食物中毒者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等,最后可致休克。

故必须给患者补充水分,有条件的可输入生理盐水。

症状轻者让其卧床休息。

如果仅有胃部不适,多饮温开水或稀释的盐水,然后手伸进咽部催吐。

.如果发觉中毒者有休克症状(如手足发凉、面色发青、血压下降等),就应立即平卧,双下肢尽量抬高并速请医生进行治疗。

食物中毒的家庭急救:一般的食物中毒,多数是由细菌感染,少数由含有毒物质(有机磷、砷剂、升汞)的食物,以及食物本身的自然毒素(如毒蕈、毒鱼)等引起。

发病一般在就餐后数小时,呕吐、腹泻次数频繁。

如在家中发病,就视呕吐、腹泻、腹痛的程度适当处理。

主要急救方法有:1、补充液体,尤其是凉开水或其它透明的液体;2、补充因上吐下泻所流失的电解质,如钾、钠及葡萄糖;3、避免制酸剂;4、先别止泻,让体内毒素排出之后再向医生咨询;5、毋须催吐;6、饮食要清淡,先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容易刺激胃的食品。

温馨提示:1、呕吐与腹泻是肌体防御功能起作用的一种表现,它可排除一定数量的致病菌释放的肠毒素,故不应立即用止泻药如易蒙停等。

特别对有高热、毒血症及粘液脓血便的病人应避免使用,以免加重中毒症状。

2、由于呕吐、腹泻造成体液的大量损失,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状,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

这时,应大量饮用清水,可以促进致病菌及其产生的肠毒素的排除,减轻中毒症状。

3、腹痛程度严重的病人可适量给予解紊剂,如颠茄合剂或颠茄片。

4、如无缓解迹象,甚至出现失水明显,四肢寒冷,腹痛腹泻加重,极度衰竭,面色苍白,大汗,意识模糊,说胡话或抽搐,以至休克,应立即送医院救治,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个人怎样预防食物中毒?1、饭前便后要洗手;2、煮熟后放置2小时以上的食品,重新加热到70℃以上再食用;3、瓜果洗净并去除外皮后才食用;4、不购食来路不明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5、不购食无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小店或路边摊点上的食品(尤其是这些店、摊上没有密封包装的食品);6、不吃已确认变质或怀疑可能变了质的食品;7、不吃明知添加了防腐剂或色素而又不能肯定其添加量是否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的食品;8、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

第三篇关于食品卫生安全常识一、中小学生常见食品卫生安全误区有哪些?1、食品中的添加剂未引起高度重视。

“三精”(糖精、香精、食用色精)在食品中的使用是有国家规定标准的,很多上柜台的儿童食品也确实符合有关标准,但食之过量,会引起不少副作用。

2、分不清食品的成分和功能。

不少家长往往分不清奶乳制品与乳酸菌类饮料,乳酸菌饮料适用于肠胃不太好的儿童,两者选择不当,反而会引起肠胃不适等症状。

3、过分迷信洋食品。

从有关部门的抽查结果可以看出,进口儿童食品也并非100%完美。

4、用方便面代替正餐。

方便面是在没有时间做饭时偶尔用来充饥的食品,其中以面粉为主,又经过高温油炸,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均严重不足,营养价值较低,还常常存在脂肪氧化的问题,常常食用方便面会导致营养不良。

5、用乳饮料代替牛奶,用果汁饮料代替水果。

现在,家长们受广告的影响,往往用“钙奶、果奶”之类的乳饮料代替牛奶,用果汁饮料代替水果给孩子增加营养。

殊不知,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饮料根本无法代替牛奶和水果带给孩子的营养和健康。

6、吃大量巧克力、甜点和冷饮。

甜味是人出生后本能喜爱的味道,其它味觉是后天形成的。

如果一味沉溺于甜味之中,味觉将发育不良,无法感受天然食物的清淡滋味,甚至影响到大脑的发育。

同时甜食、冷饮中含有大量糖分,其出众的口感主要依赖于添加剂,而这类食品中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低,会加剧营养不平衡的状况,引起儿童虚胖。

8、长期食用“精食”。

长期进食精细食物,不仅会因减少B族维生素的摄入而影响神经系统发育,还有可能因为铬元素缺乏“株连”视力。

9、过分偏食。

儿童食物过敏者中大约30%是由偏食造成的。

因为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使人体细胞发生中毒反应,长期偏食某种食物,会导致某些“毒性”成分在体内蓄积,当蓄积量达到或超过体内细胞的耐受量时,就会出现过敏症状。

二、中小学生购买食品应注意哪些问题?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

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

3、仔细查看产品标签。

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