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体系的构建
一、内部审计体系的具体构建
1
、内部审计框架的设置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集团公司都属于国有企业,无疑例外要担负着国有资产 保值增值
的重任。考虑到这些特点,本人认为其内部审计最好采取“审计”加“监察” 的模式,以
财务审计为基础,以经济效益审计为主线,最终实现对企业各项经济 活动的合法、合规性
进行监督检查。
通过在集团总公司设立“监察审计部”的方式,在审计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由 “监
察审计部”牵头负责组织开展集团系统的内部审计工作,对集团管理层负责并报 告工作。
实际设置可采取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审计监察部”负责对二级子公司开展 内部审计工
作;集团内部的三级和更下级企业的内部审计,采取在二级子公司总 经理的领导下,由该
公司财务部门在接受“监察审计部”业务指导的基础上,履行审 计职责并向总经理报告的
工作原则。所形成的最终审计结果,由二级子公司的总 经理通过集团专项会议(“监察审
计部”是本会议的重要参与者)的形式向集团管理 层报告。本人草拟的集团企业内部审计
框架如下图所示:
最终审计结果,以书面形式上报。
其中:三级公司由二级子公司
向审计监察部汇报;
集团整体报告则由审计监察部
通过审计委员会会议
向集团管理层汇报
审计委员会*
集团公司管理层
上下结合/
财务审计
管理审计
下审一级
的原则
对公司和
子公司的
资产、负
债、损
益、收
入、成
本、利润
的真实
性、合规
性、完整
性和效益
性进行审
计监督。
特殊内部审计
(如重大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等
由审计监察部独立开展
4
、对公司、子公司投资决策、项目管 理
和项目退出决策、预算编制与执行等 业务
流程和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执 行、适
用性和有效性进行管理审计;
5
、对公司、子公司的责任董事、责任 监
事履行职责情况等进行全过程、全方 位的
管理审计。
6
、对公司、子公司法定代表人任期经
济责任进行审计。
审计监察部
上下结合、下审一级的原则
二级子公司的总经理
3
、对公司、子公司违反财经法纪和公 司
制度等问题进行专项审计,对审计意 见和
建议的落实情况进行后续审计。
1
、对公司、子公司的股权转让、兼 并、
重组、资产置换等经济业务的可行 性、经
济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
2
、对公司、子公司擅自变更经济合同 或
协议内容、改变履约行为、挪用签章 等事
项进行审计。
二级子公司的财务部门
2
、内部审计体系的构建重点
结合上图,在具体构建内部审计体系时,应注意把握以下方面:
①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内部审计框架建立后还需要制订符合企业实际的审计程序与业务运转流程, 才
能使框架体系发挥应有的效力。
原则来讲,内部审计程序应包括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审计终结和报 告这三个
基本工作阶段。其中:
审计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选派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并确定审计组组长及 主审人
员、初步分析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确定审计重点、制定审计方案、发送 审计通知书等。
审计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根据审计方案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以 及对报表
项目和财务会计报告进行测试和复核。
审计终结和报告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 根据审计结果出具审计报告,提出审计 意见,
归集审计档案。在此阶段,如果被审计单位对内部审计报告和决定有异议, 一般可采取“在
收到审计报告和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修改意见或复审意见”的 方式进行沟通。
内部审计报告和审计意见书经批准后,被审计单位必须执行,并将执行结果以 书面形式
反馈给公司总部及内部审计部门。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可视具体情况进行 后续审计,以保证内
部审计结论或决定的执行。
结合上述内容,本人草拟的内部审计业务流程图如下:
② 、建立上下结合、下审一级的内部审计体系。
为弥补内部审计无法对本单位领导者和同级管理层进行审计的内部控制薄弱 环节,应
由上级内审部门负责对下级管理层的审计,通过开展多层次的企业内部 审计工作、对各级管
理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原则上,对控股子公司应每年审计一次。对重要控股子公司或运营风险较大 的控股企
业应加大内审的力度和深度。除常规年度审计外,审计监察部也可根据 工作需要和集团管理
层的要求,对涉及的重大投资项目、资产处置项目应根据其 重要程度,采取审计监察部直接
参与和对二级子公司进行原则指导的方式,实施 非定期的专项审计、后续审计和责任审计。
③ 、明确审计对象。
在企业集团内部,除了有核心企业,还会有众多的紧密层、半紧密层和协作 层企业,
因此内部审计的范围必须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由于集团成员在企业集 团中所处的地位各不
相同,对各个基层法人企业的内部审计范围也就应该有所差 别,而不应一视同仁,应该按照
各基层法人企业在企业集团中所处的地位进行有 重点、有层次的内部审计工作。
对于二级子公司这类核心型的企业,由于其是集团具体业务的运做实体部分, 因此是
内部审计的重点,对这类企业应该进行全面审计。
对于三级子公司这类紧密层的企业的内部审计也应该比较全面,尤其是属于 集团支柱
型的企业。
对于那些属于半紧密型的企业,则主要是对投入资金的使用情况、成本、利 润及分配
的真实性以及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④ 、明确审计范围。
内部审计主要包括有财务审计、经营审计、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经济合同 审计、建
设投资审计、经营决策审计、电算数据信息审计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等八 个方面的内容。
⑤ 、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范围
为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以集团公司的名义对审计监察部门的 工作权限
予以明确。原则上应包括以下基本权利:
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务收支有关的会计资料和实物 资产的检
查权;
会计报表、 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 业务流程各环节形成的项目资料、
可研报告、审批文件等管理资料的查阅权;
内部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正在进行的违反国家和公司规定的财务收支和经 营管理行
为,有权建议相关部门予以制止。
除上述权限外,本人认为还应重点明确“当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审计工作时,被 审计单
位不得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 与财务收支和经营
管理有关的资料”。
⑥ 、转变观念,提审内审人员素质,推进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内部审计要坚持依法独立、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成本效益、监督服务、风 险控制和
重要性的原则。内部审计必须注重价值的创造,要立足于提供满足企业 内部管理与控制需要
的服务。
内部审计人员的经验,及其对公司管理与财务管理各环节的了解程度是决定 审计质量
的关键要素。为保证内部审计队伍高效工作,应采取一方面从集团内部 的相关部门与子公司
吸收符合条件的人员进入审计监察部门, ;另一方面若通过社 会招聘方式吸收的内部审计
人员,则应采取至少先到投资管理部门或二级子公司 挂职工作半年到一年,以对集团公司的
财务、管理、业务流程、企业经营管理现 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后,再从事内部审计工作。
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