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麻醉学精品PPT课件】 麻醉

【麻醉学精品PPT课件】 麻醉


2) 常用的术前药
镇静催眠药 镇痛药 抗胆碱能药 抗组胺药 镇吐类药
苯巴比妥,安定,咪唑安定等 吗啡,哌替啶,芬太尼等 阿托品,东莨菪碱等 异丙嗪等 枢丹,灭吐灵等
* 以上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病人病情和麻醉方法而定: 如年龄,发热,冠心病,高血压,疼痛,饱食等
三 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概念:麻醉药经呼 吸道吸入或静脉、肌肉注射进入人 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 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的痛觉 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 的肌肉松弛,称为全身麻醉。
麻醉危险因素分类
1) 不可变危险因素: 年龄、手术类型、医疗单位的技术经 验与条件 2) 可变危险因素:病理性危险因素 术前是否能调到最佳状态是减少危险 性的关健 如 :贫血)纠正或改善病理生理状态 低蛋白:<6.8~8.0/100ml(肝病等) 贫血 :轻 中 重 高血压:控制在SBP<180mmHg
1 、气管内插管术
1)目的 便于吸入全身麻醉药的应用。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异物进入呼吸 道:
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防止病 人缺氧和二氧化碳积蓄。
2)方法
经鼻插管 经口插管
2 、 全身麻醉分类
1)吸入麻醉 2)静脉麻醉 3)复合麻醉 全麻应达到:镇静 镇痛 肌松
3 、 全身麻醉的并发 症及处理
蛛网膜下腔麻醉
硬膜外腔麻醉
蛛网膜下腔--硬 膜外腔联合麻醉
2、局麻药的药理
1)局麻药的分类
✓ 酯类局麻药在体内可形成“半抗原”,导 致过敏反应。
2)局麻药的常用浓度、最大剂量
3)局麻药的不良反应
表现:舌或唇麻木 、 耳鸣 、头痛头晕、视 力模糊 、言语不清、 肌肉抽搐、意识不清 惊厥、昏迷 、呼吸停 止
DBP<100mmHg 血糖:< 8.3mmol/L 尿糖 <(++)
尿酮体(-)
2)精神状态的准备
思想顾虑 恐惧 焦虑----神经系统活 动过度----消弱麻醉手术的耐受力
*术前应心理安慰 除恐惧
手术中一点都 不知道
药物治疗镇静,消
会痛吗?手 术成功率怎
么样?
3)胃肠道的准备
* 成人一般应在麻醉前至少8小时,最好 12小时禁食 ,4小时禁饮
5)基础麻醉 指在病室内预先使病人意识消失的麻醉
方法
二 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
1、麻醉前病情评估
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麻醉的风 险性与手术大小并非完全一致,手术 复杂可使麻醉的风险性增加,而有时 手术并非复杂,但病人的病情和并存 疾病却为麻醉带来许多困难。
术前访视病人应了解。。
麻醉危险性估计
ASA 病情分级和围手术期死亡率
③维持循环稳定
④静脉注射安定0.1mg/kg, 硫喷妥钠1-- 2mg/kg 或 司可林1—2mg/kg
局麻药的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
是指使用少量局麻药 后,出现气道水肿, 支气管痉挛,呼吸困 处理 难,低血压 ,以及因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所致的血管水肿,皮 肤则出现荨麻疹,甚 至危及病人生命。
麻醉
健康保险教研室 宁玲
3、临床麻醉方法分类
1)全身麻醉 吸入全身麻醉 静脉全身麻醉
2)局部麻醉(部位麻醉) 表面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 区域阻滞麻醉 神经阻滞麻醉
3)椎管内麻醉 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 硬脊膜外腔阻滞(硬膜外麻醉) 骶管阻滞 联合麻醉
4)复合麻醉 药物的复合:静脉麻醉药+镇痛+。。 方法的复合:静脉+吸入+硬外
1).反流与误吸 处理:术前严格
禁饮食、放置胃管 减少胃内容物。
2).呼吸道梗阻
A、上呼吸道梗阻:常见机械性梗阻 舌后坠、口腔内分泌物及异物阻塞、 喉痉挛 、喉头水肿
处理:清除分泌物,托下颌,面罩加压给氧 ,药物治疗 B、下呼吸道梗阻:
常见导管扭折、分泌物堵塞、支气管痉挛 处理:检查导管位置,吸痰,药物处理
* 小儿术前应4--8小时禁食 (奶), 2-3小时禁水
胃肠道排空 正常4-6小时
4)麻醉设备、用具及药品的准备
麻醉机 监测仪 吸引器 喉镜,气管导管 麻醉及抢救药物
1)目的
3、麻醉前用药
①消除病人紧张、焦虑及恐
惧的心情,减少全麻药用量。
②提高病人痛阈。
③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
④消除手术或麻醉引起的不良反射。
9). 高热、抽搐和惊厥: 常见小儿麻醉 体温调节中枢发育
未完善
10) .术中脑梗死:房颤 高凝 低血压 等易导致
四 局部麻醉
1 、局部麻醉概念: 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某些周围
神经的冲动传导,使这些神经所支配 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
优点: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并 发症少。
局部麻醉
表面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 区域阻滞麻醉 神经阻滞麻醉 椎管内麻醉
3).通气不足:主要是麻醉药物影响 低氧 二氧化碳潴留
4).低氧血症:常见于麻醉器械的故 障,肺不张,肺水肿
吸空气时SpO2<90%, PaO2<60mmHg。
吸纯氧时PaO2<90mmHg可诊断。
5).低血压:麻醉深 容量不足等 6).高血压:麻醉浅 原有高血压等 7).心律失常:过速、过缓、室早、房颤 8).术中知晓:镇静不足
它有三层被膜:硬脊 膜 蛛网膜 软膜
椎管内有两个可用于 麻醉的腔隙:蛛网膜 下腔和硬脊膜外腔
2、蛛网膜下腔阻滞
1)概念:将局麻药注入到蛛网膜下腔 ,阻断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而引起 相应支配区域的麻醉作用 2)分类:
①给药方式 ②麻醉平面 ③局麻药液比重:轻 等 重
3)蛛网膜下腔阻滞
毒性反应的预防
①应用局麻药的安全剂量 ②在局麻药中加肾上腺素 ③防止局麻药误入血管 ④警惕毒性反应的先驱症状 ⑤应用非抑制量的巴比妥类 药作为麻醉前用药
局麻药毒性反应原因
①用量超过病人的耐量 ②误入血管
③注射部位血供丰富 ④病人体质衰弱
毒性反应的处理
①发生惊厥时要注意保护病人 ,避免意外损伤
②吸氧,辅助或控制呼吸
①保持气道通畅, 维持呼吸循环稳 定。
②应用抗过敏药 物:肾上腺素、 皮质激素、抗 组织胺类药。
五 椎管内麻醉
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的不同 腔隙,使脊神经所支配的相应区域 产生麻醉作用,包括蛛网膜下腔阻 滞麻醉和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后者 还包括骶管麻醉。
1 、 椎管解剖
L1
脊髓下端:成人一般 终止于L1椎体下缘或L2 上缘,新生儿在L3下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