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

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

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
农村基层干部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组织
者和实践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各项政策的
贯彻落实。仅以笔者所在单位包保帮扶的联系村为例,全村
共有11个村民小组,414户、1667人。国土面积35.6平方
千米。目前,全村共有党员28名,现有村支两委干部6名。
干部年龄最大者57岁,平均年龄49.8岁,高中毕业的4人、
初中及以下毕业的2人。从以上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村“两
委”干部不仅年龄偏大,而且学历普遍偏低。纵然这批干部
有一定的农村工作经验,但却因为他们自身的基本文化素质
过低,难免会在宣传上级政策、传达上级政令时,对政策内
涵理解不深,导致宣传时不透彻。因此,建设高素质的农村
基层干部队伍,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又是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

一、新农村建设对基层干部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任务,是一项系统的
工程。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大力提高农
村基层干部素质,防止一哄而上,防止急功近利。抓好新农
村建设,要求农村基层干部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一要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开车要靠方向盘,行船要靠舵
定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
学的理论武装头脑、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促进发展。

二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农村基层干部是否熟悉党在农
村的方针政策,并且严格按政策办事,是衡量一个干部合格
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对每个干部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农村
基层干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参与者,必须熟知
政策,吃透精神,切实做到执行政策不走样。

三要有很强的群众观念。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人
民群众是党执政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作为农村基层干部
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时刻牢记党的宗
旨,恪守服务之责,多想富民之策,多出利民之招,多办利
民之事。
四要有开拓进取精神和做好工作的真本领。俗话说,“没
有精钢钻,揽不了瓷器活”。随着农业向专业化、市场化、
现代化转变,随着农村基层民主的的扩大,农村基层干部必
须懂政策、懂市场、懂科技、懂法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
地履行好职责,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才能真正在新农村建
设中起到排头兵、主心骨和领头雁的作用。

二、围绕新农村建设主题打造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当今知识快速更新时
代,当好一名合格的农村基层干部,首先要树立学习意识。
曾有一名历史伟人说过:人活到老学到老。尤其是在当今社
会快速发展,各种政策法规不断更新,社会结构发生本质变
化时期,不经常给自己“充电”就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遇
到各种问题,没有充实的理论基础,没有多角度、多渠道的
理论思维,很难处理好各种事件。作为一名村干部,虽然官
职不大,但村民信任了你,选择你作为带头人,做人要常怀
一颗感恩的心,老百姓的事无小事,天天与老百姓打交道,
要有能力处理好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最棘手的事,老百姓切
身利益的事,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老百姓的信任,不辜负老百
姓对我们的期望。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掌握各种知识,并
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中,才会处理好各类事
件,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所以,农村基层干部要提高工作
能力和水平,最重要的是加强学习,在干中学,在学中干,
争当终身学习的模范。

当前,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确立了以工业
反哺农业、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战略格局,村干部从以前
征收各种税费中解脱出来,成为给老百姓发放粮种补贴等各
项惠农政策资金且直接带领老百姓参与新农村建设,再用以
前的工作方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尤其是新农村建设中提出
的管理民主,对村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具有统
揽协调的本领,既不能作群众的家长,也不能做群众的尾巴。
在管理上形成民主的制度和运行机制。能听得进各种意见,
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老百姓能享受
到各种惠农政策的同时,带领他们兴办致富产业,建设自己
的新家园,夯实各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村民的各种精
神文化生活,村民安居乐业,达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
民增收的目的。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农村基层干部不懂得、不熟
悉的东西还很多,只有刻苦学习,不断增长知识,才能提高
本领,干好工作。要深入持久地学习政治理论,坚持用马列
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
及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领会实质,把握要点,要做到理论
联系实际,学会运用其基本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
具备了一定的理论水平,才能站得高,看得远,遇到大事不
糊涂。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党在农村的
基本政策及新农村建设基本要求。农村基层干部对党的政策
理解了,精神吃透了,才能及时、全面、准确地把这些政策
传达到群众中去,执行起来才不走样。要学习市场经济、科
技文化和法律知识,学习种植、养殖、加工等方面的科技知
识,学习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产品开发等经济知识,不断
拓宽知识视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真正成为农业农村工作
的行家里手,带领农民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创新工作方式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从这
个角度,只有全面、准确、及时的了解情况,才能牢牢掌握
工作主动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农村基层干部要做到这一
点,首先必须吃透中共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有关精神,深
刻领会方针政策,结合本地实际贯彻落实,保证中央的政令
畅通。同时,吃透本地的实际情况,包括乡情、村情以及群
众的意见和要求,在向群众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上
级指示精神过程中,注意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群众多
谈心,多请教,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要开动脑筋,善于根
据上级的指示精神,提出解决本地实际问题的具体办法,创
造性的执行上级指示决定。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农村
基层干部既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不能对中央的方
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照抄照转,而应该吃透“两头”,深入
实际寻找适合本地特色的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以保障
新农村建设不走弯路、错路。

搞好试点,探索经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是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很重要的工作方法。要选择农民群众积极性
高、班子力量强、发展基础好的村,作为示范村率先建设。
要将土地开发整理、土地流转租赁、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农
业综合开发、通村公路改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
保险全覆盖、生态家园建设等项目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率先
展开,促进示范村优先发展。要把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结
合起来,在目标任务上统筹谋划,在资金投入上捆绑使用,
在具体操作上协调互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