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海洋现状

中国海洋现状

中国海洋现状
——论中国海权
“海权是什么?说到底,就是海洋空间行动自由权。
中国为什么需要海权?简言之,就是和平崛起的需要,是维护世
界和平的需要,也是为世界人民做更多贡献的需要。”
——张世平《中国海权》
在人类生存的地球上,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的71%。2007年美国《二
十一世纪海上力量合作战略》报告的扉页上用大字印着一句话“世界
上百分之九十的商业运输通过海洋,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离海
岸几百英里的地方,这颗星球有近四分之三被水覆盖。”同样用大字
赫然写着的还有“保护海权,美国的生存之道。”海洋不仅是21世
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最后空间,也是国际政治博弈的
重要舞台。伴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加速调整以及人类对资源需
求的大幅增长,海权竞争再度成为国际焦点,态势渐趋激烈。中国是
个地理大国,同时也是个海洋大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
以及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中华民族的崛起,必然是一个呼
唤海权的时代过程。
一、边疆告急·呼唤海权
中国的海区由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组成,总面积473万平方
公里。中国管辖的海域总面积大约为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现
有陆地面积的1/3。然而,目前除了渤海是中国的内水外其他三个海
域都存在一定的主权争议。尤其是东海和南海,争议之大,持续时间
之长,都是世界上所不多见得。即所谓的“三海”问题。
“三海”问题主要包括管辖海域划分、岛屿归属、大陆架划分三
大问题。其中面临安全威胁的岛屿,一个是钓鱼岛,一个是南沙群岛,
一个是黄岩岛,还有西沙群岛。
钓鱼岛列岛位于东海,仅有2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由5个岛屿
和三块礁石组成。日本之所以侵占钓鱼岛,有它政治、经济、军事三
方面的企图。如果日本占领了钓鱼岛,就意味着中国东海海域将有
74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被日本窃据,钓鱼岛海域所蕴藏的800亿
桶海底石油和油气将被日本据为己有,日本在钓鱼岛设置雷达就可以
监视方圆400公里至600公里的海域和空域,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
南沙群岛是南海的一部分,位于南海的最南端,由230多个岛、
礁、滩和沙洲组成。南海总面积为35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渔业资源
最为丰富的海区,也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不仅具有“第
二个波斯湾”的称号,资源丰富,而且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太平洋
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为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
国际重要航道。目前,南沙群岛中已有45个岛礁被邻国所占。这些
国家为使其所侵占的岛礁及海域“合法”化,把制造驱赶、抓扣我正
常作业的渔船渔民,作为宣誓其所谓“主权”、维护其既得利益的主
要手段。
对于中国来说,南海问题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
丰富的资源尤其是能源是中国崛起的重要保障;其次,地处“两洋”
接合部对中国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再次,南海方向是
中国华南地区重要的战略缓冲区;最后,南海一旦失控,将威胁到中
国领土主权完整,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黄岩岛与西沙群岛则分别与
菲律宾、越南存在严重分歧。

二、“走出去”·呼唤海权
进入二十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
打开大门,逐步融入了国际社会的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这三十年,中国利益遍布世界各地,包括海外能源、海
外企业、海外市场、海洋渔业。而中国的战略通道除了陆上传统的“丝
绸之路”外,主要是“两洋”,即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通
道,“三海”——南太平洋——巴拿马运河通道。随着中国外向型经
济的继续发展和海外利益的不断扩大,国家海洋利益安全将涉及太平
洋以及印度洋的有关海域。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两洋”问题是
中国未来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
“两洋”通道安全问题十分复杂。主要是海上运输力量的安全问
题以及四个重要水道的安全问题。太平洋与印度洋、地中海之间的马
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的巴拿
马运河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联结世界生死有关的水道。目前主
要的安全问题,是水道封锁、海上武装袭击、海盗袭击等,尤其是海
盗袭击。中国的主要海运线路均在海盗多发区,其已经对中国海运业、
远洋渔业造成一定影响。然而,时至今日,中国还没有强大的力量来
维护自己的海上安全。
2007年8月2日,俄罗斯科考队员在北极点海底插上了一面钛
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由此,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国家纷纷仿效。
中国虽然远离北极,但中国人对北极进行科学考察已经有50多年了。
而早在北极被广泛关注前的一百多年,南极的争夺就已经开始,而且
至今也没有停止过。“两极”之所以成为关注的焦点,原因不外乎一
下几点:一是权益范围问题,二是资源尤其是能源问题,三十海上通
道问题,四是战略地位问题,五是科学考察问题。
放眼未来,崛起的中国应当在“两极”事业上有所举措、有所贡
献。不管是“两洋”通道还是“两极”事业,这一切都有赖于中国海
洋力量的强大,形成坚强的后盾。
三、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呼唤海权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应当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
总和,即一个国家的总体力量。它应当包括“硬件”、“软件”两个
方面。“硬件”主要包括国土、资源、人口、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
“软件”主要包括政府质量、政治体制、思想意识、科技文化、国际
关系等。
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总和国力正在向着强盛的方向发展,这
是不争的事实。但就长远看,中国综合国力发展的前景不容乐观。因
为,资源匮乏、国际市场不足、劳动力过剩这三个问题越来越突出,
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无论如何乐不起来。
“谁拥有了海洋谁就拥有了未来。”海洋所给予人类的不仅是生
存的空间,还有更为更富的物质资源。有资料显示,全世界的海洋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