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自制中药散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36例

【精品】自制中药散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36例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1 / 5
自制中药散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36例

首席医学网 2009年05月30日22:33:12Saturday
医师杂志征稿
普通外科文献
呼吸疾病会议
网站运营
核心期刊征稿
帕金森病
国际神经再生论坛
内蒙中医药
心律失常会
危重病诊治
心血管医师
内科诊疗班
方剂组成原理
亚健康学会
风湿关节炎
作者:赵梅,王洪飞,李淑娟 作者单位:解放军蚌埠坦克学院门诊部,安徽蚌埠233050

加入收藏夹
《中华临床医师
杂志》中华医学会
主办,中华医学电
子音像出。.。
航空航天医药在线征稿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2 / 5
[先天性唇裂儿护理][编辑达人办公省事e
族]
·新形势下传染病专科医院保卫现状及其对策
·逐瘀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泪道激光联合眼膏治泪道阻塞性疾病护理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2 / 5
·30岁以下年轻教工高血压者干预效果评价
·超声诊断睾丸微小结石护理考试在线助手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征稿
[综合医学期刊—成都医学院学报][医学会
议]
·写作技巧|护理论文中论题的来源
·医学会快讯|《中华普通外科》征稿

【摘要】 目的总结自制中药外用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经验。方法对诊断明确的腹泻婴幼儿采
用自制中药(五倍子10g、花椒10g、公丁香2g)外用敷脐治疗.结果治疗36例,显效29
例,占80。6%;有效6例,占16.7%;无效2例,占5.6%。结论中药外敷治疗婴幼儿腹
泻疗效明显,无需服药,注射,且价格低廉,操作简便。

【关键词】 腹泻;敷脐;婴幼儿
婴幼儿腹泻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综合症,以大便次数增多,性状异
常,便下稀薄,或带有消化不良物及粘液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重者可并发全身中素症状,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发育障
碍的主要原因之一,秋冬季节(10~12个月)是发病高峰。我院运用中药敷脐治疗婴幼儿
腹泻,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均为诊断明确的门诊婴幼儿腹泻患儿,年龄6个月~2岁,病程
1~6d.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有的伴轻度呕吐,少数患儿有低烧,每日大便5~10次,量中
等,大便颜色呈黄色或黄绿色稀便或稀水便,伴有不消化食物,并有轻度脱水,大便镜检阴性
或有少量白细胞,小便次数减少或小便量减少。

1.2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五倍子10g,花椒10g,公丁香2g,上药研成细末,过筛。使用方
法:取药粉适量,用醋调成糊状备用,患儿脐部清洗干净,把药膏纳入脐孔,用无菌纱布覆盖,
再用绷带或胶布固定包扎,稍加压用热水袋敷片刻,24h换药1次.大便次数多、有脱水症
状者给予相应的口服补液盐,并指导饮食治疗。

1。3 疗效标准 显效:敷脐24h大便次数减少到每日2次或以下,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有效:
48~72h大便减少至每日2次或2次以下,大便性状好转;无效:敷脐96h,大便次数仍在每
日2次以上或性状无明显改变。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3 / 5
1.4 治疗结果 显效29例(80。6%),有效6例(16。7%),无效2例(5.6%)。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3 / 5
2 讨论
婴幼儿腹泻是小儿常见病,主要病因是轮状病毒感染,轮状病毒侵犯小肠黏膜,使小肠绒
毛细胞结构破坏、脱落,肠道水电解质转运失调,吸收障碍,从而导致腹泻.该病在中医学
属于“泄泻”范畴,发病季节多在秋冬季节,小儿在“脾常不足”基础上,复感风寒,致脾胃受
伤,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合污而致泄泻,“脾虚湿困”是发病的根本原因。

脐为人体先天之本源,又称“神阙”穴。脐位于腹部中央,及血脉之蒂,内联五脏六腑,为冲
任经气汇集之处。脐与全身经脉、五脏六腑为冲任经气汇集之处,故脐与全身经脉、五脏六
腑、皮肉筋膜都有密切的联系。现代研究表明,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之处,其
屏障功能最弱,最有利于药物分子穿透而被吸收,药力可直达病所。方中五倍子性酸、涩,
功能涩肠止泻,现代研究证明本品对小肠有收敛作用,可减轻肠道炎症,制止腹泻,对痢疾
杆菌、绿脓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花椒性辛、热,入脾胃经,功能温中止痛、燥湿、散寒、
止吐止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公丁香性辛、温,专入
脾胃经,功能温中健脾,散寒止痛,三药合用共奏温中健脾,散寒止痛,涩肠止泻之功效。

抗生素在婴幼儿腹泻治疗中的滥用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本疗法临床效
果明显,价格低廉,操作简便,且克服了婴幼儿服药、注射难的问题,无毒副作用,值得推
广。

【参考文献】
[1]李云珠,俞善昌.抗生素的弊端和益生素的兴起[J].中华儿科杂志,1994,32(1):
525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