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消毒饮
【运用】
➢加减 • 大便秘结者——需增泻热通便之效 普济消毒饮+大黄 • 腮腺炎并发睾丸炎者——需泻肝经湿热 普济消毒饮+川楝子、龙胆草 ➢现代运用
• 大头瘟无法考证其具体是哪种传染病,根 据其病因病机,现常用此方治疗颜面丹毒、 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 等属风热邪毒的患者。
【方歌】
• 患者今头部肿大,乃感受风热疫毒之邪, 壅于上焦,发于头面所致。
• 治疗应专攻心肺,因势利导,疏散上焦之 风热,清解上焦之疫毒,应解毒与散邪兼 施而以清热解毒为主,使热毒向上发散而 出得愈。
【方组】
• 酒炒黄芩和黄连 各15g
• 陈皮(去白)、生甘草、玄 参、柴胡、桔梗 各6g
• 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
子、薄荷
各3g
• 僵蚕、升麻
各2g
➢陈皮去白后又名“橘红” ➢为什么要用酒炒黄芩和黄连?
• 陈皮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 痰。
• 陈皮里层有白色的肉残留,如 果这层白色的肉多了,那么其 治疗宽胸理气的作用就多了。
• 那么刮去这层白肉之后的橘红, 其宣肺止咳的作用就明显,力 量就强,多用于外感病,宣肺、 止咳、化痰。
——
普 济 消 毒 饮《
东 垣 试 效 方 》
大头瘟是什么?
➢普——其义为“广” ➢济——其救助之义 ➢消毒——即消除毒
疫之气
就是他!!砍他~~
我只是个头大,没有表皮而已, 不是大头o(>﹏<)o
不要捏我,我就更不可能了。 呜呜~~/(ㄒoㄒ)/~~
难道是我不成?╮(╯_╰)╭
李 东垣
——关于大头瘟的故事
➢ 中药学中对黄芩和黄连的用量 规定是:黄芩3~10g,黄连 2~5g。
➢ 此方均用量15g,其药性苦寒, 寒凉伤阳,苦燥伤阴,易伐胃 伤阴。故酒炒以改变药性。
【功用】 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主治】
外 感
风热疫毒上攻头面,气血壅滞
风 热
——头面红肿焮痛,目不能开
疫 毒
温毒壅滞咽喉
—— 咽喉不利
之 邪
里热炽盛,津液被灼
——
舌燥口渴
壅
于 初起风热时毒侵袭肌表,卫阳被郁,正邪相
上 焦
争
—— 恶寒发热
发 于
里热炽盛征象
——
舌苔黄燥,脉数有力
头
面
【方解】
➢君药(清解疫毒为主) • 酒黄芩——清热泻火,祛上焦头面疫毒。 • 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 多用于目赤肿
痛、口疮。(黄连本善清中焦,然酒炒后 善清上焦。) ❖酒炒后苦寒之力不至于太过,但仍具有伐 阴之弊,故脾胃虚寒,津伤阴损者应慎用, 适当加减以中和药性。
• 那年李东垣在济源当上税务官不久,就碰上 了瘟疫。此时正值四月,白天热晚上凉,人 体最易得病。
• 得病者刚开始的症状跟感冒差不多,怕冷, 身上没劲儿,但是接下来发生症状就大不相 同:嗓子红肿,声音嘶哑,难以言语,呼吸 困难,最明显的是头部肿大,肿得非常的大。 (文献记载:“头大如斗。”)
• 得病者起初浑不知此乃瘟疫,终有死者。然 前去吊唁者亦感染此病,不久死去。此病开 始传播开来,起名“大头天行”,即大头瘟。
大升甘普 头柴桔济 瘟陈蓝消 毒薄根毒 服僵勃蒡 之蚕翘芩 痊入玄连 。,,,
谢谢观看~ 再见呐!
【文献】
➢ 汪昂《医方集解·泻火之剂》:此手太阴少阴足少阳 阳明药也。芩连苦寒,泻心肺之热为君;玄参苦寒, 橘红苦辛甘草甘寒,泻火补气为臣;连翘薄荷鼠粘 辛苦而平,蓝根甘寒,马勃僵蚕苦平,散肿消毒定 喘为佐;升麻、柴胡苦平,行少阳阳明二经之阳气 不得伸,桔梗辛温,为舟楫,不令下行,为载也。
➢ 《成方便读》:大头瘟,其邪客于上焦。故以酒炒 芩、连之苦寒,降其上部之热邪;又恐芩、连性降, 病有所遗;再以升、柴举之,不使其速下;僵蚕、 马勃解毒而消肿;鼠、元、甘、桔利膈以清咽;板 兰根解疫毒以清热;橘红宣肺滞而行痰;连翘、薄 荷皆能轻解上焦,消风散热。合之为方、岂不名称 其实哉!
【方解】
➢臣药(主以疏散头面风热)
• 牛蒡子——外散风热,内 解热毒,有清热解毒、消 肿利咽之效。
• 连翘——入心肺,善清心 火,散上焦风热。
• 薄荷——疏散风热常用之 品,质轻宣散功于上焦。
• 僵蚕——辛散,入肝、肺 经,祛外风、散风热、止 痛、止痒之功。
【方解】
➢佐药(热证最易伤阴,大热又易耗气。) • 玄参——滋阴降火,既加强清热解毒,又
• 因传染迅速,不得治愈,坊间乡邻都闭门不 出,不相往来。
• 俗云:大头天行,亲戚不相访问,染者多 不救。泰和间多有病此者。医以承气加蓝 根下之,稍缓,翌日如故,下之又缓,终 莫能愈,渐至危笃。东垣视之曰:夫身半 以上,天之气也,身半以下,地之气也, 此邪热客於心肺之间,上攻头而为肿盛, 以承气泻胃中之实热,是为诛伐无过,病 以适至其所为,故遂处此方,全活甚众, 遂名普济消毒饮子。
防苦燥伤阴太过。 • 马勃——质轻入肺,宣散肺热,长于解毒
利咽。 • 板蓝根——“治天行热毒”,清热解毒,
凉血消肿。 • 甘草——调和诸药,清咽排毒 • 桔梗——善开肺气,利咽开音。 • “陈皮”——理气疏壅,以散邪热郁结。
【方解】
➢使药(引经为主) • 升麻——辛甘微寒,性能升散,有发表退
热之功,又为清热解毒之良药,尤善清解 阳明热毒。 • 柴胡——辛散苦泄,微寒退热,善祛邪解 表退热和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少阳证 要药。 ❖“火郁发之”:温热邪至气分,须辛凉透 达,使病人微汗,则气分热邪可以向外散 发,即透卫泄热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