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历史剧《蔡文姬》
五朵金花
1966年,“文革”开始,《人民日报》忽然 刊登了满满一整版的批判文章,标题是《 “梁祝” 是一棵大毒草》,正式宣判了《梁祝》的“死刑”。
“所有的报纸,头版头条,都写着《梁祝》是大 毒草,说工人听了《梁祝》,机器开不动了;农民 听了《梁祝》,锄头举不起来了;解放军听了《梁 祝》,枪杆子打歪掉了。”
3.要正确处理好文艺工作同政治的关系; 4.文艺要为人民服务……
第20课 “百花放” “百家争鸣”
பைடு நூலகம்
错批一人 误增三亿
错批一人 误增三亿
《红灯记》
《沙家浜》
《智取威虎山》
《海港》
1978年6月,文汇报上一个小角落发布了一条 消息:当天晚上8点钟,《梁祝》将开禁播放。这 天晚上,成千上万乐迷或曾经学过小提琴的听众守 候在收音机旁。……2008年,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吕 思清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拉响《梁祝》; 2008年,北 京特奥会闭幕式Kenny G(被誉为萨克斯王子)用 萨克斯深情演绎《梁祝》;2009年,《梁祝》盛会 拉开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序幕。……音乐人将 2009年称为“梁祝年”
国际大事记
中国大事记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 技革命兴起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 开
1953-1956 年三大改造
1956 年4月 25日《论十大关系》 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
……
思考:“双百”方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呢?
话剧《茶馆》
课程标准: 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 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 得的经验和教训。
1959年,作为国庆十周年的献礼作品,上海音乐学 院的两位学生创作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随后在 上海兰心大戏院上演,几乎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人 们被这一优美的旋律深深的打动,此时的它可以说是 美丽绽放。
思考:《梁祝》以及中国文艺为什么在文革以后取得如此成就?
“文艺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
——新时期文艺工作总方向
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中国文学艺 术工作者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1.要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创作积极性; 2.中国文艺工作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