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村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村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村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村镇规划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
分析,提出村镇规划的原则,并指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村镇规划
应改变传统观念,继续深化和完善其内容和方法,并加强村镇规划
管理,使村镇规划确实对村镇建设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村镇规划;规划内容;规划管理
村镇规划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技术与艺术等多个方面,是一
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是根据一定时期社会和村镇的经济发展状况及
目标,确定村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地利用村镇土地,
协调村镇空间功能布局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村
镇规划是村镇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是村镇发展和建设的“龙
头”,也是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框架。
1 村镇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村镇体系规划与居民点建设规划存在脱节现象
村镇规划包括两个阶段,一个是村镇体系规划,另一个是居民点
建设规划,这两个阶段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是村镇规划中不可缺
少的两部分,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目前村镇规划中,普遍存在重
视居民点建设规划而忽视村镇体系规划的现象,这就导致了“以镇
论镇以村论村”现象的发生,割裂了镇域范围内各村之间的联系,
也割裂了村庄与镇区之间的联系,使各居民点建设规划存在着许多
盲目性,无法在镇域范围内统一配置各种服务设施,重复建设严重,
造成资金浪费。
1.2 村镇规划与村镇规划管理存在脱节现象
目前,村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管理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村镇规
划存在着短命性现象,往往是换一届领导就要换一轮规划,使原规
划很难连续实施,再加上村镇规划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较低,规划意
识淡薄,执法水平不高,管理方式粗放,更加剧了村镇规划与管理
的脱节现象,使村镇规划无法正确指导村镇建设,造成了村镇建设
的混乱无序性。
2 村镇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村镇规划的原则是村镇规划的指导思想,是村镇规划基本理论中
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坚持以下原则。
2.1 坚持经济效益的原则
村镇的建设和发展是以村镇的经济条件为基础的,村镇的经济条
件是使村镇规划得以实施的保证,因此,村镇规划的编制应考虑到
能否促进村镇经济的发展,要把经济效益的好坏作为指导思想,同
时做到有利于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
合理配置农业基础设施的前提下,保证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2.2 坚持土地有效使用的原则
改革“以人口规模及人均指标划定用地”的传统做法,以提高土
地使用效率为原则,避免盲目贪大,适度提高容积率,以土地价值
规律为理论基础,科学合理地进行用地布局。
2.3 规模容量原则
人口规模的预测不能仅仅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还要
考虑到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在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确定出合理的人口规模。规划工业小区的规模和项目时,也同样要
按环境的适度容量予以宏观控制。
2.4 环境保护的原则
村镇规划中要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地位,充分考虑工业用地与风
速、风向、河流流向的相对位置关系,在工业用地周围合理布置绿
化隔离带,减轻工业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注重布置村镇内部的生态
绿地系统和村镇周围的绿化调节地带,有效地调节村镇气候,改善
村镇环境。
3 市场经济体制下村镇规划的对策
3.1 转变村镇规划的观念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村镇规划
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第一要强化市场经济意识,学习市场经济的
有关理论,运用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指导村镇规划工作,促进村
镇规划事业的发展。第二,村镇是一个多系统、多层次的高度复杂
的综合体,村镇规划要转变过去那种偏重研究工程技术的单纯物质
环境规划的观念,重视对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展问题的研
究,规划的内容不仅是建设和用地的规划,还要逐步深入到经济、
文化、科技、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第三,应强调动态规划,市
场经济是一种在变化不定的市场中既有应变能力又有伸缩能力的
经济,不是僵硬不变的,村镇发展是以村镇的经济发展为依据,使
村镇规划成为一种既有长远的战略设想,又有分阶段的实施目标,
并能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适时进行调整和补充的滚动式的动
态规划,增强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第四,强化法治意识,村镇
规划是代表村镇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人或
每一个单位的局部利益,村镇规划必须依靠各种行政的、技术的、
经济手段和法律法规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以“法治”代替“人治”,
从而保证村镇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3.2 完善村镇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村镇规划编制除按国家要求外,还应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根据市
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充实、完善和深化有关内容。在村镇体系规
划中,第一,要重视村镇发展战略研究,从发展市场经济的战略高
度出发,立足长远,立足区域。第二,确定村镇人口规模要考虑流
动人口的因素,要留有弹性。第三,村镇用地评价不仅要考虑工程
地质和水文地质因素,同时还要做好用地区位优势分析和评价以及
分等定级工作,村镇用地功能分区和布局要运用级差地租原理进行
优化,使用地的区位和使用性质与土地价值高低直接挂钩。
3.3 加强村镇规划管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村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担的政府职能比较
突出,任务也就更加繁重,村镇规划机构与队伍的建设急需加强,
应进一步健全机构,使各级规划管理机构能够有效地行使村镇规划
所赋予的职权。管理人员要不断加以充实并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明确职权范围,搞好分工合作,共同把村镇建设规划工作做好。
4 结 论
村镇规划是村镇建设和管理的“龙头” ,随着社会和村镇经济
的发展,村镇规划又被赋予新的内容,我们要抓住市场经济体制的
特点,并把市场经济的规律运用于村镇规划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
村镇规划,以指导村镇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有源,村镇规划,[m].北京,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2010
[2]田兴运,李良晨,对村镇规划的重新认识[j].村镇建设,200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