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例谈初中历史课堂导入的方法和策略

例谈初中历史课堂导入的方法和策略

例谈初中历史课堂导入的方法和策略
波峰中学 初二历史组 刘艳丽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成功的导入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充分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活跃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
主动性,保证好的学习效果。反之,如果导入不当,学生一
开始就会感觉这节课上着没意思,学生的注意力就会不集
中,教师讲课的情绪也会比较低落,这节课的学习效果一定
不佳。因此,成功的导入是成功课堂的金钥匙。
因此教师要匠心独具,巧妙的创设能唤起学生好奇心
和求知欲望的导入,使学生迅速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那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都有哪些导入方法呢?下
面我对常用的、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导入方法做一简单介
绍。
一,复习导入法。
这种方法的选择要求是新旧课之间知识联系比较紧密,
在“温故”的基础上深化到“知新”、融通到“变化”。如
在学习八下《改革开放 》一课时,教师先复习上一课《伟
大的历史转折》的知识,提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具体内
容有哪些。在学生回答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的基础之
上,继续提问“如何改革开放”,怎样改革?又怎样开放呢?
这样的导入方式,既温习了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又以问题的
形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用悬念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学生想
象力,有利于教学活动与学生心境达成一致,顺利实现教学
目标。
2、历史故事导入法:
介绍有悬念的历史故事是新课导人的方法之一.尤其七
八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很强,课前导人介绍有悬念的历史故事,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伐无
道,诛暴秦》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可以首先讲秦始皇"扫六合",
一统天下,建立了当时世界上疆域辽阔的封建帝国,然后设置
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秦朝都城的市场上却出现了如此
的奇怪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成为抢手货.为什么会出现这
种状况呢?接着讲述秦朝的统治残暴无情,建阿房宫、筑骊山
墓、修长城,赋税、徭役、兵役十分沉重,刑法严酷,民不聊生,
最终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秦朝短命而亡.这种设置悬念
的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疑问,使他们有兴趣学习和理解下面
的内容
同时,在今天的历史教学中,与所学阶段知识有联系的
电影、电视剧几乎涵盖了所有。只要在教学中随意择优一讲,
学生自然会知道以下的故事。如在讲到《鸦片战争》一课时,
教师从讲林则徐的故事开始,学生自然就知道了这场战争的
背景。但故事毕竟是故事,它与事实、知识有很大的区别,
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点。
3、歌曲导入法。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是最活泼的年龄段,他们对歌曲特
别喜爱。所以在课堂之前以与本堂知识有关的歌曲来导入,
可谓是既新颖又易接受的好方式。比如在讲《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一课时,引导学生听或者唱《国歌》是最好不过的
导入法。在讲到《巴黎公社》一文时,引导学生听或者唱《国
际歌》是贴切到家的做法。讲《抗美援朝》时唱《中国人民
志愿军战歌》等等。这样的方式可以缩短教材与学生之间的
距离,使学生一上课就被一种情绪所感染,达到气氛活跃、
情境交融的目的。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知识,理解情感,
达成目标。
4、用名诗词或名言名句导入法。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小学就已经学了不少的古诗文、名
言、名句及作者。充分利用学过的知识导入学习情境是十分
自然的。在讲到《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时,先以王
昌龄的《出塞》来引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
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诗中的龙城
飞将是谁呢?从而引出汉与匈奴的关系。
在学习《灿烂的宋元文化》时,教师可以先出示苏轼
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学习《辉煌的隋唐文化》时,可
以用李白的诗歌导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
时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古典文化的魅力。
5、以纪念日或节日导入。
在近年的中考中,将现实生活中的纪念日或节日作为引
子,检测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试题比比皆是。而在教学中,运
用此方法导入教学过程也是很好的。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
时用“禁毒日”导入,学生自然就会明白此纪念日的意义。
中外历史上,有许多特殊的日子,用它作为导入的引子,
也别有新意。如中国历史上,用5月4日引入对“五四运动”
的学习;用7月1日引入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学习;用
8月1日引入对南昌起义的描述;用10月1日引入对“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学习。世界史上,用7月4日美国国庆
日,引入学习《美国独立战争》;用7月14日法国国庆日,
引入学习《法国大革命》。
6、成语导入法
历史教科书上,有许多成语典故,信手拈来,用在教
学导入中,言简意赅,直截了当,字字铿锵,寓意深刻。如
围魏救赵、道路以目、卧薪尝胆、揭竿而起、四面楚歌、约
法三章、破釜沉舟、闻鸡起舞、击楫中流、风声鹤唳、草木
皆兵、公车上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等。
7、用实事导入
历史课讲的是过去的事,有些学生不一定感兴趣。但
今天社会上发生的许多问题都是与历史事件相联系的,如当
今印巴矛盾、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等等。如果我们教师了
解了这些热点问题,用这些热点来引入课堂就很容易引起学
生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水平。
比如我们在讲《动荡的中东地区》时,电视上的“新闻联播”
就是很好的导入素材。学生会探究“动荡的原因是什么”、
“这些地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等等。讲冷战时,结合
当今的“利比亚”局势,北约军队对利比亚的空中打击,这
样,看得见的事实更能增加知识、激发兴趣、增强探究的欲
望。
8、利用现有的综合媒体,截获多媒体信息导入课堂。
这种方法其实与讲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我觉得应该还是
分开为好。这种导入法比讲故事更具体、生动。我在讲到《辛
亥革命》一课时,提前给学生提供了电视剧《孙中山》的几
个要点剧情让学生去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历史背景、
革命原因、经过、结果都能基本理解。事先担心教学内容完
不成,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很顺利。如果具备多媒体教室,
这样的课就更不在话下了。
当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
只要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和兴趣,能够带给学生理智
的挑战,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就能给学生以
足够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
学生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