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政治山西中考热点专题:转型综改试验区和转型跨越发展 转型综改试验区 一、 什么是转型综改试验区?(是什么) 2010年12月1号,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我国设立的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设立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又被称作 “新特区”。将在产业结构转型、城乡协调发展、社会管理创新、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等五个重点领域推进试验区建设。“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是山西资源型地区转型综改区的特色。这种结合具体区域发展特点,由地方政府对具有国家整体意义的改革措施先行探索、试验,通过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国家层面发展提供示范作用的实践,大大推进和深化了改革开放初期建立经济特区的实践。
二、转型综改试验区对山西有什么意义?(为什么) 1、有利于实现山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有利于煤炭工业的集约高效发展,更好地发挥能源资源优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3、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4、有利于示范和带动国内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
三、山西在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中应怎么做? 具体的部署是,实现“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 全力推进“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构建和谐山西。
三、怎样处理好哪些方面的关系? 我们要特别处理好转型和发展改革的关系; 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资源型经济转型和整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资源型经济转型和城乡一体化的关系。
转型跨越发展: 转型跨越发展,即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赶超发展为战略,以跨越发展为目标,推动又好又快发展。跨越是目的,转型是手段 转型跨越发展,就是努力使山西省能够进一步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绿色发展,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早日建成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成为中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增长极和全国资源型经济转型示范区。
四、练习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内容:(12分) (1)上述材料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哪些观点?(4分)
(2)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何意义?(5分) 答: 在山西设立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何重大意义
根据中央要求,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通过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破解长期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实现资源型地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主要是: 通过试验区先行先试,加快山西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步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山西经济“一煤独大”,发展方式粗放,抗风险能力较差。在山西实施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有利于创新资源合理开发、资源产品价格形成和收益分配、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等体制机制,解决长期积累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提升产业整体素质,有效防范周期性波动,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通过试验区先行先试,促进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高强度、大规模的资源开发使山西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特别是由于环境保护政策体系不完善、生态修复和补偿机制缺失,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在山西实施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完善资源集约高效开采、生态环境评估考核和补偿机制,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通过试验区先行先试,进一步提升山西的能源基地战略地位,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76%。在全国能源供给格局中,山西具有不可替代的能源基地重要地位。在山西实施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强化煤炭资源管理、综合利用和安全生产等制度建设,有利于煤炭工业的集约高效发展,更好地发挥能源资源优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通过试验区先行先试,加快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步伐,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山西实施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将有力地推动山西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解决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推动山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赶超发展为战 略,以转型跨越发展为目标,全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全力推进“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加强与中部地区各省优势互补和省内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协作互动,实现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通过试验区先行先试,有效地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促进全国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山西119个县(市、区)中有94个产煤县,资源型经济在全国最具典型性。在山西实施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代表性强,示范价值大,试点作用突出,将更好地示范和带动全国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
(3)“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绿色发展”,人人有责。对此,你能做些什么?(3分)
背景资料 国家为什么批准山西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山西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基地,为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长期高强度的资源开发,导致支柱产业单一粗放、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利用水平偏低、安全生产事故多发、资源枯竭问题逐渐暴露,资源型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地制约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解决资源型经济的种种弊端,山西省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特别是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包括实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循环经济试点和生态省建设试点,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加快民生社会事业建设等,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中央对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2009年以来,中财办、国家发改委、山西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实地调研,向中央提出了“将山西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建议和相关方案。2010年12月1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以发改经体[2010]2836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批复》正式批复设立 “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我国设立的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转型。按照巩固加强第一产业、优化提升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 思路,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一是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二是加快工业新型化步伐;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
统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以规划为引领,以产业为支撑,以市域城镇化为目标,大力实施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旧城改造和采煤沉陷区治理,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区域结构调整,增强发展的均衡性。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拓宽资源型产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具体途径,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积极实施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革除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率,提高政府各部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能力。健全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增强服务能力,形成促进转型发展的强大合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以“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为目标,深入推进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和生态省建设试点工作,按照不欠新账、渐还旧账的原则,建立健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补偿机制,加大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力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域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实施“科技创新跨越工程”,围绕产业转型中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推进产学研结合,增强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技术支撑,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山西 “综改区”需要做的重点工作 加快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是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山西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出路。山西省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批复精神上来,统一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上来,抓紧做好如下工作:
高标准、高质量地制定总体方案和专项方案。根据中央要求,要进一步明确改革试验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研究制定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经国务院审批后实施。同时,还要组织编制好各专项方案。总体方案和各专项方案既要兼顾全面,又要谋求突破;既要考虑实际,又要大胆探索,通过制定高标准、高质量的方案,有力、有序、平稳地推进试验区各项改革工作。
做好与“十二五”规划的密切衔接。当前正值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期。要把“综改区”作为全省“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要明确远期、中期、近期三个层次的发展目标,细化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等多方面的支撑措施,突出产业转型、矿城转型和创新体系建设等项重点工作,确保试验区工作在“十二五”期间取得明显成效。
强化组织领导与政策支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中央各部委将与山西省加快构建更加紧密的省部合作机制,强化对试验区工作的政策支撑。我省将抓紧成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加快构建协调有力、充满活力、运行顺畅的工作机制。通过全省上下大胆探索,积极进取,把“综改区”工作全面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