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观察高频超声应用于腕管综合征(CTS)的诊断价值

观察高频超声应用于腕管综合征(CTS)的诊断价值

观察高频超声应用于腕管综合征(
CTS)的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
2019-09-19T16:15:30.74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9期 作者: 范田依1 王艳蕾通讯作者 王守业2 宋鹏杰3
[导读] 高频超声在CTS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根据超声测量参数与影像学表现作出诊断。

秦皇岛军工医院
066000

摘要:目的:总结高频超声对腕管综合征(CTS)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观察组为本院在2016.4-2018.5期间收治的50例CTS患者,对
照组为
50名健康体检者,对所有人员实施高频超声诊断,回顾分析影像学资料表现。结果:超声诊断后厚度比、豌豆骨水平截面积、面积
比以及腕横韧带厚度指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上述参数,差异性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频超声在CTS诊断
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根据超声测量参数与影像学表现作出诊断。

关键词:高频超声;腕管综合征;临床诊断;应用分析

腕管综合征俗称“鼠标手”,该病作为常见周围神经卡压性疾患,患者发病后可存在手指麻木、功能障碍等表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
一定影响,早期对诊断可为相关干预提供依据。
CTS诊断中可采用的方法较多,如临床症状、电生理检查等,但是CTS早期症状不明显,不
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电生理检查则容易与相关神经病变出现混淆,而且本身属于有创操作,不利于重复性实施操作。近年来,临床文献
有高频超声技术在关节及肌腱周围软组织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基于此,本文尝试使用高频超声对腕管综合征实施诊断相关内容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为本院在2016.4-2018.5期间收治的50例CTS患者,对照组为50名健康体检者。观察组:性别方面: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
方面:分布于
23—64岁、平均年龄(43.42±3.48)岁。对照组:性别方面: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方面:分布于22—63岁、平均年龄

43.29±3.52)岁。所有人员签署知情同意书,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与对照组上述一般资料对比符合统计学中的可对比性要求

P>0.05)。
1.2
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均采用高频超声检查,仪器为美国 GE VIVID E9,对应高频线阵探头,对应频率为11-15MHz,使用肌肉骨骼条件参数
进行检查。使用坐位进行检查,将肘部以下部位放置在检查床上,掌心向上,手指处于自然伸直状态,实施横断面与纵断面扫查,测量主
要参数,参数包括厚度比、豌豆骨水平截面积、面积比以及腕横韧带厚度。其中厚度比
=豌豆骨处神经厚度/钩骨勾处神经厚度;面积比=豌
豆骨处正中神经横截面积
/钩骨勾处正中神经横截面积。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1)观察组与对照组超声测量相关参数;(2)CTS患者超声诊断表现。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按照观察指标参数类型,相关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差异性t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标准:P

0.05。

2
、结果
2.1
相关参数对比

观察组高频超声检查后获取的相关参数均显著对照组相关参数,差异性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CTS
患者高频超声诊断影像资料表现

使用高频超声诊断CTS期间,患者正中神经表现出低回声,神经外膜厚度增加,同时有增强回声表现;钩骨勾位置神经厚度明显缩
小,两侧存在神经肿胀表现;矢状位检查期间,神经束较为模糊,豌豆骨区域面积明显增大,钩骨勾区域面积较小。部分患者其神经内血
流出现明显增加。
3
、讨论

现代研究表明,有较多因素均可引起CTS,如血管因素、内分泌紊乱、先天性因素、腕管异常内容物,较多的因素使得CTS早期筛查
与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尽管现阶段在
CTS诊断方面可采用的方法较多,但是不同诊断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造成相关诊断方法受到限

[1]。

超声诊断技术的开展为临床多种疾病诊断提供有效方法,尤其是高频超声诊断技术在现有疾病诊断中具有无创操作优势,能够根据患
者实际情况重复操作。本文研究中对
CTS患者使用高频超声诊断,同时选取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通过高频超声诊断以及关键参数的对
比,研究结果表明,
CTS患者超声诊断后的厚度比、豌豆骨水平截面积、面积比、腕横韧带厚度等参数较健康人员明显增加,因而通过这
些异常参数可作为
CTS诊断的重要依据。采用高频超声诊断CTS期间,患者腕部的相关肌腱、正中神经等都能够较好显示,不仅可以用于
CTS
疾病诊断,而且对于部分病因也具有诊断价值,比如脂肪瘤、神经鞘瘤、囊肿等[2]。

袁菁菁等学者于文献中研究了高频超声诊断腕管综合征的应用价值,研究对象为42例确诊的腕管综合征且采取神经减压术治疗患者,
术前实施肌电图检查以及超声检查,并选取健康对照组,研究表明高频超声测量后腕部正中神经横截面面积远大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同时
高频超声与肌电图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准确性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认为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这一研究
结果与本文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3]。

实际CTS诊断期间,高频超声可作为筛查或者辅助诊断的重要方法,为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应积极询问患者相关疾病史,同时保
证高频超声检查的专业性。

综上所述,高频超声在CTS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根据超声测量参数与影像学表现作出诊断。

参考文献:
[1]
刘英,孟娟,雷虹,等.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临床分型判定中的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7,33(11):1000-1002.
[2]
徐林,陈方民,王蕾,等.高频超声测量腕横韧带厚度对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8

02):341-345.

[3]
袁菁菁,王怡,王涌.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4,20(03):271-27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