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标准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标准

实用英语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理实一体
适用专业:非英语专业 授课系(部):外语系
学分学时:5/80 编写执笔人: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 审核日期:2012.8.10
系主任审定签字: 审定日期:2012.8.15
1.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
1. 1课程定位与作用
课程的定位:实用英语课程是非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技
能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重点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
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高中英语》为学习本课程打下语言基
础;后续课程《行业英语》为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提供语言工具服
务。
1.2课程设计基本理念
本课程以“工学结合、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为设计指导思想,注重
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的培养,突出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职业性与实
用性,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与综合职业素质。
1.3课程设计思路
实用英语课程以训练学生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应用
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
们能在日常活动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进行一般的口头和
书面交流;同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
文化素养;为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
础。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能基本听懂日常
生活用语和与职业相关的简单对话;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
题进行简单的交谈;能基本读懂一般题材及与未来职业相关的浅易英文资
料;能撰写常见的简短英语应用文;能借助词典将一般性题材的文字材料
和与职业相关的一般性业务材料进行互译。
课程工作任务目标
(1)巩固英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语言基础知识。掌握基

英语词汇、惯用语、句型;
(2)掌握听、说、读、写、译方面的技能,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英语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敬业勤业精神和较强的职业沟通、协调、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2)提高学生文化意识,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职业综
合素质;
(3)培养学生的创新、竞争与合作意识。
3.课程内容设计与要求
3.1课程内容
本课程通过基础英语的学习,掌握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习得英语词
汇、语法规则,训练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培养文化意识和未
来职业素养。
3. 2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 情境1:听说技能 参考学时 20学时

主要
学习
目标

1. 掌握基本的听力技巧,培养基本的交际策略。
2. 能用英语回答简单问题,或作简短的复述。
3.
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运用基本交际技巧进行口头
交流。

工作任务
1.让学生获取相关的听力信息,通过模拟操练来巩固常用句型。
2.情景展示及角色扮演帮助学生提高听力,训练口语。

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网络
教学方法 讲解、操练、讨论、实训
考核方式 口试、笔试

子情境名称 学习目标
参考
学时
1.1 处理对话信能听懂日常对话,能用英语回答简单问题。 8

1.2 处理短文信息 能根据所听材料进行信息转述,并能参与讨
论。
7

1.3听写、表述
信息
能根据所听材料,进行简单的课堂口头报告。 5

学习情境 情境2:阅读技能 参考学时 30
主要
学习
目标

1. 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读懂一般性英文文章。
2. 阅读相关材料时,能理解主要事实与有关细节。
3. 素质目标: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工作任务
1. 以教师为主导,讲解文中涉及的重点单词和词组。
2. 以学生为主体,对文中相关词汇和单词进行有目的的操练。
3. 以练习方式测验学生对相关文章的理解。
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网络、电子课件
教学方法 讲解、操练、实训
考核方式 笔试、口试

子情境名称 学习目标
参考
学时
1.1信息快速处理能力 能快速获取文中信息,并能对文章进行整体
理解。
15

1.2 处理文本信

能识字、拼读和朗读,解决具体问题。 15
学习情境 情境3:写作技能 参考学时 15
主要
学习
目标

1. 掌握应用文的基本格式。
2. 能根据要求进行应用文套写。
3. 掌握应用文基本的写作格式与写作技能。

工作任务
1.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各种

文体写作的格式。
2.
学生进行实际写作,教师进行评讲,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

技能。
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教学网络、电子课件
教学方法 讲解、操练、讨论、实训
考核方式 笔试、口试

子情境名称 学习目标
参考
学时
1.1 填写图表 能读懂图表,能用英语按照要求填写信息 5
1.2应用文写作 了解基本应用文写作格式,并能正确套用 10
学习情境 情境4:翻译技能 参考学时 15

主要
学习
目标

1. 了解英汉互译基本方法。
2. 能借助工具书进行简单的英汉互译。
3. 了解英语基本的语言形式和结构。

工作任务
1. 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一定翻译技巧。
2. 中英文互译,学生实践练习,提高学生翻译水平。
3. 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提高翻译技能。
教学条件 教材、多媒体教室、网络
教学方法 讲解、操练、讨论、实训
考核方式 笔试

子情境名称 学习目标
参考
学时
1.1 翻译技巧 能对翻译技巧、方法有初步了解 5
1.2英汉翻译 能根据掌握的翻译技巧进行英汉翻译 5
1.3汉英翻译 能克服汉语的负迁移影响进行汉英翻译 5
4.课程实施
4.1.教师基本要求
课程专任教师必须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具有系统、扎实的英语专
业知识, 具备娴熟的听说读写译技能,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4.2.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要求
校内实训基地条件要求:语言实训室、多媒体教室、网络接入
校外实训基地条件要求:具备真实行业环境,能提供实习岗位及指
导教师。
4.3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程采取班级制、集中式、课堂讲解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教师讲
解、多媒体演示,学生分组讨论、模仿、模拟练习等教学方法。
(1)讲授。主要用于语言、文化知识,行业岗位知识的传授,实训
任务的布置和评讲。
(2)演示。学生开始完成某项目之前,教师向学生提供参考范例,
以多媒体视频等形式演示相关的方法与技巧,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3)角色扮演。在教学中,根据训练要求,教师安排学生扮演各种
角色,进行情景化模拟训练,主要用于听说、口译训练中。
(4)任务训练。教师把训练分成若干个任务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
导下完成相应的听说读写训练任务。
(5)讨论交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师
生交流、学生间交流,采取问答、对话、讨论、辩论、讲演等形式。
4.4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课程教学评价由形成性测评和终结性测评组成。形成性测评占60%,
主要由课堂出勤率、课堂表现、训练任务和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构成。终
结性测评占40%,以期末笔试、口试形式进行。
5.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教材选用原则:所选教材的内容符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
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题材语料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未
来职场场景,有利于学生英语语言基本功的学习和训练。
5.1教材的使用
建议使用教材:
《凤凰高职英语综合教程》译林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凤凰高职英语拓展实训手册》译林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2
主要辅助教材:行业英语相关教材
5.2网络资源
建立课程学习网站,为学生提供集声、文、图、像于一体的学习资源
和自主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网站网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