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火力发电厂循环水系统水质特征和控制,2012.6.2
火力发电厂循环水系统水质特征和控制,2012.6.2
➢浓缩倍数
指循环水中某物质的浓度和补充水中某物质的浓度之
比。一般指循环冷却水中某种不结垢离子的浓度与 其补充水的浓度比值,常以Cl-表示。
φ=C C Cl-,x/ Cl-,B
φ―冷却水浓缩倍率; CCl-,x ―循环水中Cl-的质量浓度,mg/L; CCl-,B ―补充水中Cl-的质量浓度,mg/L。
1.冷却水中金属腐蚀的机理 2.影响腐蚀的因素 3.腐蚀的形成 4. 腐蚀抑制剂及评价
1. 冷却水中金属的腐蚀
2OH-
Fe(OH)2
Fe2+
1/2O2+H2O 2e
阴极区
2e
阳极区
Fe
Fe2+ +2e
阴极区 1/2O2+H2O+4e
4OH-
沉淀反应 Fe2+ + 2OH-
Fe(OH)2
总反应
将试验电极表面用#1~#6金相砂纸逐级打磨至没有锈蚀痕迹,经除盐水冲洗 后,用无水乙醇擦洗脱脂后干燥。将试验电极安装到仪器上,组成三电极体 系,放入待测溶液,设置好仪器参数后开始定时连续测定。图为腐蚀试验测 试示意图。
电化学腐蚀测试装置示意图
CMB-2510腐蚀速度测量仪
电路连接好后,放置一段时间,待电位稳定后开始进行测量。电位稳定后,每隔15分 钟进行一次恒电位测量,每次测量时间为3分钟,试验温度为常温。
如果循环水系统运行状况不佳,将使发电热耗增大 4.5%~7.5%;发电煤耗增高8~14g/(kW·h)。
使得机组运行煤耗、成垢下腐蚀,
甚至形成腐蚀穿孔,影响机组安全运行。
控制方法
(1)常规处理 软化:离子交换、石灰软化 加酸: 旁流处理:无阀滤池、陶瓷膜过滤、混凝
均匀腐蚀
这种形态的腐蚀在整个表面上产生均匀的 腐蚀率,最终结果使金属全面变薄。
通常在冷却水系统中它不是最重要的,因 为在中性操作条件下能够预测结构材料的 腐蚀率。但是为控制pH有时加酸过量能导 致全面腐蚀。
全面腐蚀
点蚀
一种破坏性大且难以及时发现的腐蚀形态。 小孔腐蚀在金属表面上一些小的、分散的部位进行,但总的金属损失是很小
选用耐蚀的材料 保持管壁的清洁 控制一定流速 做好杀菌灭藻工作 做防腐涂层 阴极保护 加缓蚀剂
缓蚀剂实验室性能评价
一、旋转挂片法
试验采用旋转挂片法(《GB/T –18175-2000 水处理剂缓蚀性能的测定——旋转挂片 法》)对药剂的缓蚀性能进行评定。
旋转挂片腐蚀试验方法是在试验室给定条件下,用试片的质量损失计算出腐蚀率和缓
M、E、D、B分别代表补充水量、蒸发损失、风吹损失、排污量, R为系统中循环水量,e为损失系数,K为浓缩倍数。
➢离子浓度的改变
图6 降低浓缩倍数时水中 离子浓度变化曲线
图7提高浓缩倍数时水中 离子浓度变化曲线
不论系统中某离子的初始浓度为多少,随着运行时间的推移,其最
终的浓度总是浓缩倍数和补充水中离子浓度的乘积。由此证明了控制 好补充水量和排污量能使系统中某些离子浓度稳定在一个定值。
火力发电厂循环水系 统水质特征及控制
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化学研究所
主要内容
电厂循环水系统概况 循环冷却水中金属的腐蚀及其控制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沉积物及其控制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微生物及其控制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日常运行 循环水系统新型处理方式简介
循环冷却水处理概况
火力发电厂为工业用水大户,主要包括炉内水汽 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发电机内冷水系统、废 水处理系统等,其中循环冷却水系统用水量最大, 约占电厂总用水量的75%~90% 以上。
蚀率来评定阻垢缓蚀剂的缓蚀性能。腐蚀率可按下式计算:
KW
W1 W2 F t
100%
其中Kw——以失重表示的腐蚀速率,
g /m2 h
w1——试片未腐蚀前的重量,g w2——试片经腐蚀并除去表面腐蚀产物后的重量,g F ——试片暴露在试液中的表面积,m2 t ——试验时间,h
腐蚀浸渍试验仪
二、电化学测试法
电厂循环水系统主要作为凝汽器的冷却用水,同 时也作为某些电厂氢冷器、冷油器等辅机设备的 冷却用水。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电厂的取水费用不断 增加,循环水的节水成为电厂节约用水的主要工 作。
冷却系统的类型
1 直流冷却水系统
冷却水仅通过换 热设备一次,用过后 就排放掉。不需要其 他冷却水构筑物,因 而投资少、操作简单, 但是冷却水的操作费 用大,且不符合节水 的要求。
的。 一般处于钝化的金属,在含有活性阴离子(如氯离子)的介质中,氯离子能优
先地、有选择地吸附在钝化膜上把氧离子排挤掉,然后和钝化膜中的阳离子 结合成可溶性氯化物,结果在新露出的基底金属的特定点上生成小蚀坑(孔 蚀核)。在自腐蚀条件下,在含氯离子的介质中有溶解氧或阳离子氧化剂(如 FeCl3)时,能促使孔蚀核长大成蚀孔。蚀孔成为表面上的局部阳极区,围绕 阳极的是大阴极,蚀孔不断发展。在蚀孔内部常常产生高浓度的金属氯化物, 并水解而产生酸性pH环境,蚀孔内的反应形成自催化反应,最终引起基体金 属穿孔。
加药控制
结晶及晶格畸变过程示意图
实验室阻垢性能评价
1 静态阻垢法 静态阻垢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评价药剂阻垢性能的方法,对不同的研制
药剂在静态,一定温度水浴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通过和未加药剂的水质结 垢情况相比较,评价不同药剂的阻垢率,以便筛选出阻垢性能优良的阻垢缓 蚀剂。 2 鼓泡法
冷却水中的结垢,通常是由于水中的碳酸氢钙在受热和曝气条件下分解, 生成难溶的碳酸钙垢而引起的。其反应式可以表示为:
选择性腐蚀照片(均匀脱锌)
电偶腐蚀
当两种不同金属在导电的水中相互接触时,就发生电偶腐蚀。活泼金属的腐 蚀往往会发生在活泼金属和比较贵重金属的接触处。如果溶液导电性强,对 活泼金属的腐蚀会发生在远离两种金属接触处。
电偶腐蚀的强度与相接触的金属相对表面积有关。大阴极和小阴极相联接会 加剧电偶腐蚀而引起比较活泼的金属急剧溶解。相反的情况下产生的电偶电 流很小。溶液的导电性和温度将加速电偶腐蚀。腐蚀抑制剂有助于降低腐蚀 严重性,但常常不能排除电偶腐蚀。
以上电厂均为机组商业运行后半年或一年左右 即发现机组结垢现象。
而以上电厂中另两台600MW机组投产后虽然尚 未停机检修,但有关数据已显示出其具有结垢 趋势。
除此之外,皖南、皖北还有4台300MW及以下 机组也发现了不同程度的结垢情况。
凝汽器水室结垢情况
水垢危害
垢的导热性能很差,导热系数通常不超过 1.16w/m·K,是凝汽器管材导热系数的几十分之一。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沉积物及其控制
一、水中形成的沉积物 (1)水中的盐类 (2)水中的污泥 (3)空气中生成的污泥 (4)与系统相关的沉积物 二、水垢析出的判断 三、控制方法 四、沉积物控制剂
补充水处理不好
固体悬浮物和胶体 泥砂、尘土、碎屑等
循环水系统
冷却塔的洗涤作用 灰尘和细菌
金属的腐蚀
铁的氧化物 或氢氧化物
(2)聚合物沉积控制剂 配伍性:缓蚀阻垢剂与杀生剂、缓蚀剂和分散剂 高效性:高效的缓蚀剂、阻垢剂、杀生剂 强分散性:如污循环的运行
(3)多价螯合剂、络合剂及低限抑制剂 (4)清洗:停机、不停机化学清洗 (5)机械清除:排污(潜水泵)
(1) 络合剂 (2) 聚磷酸盐 (3) 膦酸酯 (4) 膦酸盐 (5) 膦羧酸 (6) 聚羧酸 (7)POCA (8)聚天冬氨酸
图3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1-补充水(M);2-冷却塔;3-冷水池;4-循环 水泵;5-渗漏水(F);6-冷却水;7-冷却用换 热器;8-热水(R);9-排污水(B);10-蒸发 损失(E);11-风吹损失(D);12-空气
水冷却的原理
❖ 水的蒸发散热 水在冷却设备中形成大小水滴或极薄水膜,扩大其与空
疏松垢下的点蚀
点蚀
选择性腐蚀
合金中的某一种元素首先被侵蚀,从合金主体中被浸提出。 A.脱锌腐蚀 含铜量小于85%的黄铜会发生一种特殊的腐蚀形态,称之为脱锌。这种选择性地除去锌,遗留下来
的是没有结构强度的海绵状铜的沉积物。表面呈淡红色,而不是黄色。 一般认为是铜和锌都溶解,然后铜再沉积。全面受到腐蚀的地方称之为层状脱锌,深的小孔状腐蚀
图1 直流冷却水系统
2 密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冷却水密闭循 环,并交替冷却和 加热,而不与空气 接触。水的再冷通 常通过另一台换热 设备用其他冷却介 质冷却的。一般用 于发动机、内燃机 或有特殊要求的单 台换热设备。
图2 封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3 敞开式蒸发系统
冷却水通过热 交换器后,水温 提高成为热水, 热水经冷却塔曝 气与空气接触, 由于水的蒸发散 热和接触散热使 水温降低,冷却 后的水再循环利 用。又称为冷却 塔系统。
称之为栓状脱锌。铜质的堵塞物时常充满蚀孔,但很多堵塞物从蚀孔中冲洗掉。蚀孔完全穿透管壁 是常见的。通过红色的再沉积铜和黄色的黄铜对比容易识别这两种形态的脱锌。 蚀孔一般沿着重力方向发展,在水平管道的底侧更经常地发现蚀孔。影响小孔腐蚀的因素包括氧浓 度差、金属活性差(电偶腐蚀)、盐浓度差、pH差、流速差、金属表面状态差和温度差等。 点蚀深度与大阴极和小阳极的面积比率成正比关系。 点蚀系数:点蚀深度对平均腐蚀深度的比率值。
气的接触面积和延长接触时间,加强水的蒸发,使水汽从水 中带走汽化所需的热量,从而使水冷却。 ❖ 水的接触传热
水面与较低温度的空气接触,由于温差使热水中的热量 传到空气中去,水温得到降低。温差愈大,传热效果愈好。 ❖ 水的辐射传热
不需要传热介质的作用,而是由一种电磁波的形式来传 播热能的现象。
常见冷却塔形式
生物粘泥
氢氧化锌 有机磷酸钙
碳酸钙、氢氧化镁 磷酸钙、硅酸钙等水垢
微生物繁殖 药剂的稳定性
冷却塔的曝气 溶度积效应 钙镁盐的反温度效应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污垢 的来源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