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物联网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研究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设计(论文)题目物联网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研究教师单位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学院下任务日期_2012_年_5___月___3_日摘要过去10年间,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取得巨大的突破,近些年随着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和3G网络的建设,“物联网”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更是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工业界和新闻媒体的高度重视。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
本文介绍了物联网的相关概念、原理以及物联网的核心技术。
当前“物联网”的定义、国内在原理、体系结构和系统模型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但从“物联网”本质上看,“物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聚合性应用与技术提升,将各种感知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聚合与集成应用,使人与物智慧对话,创造一个智慧的世界。
通过对现有“物联网”技术文献和应用实例的分析,来探讨“物联网”体系机构和关键技术的研究进行了阐述;分析实现物联网的五大核心技术,包括传感器、信息汇聚、通信、运营和应用技术。
最后,展望了物联网技术的前景以及对人类的生活、工业发展、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物联网传感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互联网ABSTRACTIn the past 10years, th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have been got great achievements.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s paid widely attention with the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volu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3G in recent years. And Domestic scholars, Industry, and News media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it.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s named the third revolution in the world information industry following computer revolution and internet revolution. American Forrester said, By the year 2020, the number of the business of the things content compared with people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will reach 30 to 1.Therefore it will have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communications business. At present the definition, inherent principle, construction and system of it is worth to discussion. The essence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s that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emergence of an application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 jailing river, will all kinds of perception technology, modern network technolog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automation technology polymerization and integrated application, make people and things wisdom dialogue, creating a world of wisdom. I study the contracture and the key technology of it through the articles about the internet of thing. And the paper analyzes five basic elements such as Sensor and gathering communication and operation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y.The paper expounds the definition, theory and the key technology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 the end, I analyze its function in our daily life, industry and science.【Key words】The internet of thing The technology of senso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Internet目录前言 (1)第一章物联网系统概述 (2)第一节物联网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2)一、物联网的历史 (2)二、物联网的发展趋 (3)第二节物联网系统简介 (4)一、物联网的定义 (4)二、物流系统的组成 (5)第二章物联网体系结构 (7)第一节物联网已有的体系结构 (7)第二节建议的物联网体系结构 (9)一、物联网的服务类型 (10)二、物联网的结点分类 (10)三、物联网互连体系结构 (11)第三章物联网关键技术 (14)第一节实现物联网的五大核心技术 (14)第二节物联网四大支撑技术 (17)一、M2M技术 (17)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 (19)三、传感网技术 (20)四、两化融合 (21)第三节通信技术与数据融合技术 (22)一、网络通信技术 (22)二、数据融合与智能技术 (24)第四章物联网未来的发展面临的挑战及方向 (26)第一节物联网发展面临的挑战 (26)一、基础研究方面的挑战 (26)二、技术开发方面的挑战 (26)第二节物联网未来的发展前景 (27)结论 (29)致谢 (30)参考文献 (31)一、英文原文 (32)二、英文翻译 (37)前言物联网是由各种现代科技设备组成的一个巨大网络。
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提到物联网,到今天已经发展了17年。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等各种硬件和软件的高速发展,利用传感、射频识别、RFID等技术,实现了一个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无缝连接。
这个概念的产生是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机和网络国际会议由MIT Auto-ID中心的Ashton教授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
科技在发展,人类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需要一种智能、信息全面的“智慧地球”。
物联网也随之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并且不断完善,例如SIM卡发展,它的容量是不是应该从K到G呢?对于物联网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分析,在本文都会得到详细和比较完整的介绍。
由此可见,物联网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
因此加强技术攻关,更加完善物联网各个关键技术的及时更新,才能体现物联网对人们的需求。
预计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