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智慧校园”建设

浅谈“智慧校园”建设

浅谈“智慧校园”建设
一、“智慧校园”的慨述:
“智慧校园”是指通过利用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来改变学生、教师和校园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将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与校园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整合,以提高应用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模式。

它的应用基础是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服务平台,需要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的应用系统和数据。

通过“智慧校园”项目的建设,可以提高学校的信息服务和应用的质量与水平,建立一个开放的、创新的、协作的和智能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并且可以通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各个系统的共享、整合,提高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已经为学校师生的学习、生活、科研提供了比较丰富的信息,而“智慧校园”应当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实现智能化的推送,促进知识的智慧传播与分享。

智慧校园发展的定位,要让信息化真正成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手段。

二、政策依据:
1989年,中国正式颁布了《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纲要》,至此之后,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开始应用。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专门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列为一章,将教育信息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并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010年,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开始明确提出“智慧校园”这一概念。

但对如何建设智慧校园缺乏统一、完善的理解。

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要求全国各院校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建设智慧校园,实现学校之间优质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信息化。

2012年,《教育管理信息数据标准(20120315)》,为全国“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了标准和应用规范。

“智慧校园信息系统”正是在这一标准上研发而成。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今后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迈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以教育信息化引领和支撑教育现今后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迈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以教育信息化引领和支撑教育现代化,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指出:“以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促进信息技
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巩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成果。

加快推进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提高公共教育装备服务水平。

三、“智慧校园”特色亮点:
“智慧校园”拥有自己独特的功能,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能够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也能让家长随时随地掌握自己孩子的基本情况。

在线作业,每一位使用者都可以共享名校名师布置下的各科作业,并给出正确答案,让使用者与全国名校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在线考试,全国名校名师所出的各阶段考试卷,都可以让使用者共享,你可以通过考试判断你在知名学校的排名。

平安短信,家长可以通过短信随时随地掌握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学校可以通过短信通知家长开会及其他信息。

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存储了包括古代文学、学习课件、教案资源、试卷资源等一系列优质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学习成长。

四、“智慧校园”发展现状:
“智慧教育”、“智慧学校”、“智慧校园”、“智慧教室”这些话题,目前已经被业内人员所熟知。

近几年来,中央和各省、市政府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用于智慧校园建设。

北京市、上海市早在2010年就提出“规划建设“智慧校园”。

北京市各级各类学校,在市工信委、教委等部门积极推动下,“智慧校园”建设如火如荼,据有关资料显示,北京25所数字学校基地启动建设,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在今年第一季度,第一个“智慧教室”在北京落成,标志北京教育信息现代化又上一个新台阶。

上海市的智慧教育让教师宽心、学生舒心,市教委对原有“校校通”开展了“万兆骨干、千兆到校、百兆进教室”的网络改造升级,拓展电子书包、课堂云录播,打造“智慧校园”。

苏、浙、鲁、粤位于祖国东南部,经济较为发达,创建“智慧学校”步伐较快。

江苏省苏州市开启教育新征程,从1998年开始,全市投入近50亿元资金打造“智慧校园”建设,教育信息化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为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进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当前,“智慧教育”正开始为“智慧苏州”提供基础环境。

南通市未来三年将以构建“智慧教育”为发展目标,全面推进“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数字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学习方法,提高管理水平。

2014年山东省青岛市北区计划进一步扩大创建智慧校园范围,预再申报26所学校,计划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现代化智慧教育、数字校园建设等内涵发展项目。

届时青岛市北区将有63%的中小学校达到青岛市现代化学校标准。

浙江省和广东省智慧校园建设也走在全国的前业。

然而,经济欠发达中西部省份创建“智慧校园”工作刚刚启动。

如安徽省2013年七月才举办了“中小学智慧校园(翼校通)”研讨会,会议由安徽电信公司主持召开。

来自芜湖等十六地市教育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校园信息化程度参考图)
从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从智慧教育规划到区域落地,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从智慧校园再到智慧教室,这是一个伟大、光荣而又艰巨系统工程,就全国而言,还需要漫长时间完成。

这件事需要的是使命感和责任感,可以说是任重道远同时也需要耐心和持久力,更需要坚强意志力,需要一大群人去做,尤其需要政府以及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相信有了坚强的后盾,智慧校园的建设就会引领整个中国步入信息化建设的理想轨道,希冀着我们的这一代人能为国家民族的兴旺尽责尽力。

因此,可能在未来在一段时间内,智慧教育、智慧校园仍然是传统教育的辅助和补充,这种格局短期内不易打破,但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科技的不断还发展,传统教育会被逐步更新升级,直至最终被完全取代。

五、“智慧校园”市场需求及竞争对手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2.6亿学生,1600万教师,52万所学校,其中中小学生约有2.3亿。

信达证券日前发布研报认为,我国基础教育市场空间巨大,在2014年至2016年我国打造数字教育市场空间或达千亿级别。

为什么数字教育市场空间这样巨大?因为“智慧校园”
校园信息化程度参考图
建设目前仅在北京、广东等经济发达省(市)启动,真正达到“智慧校园”建设标准的学校是微乎其微的,可以预测在5至10年以后“智慧校园”建设将在全国展开。

国泰安公司是“一直致力于为我国教育领域机构提供集“精准数据、软硬件系统、专业实训、增值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解决方案”的大型服务企业,着力于“智慧校园”的顶层设计与建设。

所以随着“智慧校园”建设步伐加快,我们国泰安公司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然而,随着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理念的兴起,随之而来各种解决方案也呼之欲出,硬、软件厂商也已摩拳擦掌,都想跃跃欲试,内容商、平台商、技术服务商多方受益,分享机遇所带来的商机。

在2013年9月,上海电信和华东师大战略签约,双方将以上海为基地,先行探索教育信息化的新型模式,推动智慧教育发展进程。

在上海教委对原
有“校校通”网络的升级和改造工程招标中,上海电信以其丰富的网络建设经验和深厚的技术底蕴,成功地承担17个区县中的12个区县的网络升级改造任务。

中创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兰州智慧校园基地、西安睿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都是内容商、平台商、建设服务商受益者。

还有中南传媒、长江传媒、凤凰传媒、科大讯飞等上市公司早已布局教育市场,他们恪守“政企联动、合作共赢”的模式,以独特“教育标杆”优势,形成了线上线下的闭环,有效加速教育市场扩张的进程。

可见,我们国泰安公司在“智慧校园”建设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如何做好“智慧校园”建设这篇大文章,抢占教育市场的份额?这对我们国泰安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我们要积极应战,不失时机,争取早日项目落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