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漂浮育苗基质地方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DB53/T112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号:1506-2004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112- 2004烟草漂浮育苗基质2004-01-08日发布2004-06-01日实施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烟草漂浮育苗技术是近年来烟草生产中推广较快、成效显著的一项实用技术。
由于烟草漂浮育苗基质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了规范基质的生产使用,让各基质厂家在统一的标准范围内开展公平、合理的竞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云南省《烟草漂浮育苗基质》地方标准,作为云南省烟草漂浮育苗基质的生产、检验、贸易和仲裁的依据。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岩、晋艳、杨宇虹、段玉琪、程建勇烟草漂浮育苗基质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烟草漂浮育苗基质的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有机物料及天然矿物为主生产的烟草漂浮育苗基质的质量判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T601—2002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6679—1986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 8172—1987 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T8571—1988 复混肥料 试验室样品制备GB/T 11957-2001 煤中腐植酸产率测定方法NY 525-2002 有机肥料3要求3.1外观各种物料混合均匀的颗粒状或条状产品,手感松软。
3.2理化指标见表1。
3.3基质中的重金属含量、蛔虫卵死亡率和大肠杆菌指标应符合GB8172-1987的要求。
3.4出苗要求:项目指标粒径(1-5)mm,% ≥ 40 容重,g/cm30.15~0.35总孔隙度,% 70~95有机质含量,% ≥ 20 腐植酸,% ≥ 15 pH值 5.0~6.8电导率,µs/cm ≤ 800 水分含量,% 30~50有效铁离子含量,mg/kg ≤ 1000 有效锰离子含量,mg/kg ≤ 100 出苗率:从播种到播种后20天,在最低温度>1℃的条件下,出苗率≥85%。
表1 烟草漂浮育苗基质理化指标3.5烟苗生长速度要求:生长速度:从播种到50%烟苗达到大十字期的天数≤40天。
4试验方法4.1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按GB6682-1992规定执行。
4.2标准溶液的制备按GB/T601-2002规定执行。
4.3取样和试验样品制备4.3.1烟草漂浮育苗基质产品的抽样抽样数量见表2。
表2 烟草漂浮育苗基质产品抽样数量总袋数取样(袋) 总袋数取样(袋) 总袋数取样(袋)1~200 3 1001~2000 6 4001~6000 9201~500 4 2001~3000 7 6001~9000 10501~1000 5 3001~4000 8 9001~10000 11总袋数超过10000袋时,取样袋数按式(1)计算:取样袋数=0.5×3√N (1)式中: N-----每批样品代表的总袋数.将抽出的样品全部倒在干净的塑料袋上,混拌均匀后取不少于0.04m3样品数量进行出苗率和烟苗生长速度的检测,取不少于1000g的样品进行理化指标的检测。
所取的样品中放双标签,注明生产厂家、产品名称、批号、取样日期、取样人姓名。
每次取样都取三个重复样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测定数据。
4.3.2采样方法按GB/T6679-1986规定执行。
4.3.3试验室样品制备按GB/T8571-1988 规定执行。
4.4外观手摸、目视。
4.5理化指标4.5.1粒径检验按本标准附录A执行。
4.5.2容重检验按本标准附录B执行。
4.5.3总孔隙度检验按本标准附录C执行。
4.5.4有机质含量按本标准附录G执行。
4.5.5腐植酸检验按GB/T 11957-2001执行。
4.5.6 pH值检验按NY 525-2002中5.7执行。
4.5.7电导率检验按本标准附录D执行。
4.5.8水分的测定按NY 525-2002 中5.6执行。
4.5.9有效铁含量测定方法按本标准附录E执行。
4.5.10有效锰含量测定方法按本标准附录E执行。
4.5.11冬季出苗率和烟苗生长速度的测定方法按本标准附录F执行。
5检验规则5.1组批同一原料、同一工艺、同一规格、同一天生产的产品为一批。
5.2出厂检验每批产品均需生产企业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方可出厂。
出厂检验的项目为:粒径、孔隙度、pH值、电导率、每袋净容量。
5.3型式检验5.3.1型式检验在每年的生产季节中进行1-2次。
5.3.2型式检测项目中为本标准规定的全部项目。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应进行型式检测:a) 每年开始生产时;b) 当原料或配方有较大变动时;c) 当出厂检验结果与型式验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d) 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5.4判定规则检验结果中若外观指标、理化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可从该产品中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并以复检结果为准。
若出苗率或生长速度有一项不合格时,则不再复检,直接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6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6.1标志包装袋上应印有下列标志:烟草专用、产品名称、执行标准、净容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6个月)、联系电话。
包装袋背面应印有基质的使用方法或注意事项。
6.2包装基质用编织袋内衬聚乙烯薄膜袋或覆膜袋包装。
每袋容量0.04m3、0.05m3、0.07m3、或0.08m3(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容积)。
6.3运输和贮存贮存于阴凉干燥处,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潮、防晒、防破裂。
附录A(规范性附录)1mm~5mm基质粒径所占比例的测定方法A.1方法要点用1mm和5mm孔径的筛子,将已知体积的1mm~5mm粒径的基质筛分,并测量1mm~5mm 粒径基质的体积,再除以已知的总体积,即为1mm~5mm粒径的基质所占百分率。
A.2主要仪器1mm 和5mm孔径的筛子,1000ml带刻度塑料杯,50ml带刻度塑料杯,1000ml量筒。
A.3操作步骤用1000ml带刻度塑料杯量取1000ml(V)新鲜基质样,用1mm和5mm孔径的筛子把小于1mm 粒径的基质、1-5mm粒径的基质及大于5mm粒径的基质分开,测量1mm~5mm粒径基质的体积(ml、V1)。
A.4结果计算1mm~5mm粒径的基质(%)=V1×100VV1-------1mm~5mm粒径的基质体积。
附录B(规范性附录)基质容重的测定方法B.1方法要点采用环刀法进行测定。
B.2主要仪器设备B.2.1环刀;B.2.2分析天平(0.01克)B.3测试步骤新鲜基质样品均匀装入套有环套的环刀(已知体积V和质量m)中,装满,用重量65克的小圆盘轻放在基质上,3分钟后取去,取去环套,削平多余基质。
此时应保持基质样品与环刀口相平,称重M1。
重复3—4次。
立即测定新鲜基质含水量。
计算含水量时,以水分重除新鲜基质重,再乘100。
B.4计算方法(m1-m)×(1-含水量%)容重(g/cm3)=V(×100)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附录C(规范性附录)基质孔隙度的测定方法C.1方法要点测定基质的容重、比重后,通过计算得出基质的总孔隙度。
C.2主要仪器设备C.2.1比重瓶:100ml;C.2.2天平:感量为0.01g,称量200 g;C.2.3温度计;C.2.4电沙浴(或电热板)C.3测定步骤:C.3.1基质比重的测定取通过2mm孔径的风干试样约7~10g ,装入已知质量(m0)的比重瓶中,称瓶+风干样的质量(m1)(精确至0.01g)。
另取10g左右试样按“一”的方法测定含水量(W)。
向装有样品的比重瓶中缓缓注入水,至水和样品的体积约占比重瓶的1/3~1/2为宜。
缓缓摇动比重瓶,使基质充分湿润,将比重瓶放在电热板上加热,沸腾后保持微沸腾1小时,煮沸过程中应经常摇动比重瓶,驱除基质中的空气。
煮沸完毕,将冷却的无CO2水沿瓶壁徐徐加入比重瓶至瓶颈,用手指轻轻敲打瓶壁,使残留基质中的空气逸尽。
静置冷却,澄清后测量瓶内水温(T1)。
加水至瓶口,塞上毛细管塞,瓶中多余的水即从塞上毛细管中溢出,用滤纸擦干瓶外壁后称取T1时的(瓶+水+基质)重量(m2)。
将比重瓶中的基质液倒出,洗净比重瓶,注满冷却的无CO2水,测量瓶内水温(T2),加水至瓶口,塞上毛细管塞,用滤纸擦干瓶外壁后称取时T2的(瓶+水)重量(m1)。
若每只比重瓶事先都经过校正,在测定时可省去此步骤。
C.3.1.1比重结果计算m dw1基质比重( g/cm3)=m1 + m –m2×dw0(m1– m0)×100m(g)=100 + W式中: m------烘干试样重(g);m1----------T2(T1=T2)的瓶+水重量(g);m2-----------T 1时的瓶+水+基质重量(g);dw1---------T 1时水的密度(g/cm3);dw0------- 4℃时水的密度(g/cm3)。
W------水分系数平行测定结果以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两位小数。
C.3.2精密度:平行测定结果允许绝对相差≤0.02g/cm3。
表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 g/cm3)温度(℃)密度温度(℃)密度温度(℃)密度0.0~1.5 0.9999 20.5 0.9981 30.5 0.99552.0~6.5 1.0000 21.0 0.9980 31.0 0.99547.0~8.0 0.9999 21.5 0.9979 31.5 0.99528.5~9.5 0.9998 22.0 0.9978 32.0 0.995110.0~10.50.9997 22.5 0.9977 32.5 0.994911.0~11.5 0.9996 23.0 0.9976 33.0 0.994712.0~12.50.9995 23.5 0.9974 33.5 0.994613.0 0.9994 24.0 0.9973 34.0 0.994413.5~14.00.9993 24.5 0.9972 34.5 0.994214.5 0.9992 25.0 0.9971 35.0 0.994115.0 0.9991 25.5 0.9969 35.5 0.993915.5~16.00.9990 26.0 0.9968 36.0 0.993716.5 0.9989 26.5 0.9967 36.5 0.993517.0 0.9988 27.0 0.9965 37.0 0.993417.5 0.9987 27.5 0.9964 37.5 0.993218.0 0.9986 28.0 0.9963 38.0 0.993018.5 0.9985 28.5 0.9961 38.5 0.992819.0 0.9984 29.0 0.9960 39.0 0.992619.5 0.9983 29.5 0.9958 39.5 0.992420.0 0.9982 30.0 0.9957 40.0 0.9922C.3.3总孔隙度的计算单位体积的基质中孔隙所占的百分数称为基质孔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