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庸小说人物描写摘要:金庸小说是当代最为畅销的汉语文学作品。
其文化品位,凭直觉,感到它是一种高品位的东西。
它能够产生文学理论中所讲的几大功能:认识、教育、审美、娱乐。
那是一种与读经典名著同样的甚至更高的感受,它给人美、给人净化、给人力量。
但是,作为武侠小说,又给人一种通俗易懂的感觉,总的来说,金庸的小说就是雅俗共赏。
金庸小说对于人物的描写更是妙笔生花,各具特色,在此就对金庸小说中对人物的描写做一个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金庸小说人物、得体、个性鲜明、返璞归真金庸小说总共十五部,里面的人物更是不计其数。
但是,金老对每个人物的描写,都恰当得体,个性鲜明,让我们即使看过那么多他的小说也不会把里面的人混肴,同时在突出个性的同时又返璞归真,让我们觉得那个人确实就应该像金老写的那样。
而不是金老故意去刻画的。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曾说,金庸的武侠小说写尽了人生百态,而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无一不是金庸自身各个阶段的思想反映,纵观金庸小说的武侠人物,它又是金庸成思想变化的历程展现。
1955年,30岁的金庸以一部《书剑恩仇录》涉足武林,随后《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飞狐外传》也冲出江湖。
下面就一些实例来浅析一下金庸小说中人物的描写。
《天龙八部》作为金老的经典之作,相信大家都看过,其中的人物更是各有特色,形象鲜明。
萧峰,也就是一开始的侨帮主,相信会是很多人印象最深的一个,很多人都把他作为大英雄来看,但是当我们看完全本小说的时候,又会不自觉的为这位大英雄而感到惋惜,凄惨的命运,曲折的身世,让这位英雄何去何从。
虽然一直是一个英雄的角色,但是他的命运却是最差的,从幼年没有父母,跟随养父养母(尽管他自己并不知道之前),最后真相大白,养父养母被杀,而且是其父亲萧远山杀的,又让他陷入了尴尬的境地,这与后面他身份契丹人,却是在中原长大一样,究竟要想着哪一方一样让他纠结。
再谈到自身感情问题,美丽的阿朱,就因为救她爹,死在了乔峰的手里,打破了他们那牧马放羊的梦想,之后阿紫苦苦追随,却是丝毫打动不了乔帮主的心,只是把她当成妹妹一样看待。
总的来说我觉得萧峰就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从开始到结束。
谈到乔峰,肯定就会想到他的好兄弟虚竹和段誉。
其实相比乔峰而言,他二人要好的多。
自幼在少林寺的虚竹,阴差阳错的成了无崖子的传人,之后又因种种原因被天山童姥把他带入冰窖成了驸马。
虽然后来其父母出现就演绎了一场悲剧,但是他的结局却是很不错的,那些上一代的恩怨总算了解,他却是抱的美人归。
段誉,在这兄弟三个里面是最笑料的一个感觉,艳遇一个接一个,但是却因为他老爸的原因,一个个全都是他的同父异母的姐妹。
他最倾心的王语嫣,却几乎对他视如粪土,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当慕容复疯癫之后,终于如愿以偿的段誉以后可以抱的美人归了,却发现他的神仙姐姐又是他的妹妹,当他绝望之时,却因形式所迫,他母亲说出了内情,他其实是四大恶人之首段延庆的骨肉。
总之他就是一个最大的笑料。
《射雕英雄传》作为一部经典之作,曾被多次拍成电视剧。
其中的人物刻画也是个性突出。
提到射雕就必须提到郭靖。
生性单纯刚直,重孝义、勤奋、爱国,具备一切金庸笔下最模范的侠义精神。
他用一生来彻底实现了“为国为民”这一大侠的目标,他巨大的人格力量也感染了他身边的人,包括他的家人及《神雕侠侣》的男主角杨过,无形中带领他们走向正面的人生路、改邪归正的康庄大道。
历史上的郭靖,是宋朝著名抗金义士。
但是看过小说的人更应该清楚,郭靖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是靠黄蓉的智谋,也许这一点体现了,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肯定有一个贤惠的女人的说法。
提到黄蓉,不得不说他与郭靖可以说是绝配,一个聪明绝顶一个憨厚老实,充分体现了互补的性格。
黄蓉,桃花岛主“东邪”黄药师的女儿,精通父亲传授的桃花岛武功、五行八卦阵和奇门遁甲之术。
集天地灵气而于一身,艳绝天下,冰雪聪明,玲珑剔透。
多才多艺,博古通今,精通琴棋书画,厨艺了得。
与郭靖不离不弃,患难与共,全心全意助旺他。
婚后辅佐夫君保卫国家,竭尽所能。
黄蓉在金庸笔下象征智慧和忠贞,人称「女诸葛」。
作为金庸小说里的一个主线人物,黄蓉称得上是巾帼英雄,女中的豪杰。
同时又是贤妻良母,尽管后期在《神雕侠侣》里表现出了比较狡诈的一面,但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对吧。
金庸小说的人物描写很经典,但从人物的命名来说,就有着其独到之处。
(一)、个性鲜明的韵律美从古至今,人名呼喊的频率总是高于人名书写的频率,一个人每天总会有人喊几声你的名字,但名字书写的时间却总是有限度的。
而小说中的人物名更是在阅读中才得以一一展现。
所以,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无论是现实人名,还是小说人物名,在起名的时候,一般都要讲究音节响亮,韵律美化。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名字“好听”与“不好听”。
1、人物命名韵律美的一般要求:一个人一生下来它的姓氏就固定了,姓氏的发音自然也就固定了,所以一个人的名字是否响亮,是否悦耳顺口,是否掷地有声,关键是看名与姓的声母、韵母和声调之间如何进行正确的搭配。
(1)、符合韵律美标准的命名,应当是名和姓中的声母和韵母尽量不要同时相同,以避免出现那种姓名绕口难念的现象。
(2)、符合韵律美标准的命名还应讲究姓名声调的起伏错落有致,让名字在抑扬顿挫中更显生动妙曼2、金庸小说中人物命名的韵律美赏析(1)、在金庸所有人物的命名中,绝大部分姓名的声母和韵母都不相同。
如“风际中”、“周伯通”、“曹云奇”等,读来朗朗上口,乐感与口感俱佳。
尤其是名只有一个字的命名更是特别注意这方面的审美要求。
所摘录出来的两个字的姓名有9个,无一个命名出现叠声或叠韵的现象。
如“殷吉”、“胡斐”、“狄云”、“闵柔”、“钟灵”、“段誉”等,虽说“郭靖”、“黄蓉”、“杨过”名字中的“靖”、“蓉”、“过”稍显平淡无奇,但很显然金庸在小说创作过程中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于是分别为他们添加了一个“儿”字作为后缀,这添加了儿化音的“靖儿”、“蓉儿”、“过儿”叫起来立刻非同一般了。
这是加后缀音,还有加前缀音的,“阿朱”、“阿紫”、“阿碧”、“阿珂”等,一个简单的“阿”字前缀音,哙炙人口的人物形象就立马亲切鲜活起来。
(2)、金庸武侠小说人物姓名中最后一个字的声调大多数是阴平或阳平,这样,名字朗读或呼唤起来,调子才易于延伸,绵长久远,意味无穷。
在随机摘录的120个人物名中,有80个姓名都是这样的,如“苗若兰”、“令狐冲”、“岳不群”、“左冷禅”等。
余下的40个姓名中又有28个姓名最后一个字是去声,如“归辛树”、“陈家洛”、“郭靖”等。
不悠扬则果敢,追求一种响亮,这是退而求其次了。
至于,“朱子柳”、“李秋水”、“武修文”等以上声为名字最后一个字的声调的,当是看中了“子柳”、“秋水”、“修文”的意蕴了。
即使音律有些损伤,在高雅的画面和典故韵律的鉴赏中也被冲淡了。
(3)、金庸武侠小说人物命名中也出现了一些叠声或叠韵现象,这也多半是因为要体现名字的意韵而不得以为之。
如“袁紫衣”中的“紫衣”出现“i”的叠韵,“文泰来”中的“泰来”出现“ai”的叠韵,“武青婴”中的“青婴”出现“ing”的叠韵。
而“朱九真”、“周芷若”、“白自在”、“武修文”中分别出现了“zh”、“z”、“w”的叠声。
这实在是金庸舍不得这些名字中所蕴含的意蕴韵律之美。
如“泰来”,取“否极泰来”之意;“修文”,是“修明文教”,来自《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
”“芷若”,是香草之名,生长在水边、路旁,恰是周芷若的出身写照;“紫衣”,当是取其谐音“淄衣”之意,喻示着袁紫衣最后终会圆却一段尘缘,披上佛门之衣。
而“青婴”、“九真”、“自在”却都是作者“正话反说”的一种诙谐了。
“青婴”是“清纯如婴儿”之意,但偏偏“武青婴”却是一个狠毒的女人;“九真”,取其“十话九真”之意,但偏偏“朱九真”是一个句句皆假话的女子;“自在”,是“逍遥自在”之意,但偏偏叫“白自在”,这“自在”自然也就泡汤了。
(二)、意趣横生的形态美一个好的名字,除了在听觉上能让人读起来觉得上口,听起来觉得悦耳,还应该在视觉上让人能看起来觉得协调,写起来觉得美观。
因此在给人物命名时,不仅要注意名与姓的音律搭配,而且还应要讲究名与姓的字型结构的平衡,使之错落有致。
1、人物命名形态美的一般要求汉字的形体美主要由其本身字体结构、繁简体、书写和打印用的各种字体的表达形式决定的,尤其是由其字体结构决定的。
姓氏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它就给后天所起的名字定下了一个基本的调子。
有了这个参照物,在命名时就要注意几个字之间的配合,使姓名的书写表达形式看起来稳定而平衡,呈现出一种整体的协调感和一种书法的艺术感。
一般命名时应注意到以下几点要求:(1)多用规范字,少用异体字。
(2)多用常用字,少用冷僻字。
(3)在字形搭配上,慎用形体相近的字。
(4)在字体结构上,避免几个字的结构完全相同。
(5)在不同的场合和环境中使用姓名不同的表现形式。
2、金庸小说中人物命名的形态美赏析(1)、金庸小说人物命名的系列中除了少数民族或奇人异士中涉及的个别人物以外,几乎没有出现过冷僻字和异体字。
如《天龙八部》中有“李傀儡”的“傀儡”二字,“游骥”的“骥”字。
但金庸的众多人物命名并没有出现名字雷同和乏味的现象,这足见金庸在命名时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在姓名的形体美的处理方面也是匠心独运的。
(2)、“以少衬多”,不仅结构富于变化,而且没有笔画俱多俱少的现象出现。
在这里仅举一种类型的“以少衬多”的形体命名方法,以兹共享。
如、“樊一翁”“韦一笑”、“平一指”、“胡一刀”、“盖一鸣”、“刘一舟”、“雷一啸”、“卢一峰”、“吴一氓”、“高一力”、“腾一雷”等等,共10多个以“一”为姓名中间一个字的命名。
金庸在这里以“一”的笔画的简单来衬托体现其他字的含义。
如“樊一翁”中以“一”凸现“樊”字和“翁”字,明确告诉读者这个人物是一个老翁,而且有着茂“繁”的胡子;“韦一笑”中以“一”的简捷衬托出“笑”的深意,我们仿佛看到了这明教护教法王吸血后阴冷的笑意,真是“唯”有一笑,形象入木三分;“平一指”的命名中致力于展现“指”的含义,医生本是凭二指搭脉救人,他却是凭一指巧妙杀人,这种反差的意味使名字平增意蕴,过目不忘。
(3)、金庸武侠小说人物命名中大多数姓名的字体结构都搭配合理,不同结构字体相得益彰,只有少数几个名字结构相同或形体相近。
在我所摘录的120个名字中有6个名字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结构相同的有“关安基”、“吕希贤”,同属于上下结构;“班淑娴”同属于左右结构,不知是金庸对这几个人物不太喜欢,还是为追求命名的多样的,亦或是其他什么原因。
形体相近的有“文泰来”和“白自在”,这个我们在前面分析过,是为了取其含义的原故。
总的来说,金老的小说,无论是内容情节的描写,还是人物的描写,都具有高雅的文化品位,并不是否定其通俗性——审美层次的雅、俗,不同于通俗之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