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宝钢的“首席师”制加快了技术领军人才的成长
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取决于它的人才群体。宝钢在向世界一流
钢铁企业迈进中,为培养和造就一支能够适应超大型企业集团越来越
复杂的技术和管理要求,能在国内外激烈竞争中处于领先水平的高层
次人才队伍,早从2002年起,开始探索实施“首席工程师”(包括首
席管理师、首席研究员、首席实验师,以下简称“首席师”)管理制度。
从首批命名66名首席师至今,目前已有首席师295名。其中:工艺技
术类164人、研发类82人、职能业务类49人,这是宝钢的一支高素质
核心技术研发领军人才队伍,是宝钢能够连续多年跻身于世界500强企
业的重要基础所在。
一、“首席师”制与宝钢发展战略同步诞生
象宝钢这样已具有一定技术经济实力与国外一流大公司相抗衡
的超大型企业,必须确立以英才为核心的人才战略, 必须具有一支渊
博知识和非凡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早在2002年,宝钢将“建
成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确立为公司的核心理念,根据公司发
展战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研究制订培养集聚高层次人才的新策略,
完善公司人才形成机制。据此,公司积极推进人力资源配置改革,全
新设立了首席师、主任师、区域师和技术协理四个层次的技术业务岗
位系列。首席师岗位是技术业务岗位中的最高层次,是技术人员的核
心和龙头。首席师作为公司的技术精英和领军人物,担当着公司技术
进步与创新的重任,承载着公司各技术与管理领域的核心技术经验和
知识的传承与光大。公司经过近几年的实践,通过着力加强首席师对
对口和关键岗位专业技术队伍的培养,促进技术后备人才的快速成
长,从而带动了公司技术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首席师”的基本条件及选聘程序
-2-
作为立志成为国际化大公司的宝钢,“首席师”必须是宝钢技术
与管理领域的领军人物,其选聘标准就特别注重被选者具有的“复合
型”、“外向型”、“开拓型”综合素质。公司对首席师的选聘需备以下
基本条件,即:受教育年限16年及以上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从事本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满10年及以上,
能忠实履行岗位职责,是公认的行业或项目带头人。首席师的选聘严
格按照以下原则实施:一是岗位需要原则。按照各单位首席师岗位配
置数和岗位说明书要求,在岗位必需时配置;二是成熟聘用原则。首
席师选聘,注重人选的技术业务能力和业绩,严格按选聘标准,优中
选精,保证人选的高质量、高素质;三是同行公认原则。被选者必须
在公司同行中,享有较高的技术与学术声望;绩效挂钩原则。绩效评
审结果严格与首席师的选聘、续聘以及能级工资标准挂钩。公司对首
席师的绩效考核主要从常规性重点工作、创新与突破性工作、知识经
验总结提炼和后备人才带教培养等方面进行。首席师的聘用实行任期
制,任期为三年。任期届满,聘用关系自然终止。如需续聘,在各项
考核合格后进入新一轮任期。首席师选聘,也特别注重人选的职业操
守,具有坚持真理、诚信务实、亲贤爱才、团队合作的职业精神。
三、“首席师”的管理机制
宝钢对首席师按照以下机制管理:
一是收入分配机制。首席师薪酬分配实行能级工资制+年薪,按
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二是虚拟团队机制。根据工作需要和授权,首席师可以组建虚拟
团队,在虚拟团队运行期间负责团队成员的工作分工、绩效考评等工
作。
三是工作助手机制。根据工作需要,公司为首席师配备工作助手。
-3-
四是项目摘牌机制。首席师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对各单位实
施公开挂牌的重大课题研究项目提出申请计划,经本单位综合评审以
后确定为项目负责人。
五是学术报告机制。以专业研究成果、技术发展趋势等内容为主
题,首席师每年应作一次公开学术报告。
六是学术休假机制。首席师可以享受学术休假制度,具体按公司
有关学术休假规定执行。
七是定期体检机制。每年均组织一次首席师全面体检,建立个人
健康档案。
四、首席师成为宝钢各领域的技术领军人物
宝钢推行的首席师制,使广大科技工作者看到自身的发展前途
和希望,实施以来在公司营造了一个“五子登科”的人才环境,即:
使人才有一个能够心情舒畅地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场子(环境)、能够
尽情发挥才干、施展身手的台子(机遇)、能够发挥专长的位子(岗
位)、能够顺利出成果,攀登高峰的梯子(培养)、能够得到公正评价
的尺子(考核)。
宝钢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肖永力同志,携手项目团队在热态钢渣
处理领域,攻克短流程高温转炉钢渣处理技术难关,成功开发了高效、
安全、清洁、资源化熔态钢渣处理技术及其装备(BSSF),在世界冶
金渣处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由他领衔完成的“一种安全环保资源化
的炼钢熔渣粒化新技术”,在2007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
一完成人);同年,他还荣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
2008年获“第四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称号。
宝钢股份公司冷轧厂首席工程师李俊,带领研发团队自主研发
出一系列超高强度钢板,并实现大批量稳定生产,创直接经济效益6
-4-
亿多元,满足了我国汽车和家电产业急需。其中,在“一次冷轧荫罩
带钢及制造”方面,形成宝钢专有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他获得国
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受理6项,宝钢技术秘密16项,获得省、部
级以上荣誉和奖励2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宝钢科协 李孝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