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网络应用中的安全
教材分析
1.生活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人们在进行信息交流、享受信息技术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
因此,如何安全、规范地进行信息活动,确保信息安全,这是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2.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青少年要树立安全的信息意识,学会病毒防范、了解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
学情分析
本案例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
通过一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及网络知识,上网现象普遍,有进行因特网信息交流的经验,但对信息安全还没有足够认识。
教学目标了解病毒的特点和危害及传播的途径;了解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
教学重点网络应用中的安全措施
教学难点网络应用中的安全措施
教学手段网络广播交互式
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达到目标
一、巧妙设问,引入新课
问题1.在黑板上写上“特洛伊战争”,让学生简单讲讲这个历史故事。
教师补充
《荷马史诗》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大约3000 多年前,特洛伊王子抢走了美貌的希腊王妃海伦,引起了两国之间长达10 多年的血战,特洛伊城堡非常坚固,易守不易攻,希腊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将一批巨大的木马留在城外,特洛伊人当作战利品运回了城内。
夜间,藏在木马中的士兵涌出来,和城外的军队里应外合,终于打败了特洛伊。
播放电影《特洛伊》( 选自特洛伊战争) 精彩片断。
3000 年后的今天,一些电脑高手利用同样的手段,编写出了特洛伊木马病毒。
这种病毒非常隐蔽,在信息交流的时候,潜入到你的计算机当中。
特洛伊木马病毒只是病毒中的一种。
网络病毒的存在,时刻都在危害着我们的网络,给我们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今天我们就看一下关于网络安全的问题。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生: 是古希腊历史上著名的一次战争。
学生简单讲述,教师补充。
学生观看
情景导入(用《荷马史诗》中的希腊神话故事引入该节课讲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给出任务,学生自学
那么什么是病毒呢?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病毒呢?它有什么特点,与医学上的病毒有什么区别?病毒的传播方式有什么变化,来源有哪些?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结合以前的经验,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因特网。
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
三、学生研读后,教师总结
老师作补充说明,解释,并介绍常见的几种计算机病毒。
见教材表格1-6 。
其余同学补充,知道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传播途径、来源,以及常见的几种病毒。
通过反馈,检验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对任务的完成情况。
四、布置任务,学生探究
同学们对计算机网络病毒具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我们了解一下计算机病毒的起源。
介绍“磁芯大战”(见sucai )。
学生可以借助因特网了解磁芯大战的细节,并查找教材表1-7 中的各种病毒资料,。
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能力。
五、提出任务,学生学习
1.如何防范病毒的攻击以确保网络安全呢?
2.什么是防火墙?
3.什么是加密、解密技术?
4.如何设定密码?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教师可作适当拓展。
阅读性学习,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六、总结
现在我们对网络应用中的安全进行一下概括。
在本节中,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并学会了如何保证自己计算机的网络安全,从而形成正确的上网习惯。
通过总结,归纳,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用问题带动任务,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有些实践题不能当堂完成,可以作为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