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革命根据地与抗日根据地

革命根据地与抗日根据地

根据地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成为中 央革命根据地可靠的西部屏障和巩固的战略侧翼,同时也是沟通中央 革命根据地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主要桥梁。
全国抗日根据地
陕甘宁抗日根据地
❖ 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位于陕西北 部、甘肃东部、宁夏东南部。它 北起长城线上的陕北府谷、横山 ,南至关中淳化、旬邑,东濒黄 河与山西隔水相望,西临宁夏豫 旺、甘肃固原,面积约十三万平 方公里,人口约二百万。在抗日 战争期间,它居于特殊而重要之 战略地位。林伯渠曾经说过,边 区"一方面成为保卫西北的北门锁 钥,另一方面又成为坚持华北抗 战的重要后方。边区在军事上说 来,它是绾毂华北与西北的战略 支点"。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 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 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了新的道路。说明中国共 产党的力量还很弱小,敌人很强大,革命的道路 还很长。也说明中共开始走向成熟,找到了正确 的革命道路。证明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合理性与可 行性
❖ 意义:皖江根据地经济呈现出 一片繁荣景象,不仅保证了第 七师和皖江根据地各级党政机 关的需要,而且还上缴新四军 军部,支援兄弟地区。
❖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包括洪湖区[石首、监利、沔阳(今仙 桃、洪湖)、江陵(今江陵县、荆州区、沙市区)、公安 、华容、南县、安乡、潜江、天门、京山、汉川、汉阳、 应城、云 梦、孝感等县全部、大部或一部]、湘鄂边区( 鹤峰、桑植、石门、慈利、五峰、长阳、恩施、宣恩、建 始、巴东、大庸、龙山等县大部或一部)、巴(东)兴( 山)(秭)归区、鄂西北区(房县、均县、竹山、谷城、 保康等县大部或一部)、荆当远区(荆门、当阳、远安、 宜昌、南漳等县部分)、松(滋)枝(江)宜(都)区、 洞庭特区(华容、南县、安乡、常德、汉寿、岳阳、湘阴 、益阳、沅江等县部 分)、鄂北区(襄枣宜区,襄阳、枣 阳、宜城、钟祥等县部分)以及黔东区。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 界的大别山区,全盛时期包括有20余县的地区, 拥有约350万人口,主力红军达4.5万余人。是红 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的诞生地。
❖ 1927年11月,潘忠汝、吴光浩、戴克敏等领导的 农民起义,开辟了鄂豫边根据地;1929年5月,徐 子清、肖方、周维炯、徐其虚等领导了河南商南 部地区的农民、士兵起义,开辟了豫东南根据地 ;1929年11月,舒传贤、周狷之、余道江等领导 了安徽六(安)霍(山)农民、士兵起义,开辟 了皖西根据地,三块苏区革命形势蓬勃发展。
湘鄂西根据地
❖ 又称“湘鄂西苏区”。在湖南、 湖北两省西部边界地区。
❖ 1928年初,贺龙、周逸群到湘 鄂西,领导土地革命,先后开辟 了湘鄂边和洪湖两个革命根据地 。1930年,红二军团成立,湘 鄂边和洪湖两个根据地联成一片 ,发展成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不久,成立了中共湘鄂西特委和 湘鄂西联县政府。红军和地方武 装发展到三万余人。1932年秋 ,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 错误领导,红军未能粉碎国民党 军第四次“围剿”,退出洪湖革 命根据地。
❖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位于福 建、浙江、江西三省边界 地区。全盛时期包括上饶 、横峰、弋阳、崇安、开 化等20余县的地区,拥有 约100万人,红军在此发 展到万余人。闽浙赣根据 地东临东海,西接鄱阳湖 ,北靠长江,南达闽江, 闽赣之间的武夷山、皖赣 之间的鄣公山、黄山、江 西的怀玉山,浙江的仙霞 岭,绵延横横亘,山峦叠 障,地势险峻,构成了武 装割据的天然屏障,得天 独厚的游击地带。
湘鄂赣根据地
❖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又称“湘鄂赣 苏区”。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地 区,东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 ,1927年 9月及其以后,湘鄂赣 边界10多个县的农民举行起义, 组成几支游击队,从此开始了湘 鄂赣边地区的游击战争。湘鄂赣 革命根据地真正始创于1928年7 月彭德怀、滕代远和黄公略等领 导的平江起义。同年7月24日, 平江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成立, 平江起义的部队改编为红五军, 彭德怀任军长,滕代远任党代表 。经过深入的土地革命,1929年 9月,根据中共湘鄂赣特别委员会 决定,红军支队编入由湘赣边转 战到湘鄂赣边地区的红五军。之 后,红军分兵展开活动,打击国 民党地方武装,扩大根据地。
❖ 创建时间:1940 ❖ 地域:琼崖即海南岛,位于广东
省西南部南海中,其北部平原, 中部和东南部均为山地
❖ 领导人:冯白驹、马白山 ❖ 部队: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
十四区独立队
❖ 意义:在6年多的艰苦斗争中, 共作战2000余次,击毙日、伪军 3500余人,坚持到抗战胜利,完 成了保岛卫民的历史使命。是华 南敌后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个重 要战场。
苏北抗日根据地
❖ 苏北抗日根据地包括淮( 阴)海(州)、盐(城) 阜(宁)两个地区,物产 丰富,人口众多。它是联 结华北八路军和南方新四 军的重要枢纽,是华中敌 后抗战最有利、最能发展 的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 地位。
淮北抗日根据地
❖ 淮北抗日根据地位于河南 、安徽、江苏、山东四省 交界的广大地区,由豫皖 苏、皖东北、邳睢铜三块 根据地组成。它处于日寇 占据的徐州、蚌埠、淮阴 三大军事重镇之间,是八 路军和新四军的联系枢纽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广东东江(海陆丰)根据地
❖ 1927年5月1日,中共东江特 委彭湃(东江特区革命委员 会委员长)、陈魁亚(东江 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领导 第一次武装起义,在海丰陆 丰、紫金三县建立人民政 府——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最 早的地方革命政权。8月,成 立东江特区革命委员会。 1928年2月,根据地失守,党 政机关与革命武装撤往附近 的八乡山、大南山一带坚持 斗争。1930年5月建立红十一 军,成立东江特区苏维埃政 府。
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在 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交 界的广大地区创建了一个 东至津浦路,西至平汉路 ,北至石德路、滏阳河, 南跨陇海路的敌后抗日根 据地——冀鲁豫抗日根据 地。
华中抗日根据地
❖ 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区域主要 包括江苏绝大部分,安徽、 湖北、河南、浙江和湖南的 一部分。从1938年4月开 始,新四军各支队相继挺进 华中各个地区开展游击战, 建立根据地。1938年4月 ,粟裕率新四军先遣支队深 入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
川陕根据地
❖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在1932年冬,张 国焘、徐向前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 四方面军主力16000余人,由鄂豫 皖区进入川北,与王维舟率领的当地 革命武装会合,攻下南江、通江、巴 中等县,开辟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川 陕革命根据地范围包括二十三个县政 权,约六百万人口,红四方面军扩大 到五个军,八万余人,1933年成立 了中共川陕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被 毛泽东主席称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的第二疆域”,南郑地下党组织积极 配合红军主力开展地土地革命斗争, 建立了红江县和北县两个县级苏维埃 政权组织,境内留下了中共陕南特委 旧址,陕南军委旧址(陈小平故居) ,碑坝石刻标语群,坝溪红江县第五 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以及陕南战役的 奇袭猫儿洞,巧夺蟒蛇滩等战斗遗址 ,涌现了陈小平,陈浅伦等一批革命 英烈。


制 作
根 据
人地
:与
冯抗 君日
1306根ຫໍສະໝຸດ 据班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 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 山脉中段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 命根据地。1927年10月,毛泽 东率领经“三湾改编”后的秋 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先后 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 县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 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 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 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 革命根据地。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
❖ 创建时间:1929.01
❖ 地域:位于江西南部、福建西部,是土 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 。
❖ 领导人:毛泽东、朱德
❖ 所辖面积:8.4万多平方公里
❖ 部队:红四军、红五军(创立后的主要 武装力量为红一方面军)
❖ 事件:成立苏维埃政府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反围剿
广东琼崖根据地
❖ 领导人:周逸群、贺龙
❖ 所辖面积:包括洪湖区、湘鄂 边区、巴兴归区、鄂西北区、 荆当远区、松枝宜区、洞庭特 区、鄂北区、黔东区
❖ 部队:红军第四军、红军第六 军(后组成红二军团)
❖ 丧失:由于湘鄂西中央分局书 记夏曦所犯的严重“左”的错 误,湘鄂西苏区的“肃反”发 展到非常严重的地步
闽浙赣根据地
广东琼崖根据地
❖ 琼崖革命根据地位于广东省的海南岛。1927年10 月,中共琼崖(即海南岛)特委杨善集、王文明 等领导安定、琼山、万宁、乐会(今属琼海)等 地农民起义,创建了工农革命军和琼崖革命根据 地。1932年冬后,留下的少数人由冯白驹等领导 在山区坚持斗争。1936年春,成立琼崖工农红军 游击大队,坚持长期的武装斗争。
湘赣根据地
❖ 位于湖南、江西两省边界地区。亦称湘赣苏区。以永新为中心的湘赣 革命根据地包括赣江以西、袁水以南、粤汉铁路以东、大余以北的广 大地区,约20余县,人口100余万。此后,省委和苏维埃政府领导红 军和游击队发动群众,深入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争,并建立了 永新、宁冈、莲花、上犹、崇义等十几个县苏维埃政府。1932年2月 ,湘赣革命根据地红军独立第1、第3师合编为红军第8军,由李天柱代 军长,王震代政委。1933年6月,任弼时任湘赣省委书记。同时,以 由红8军改编的红17师和由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调来的红18师在永新组 成红六军团,任弼时任军政委员会主席,1934年8月,肖克任军团长 ,王震任军团政委。随后红六军团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在军政委员会 主席任弼时、军团长萧克、政治委员王震的率领下,撤离湘赣革命根 据地向湘中转移,留下部分红军在湘赣地区坚持游击战争。 湘赣革命
❖ 1928年春,工农革命军改编为工农红军,成立琼 崖工农红军司令部,冯平任总司令。同年7月,琼 崖苏维埃政府成立,王文明任主席。同年8月,撤 销红军司令部,成立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师,梁秉 枢任师长,黄学增任政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