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讲:土地革命时期

第三讲:土地革命时期


★陕北 草地 雪山 大渡河 过 草 地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
★会宁
爬 赤水 渡过金 雪 ★遵义 沙江 山 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红军 战士雕像
会宁会 师楼 遵义会议
旧址
★瑞金
艰难的红军长征
中央红军长征历时368天,有235天在白天行军, 18天夜间行军,71天打遭遇战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 一年仅休息44天。翻过大小1000座山,其中18座山相 对高度超过1000米,5座大山终年白雪皑皑;渡过24条 大河。突破60余万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占领62座大 小城市,顺利通过6个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经过12个省 份,行程25000里。最终到达陕北。
学生活动一:革命道路的探索
八一南昌起义
八七会题: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有哪些?吸取失败教训,在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是怎样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
学生活动一:革命道路的探索
• 问题: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有哪些?吸取失败教训,在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是怎样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 • 教训:要牢牢的掌握革命武装和革命的领导权 • 史实:
中 华 苏 维 埃 临 时 中 央 政 府 成 立
红 军 长 征
遵 义 会 议
《 中 八 央 一 红 宣 军 言》到 达 陕 北
红 军 三 大 主 力 甘 肃 会 宁 会 师
西 安 事 变
课堂小结
• 土地革命时期的四个转移
(1)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2)最高决策由错误到正确:右倾错误→八七会议的正 确决策;“左”倾错误→遵义会议的正确决策。 (3)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瑞金→陕北 (4)中国时局由“内战”转移到“外战”:1927—1936 年内战→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
学生活动二:井冈山道路的开辟
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1928到1930年先后建立十几个根据地, 分布在十多个省,红军全盛时发展到30多 万人。
学生活动二:井冈山道路的开辟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瑞金成立(1931年11月)
1928到1930年先后建立十几个根据地,分布在十 多个省,红军全盛时发展到30多万人。
土地革命时期大事记
时空坐标
月 10月 1930 1931 1934 1935 1月 8月 10月1936 10月 12月 1927 . 9. . . . . . . .. . .. . 8月
南八 昌七 起会 义议
秋 收 起 义
井 冈 山 革 命 根 据 地 的 建 立
全 国 建 立 了 十 几 块 革 命 根 据 地
学生活动三:红军长征与西安事变
(右上图)张学良、杨虎城 (左上图)临潼华请池的“兵谏亭” (左图)西北文化报报道了西安事变
问题2:西安事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事变爆发后,中共 是怎样的态度?事变最终得到怎样的解决,有何意义?
学生活动三:红军长征与西安事变
问题2:西安事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事变爆发后,中共 是怎样的态度?事变最终得到怎样的解决,有何意义? 原因:民族危机加深,使国民党政府内部发生了分化。 概况 (1)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中国共产党主张逼蒋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 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 人民军队的开始。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纠正了党的右倾错误,确定 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3)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在湘赣边领导秋收起义 ,攻打长沙失败。 (4)教训:走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专题六: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三讲:土地革命时期
授课教师:肖学 2015年5月18日
概念:土地革命时期
• 土地革命时期:本阶段( 1927-1937 ),中国共产 党在农村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打土豪,分 田地,废除封建制度的政策,故称为“土地革命 时期”。土地革命使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 ,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另 外本阶段,国共两党亦处于内战、对峙的状态, 故又称“国共十年对峙”、“国共十年内战”。
蒋介石的反应如何?
大围剿
学生活动三:红军长征与西安事变
• 问题1:为什么要长征?概述红军长征过程的有关史实 以及长征胜利的意义。
学生活动三:红军长征与西安事变
• 问题1:为什么要长征?概述红军长征过程的有关史实 以及长征胜利的意义。
• 原因: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 • 史实 (1)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撤离南方革命根据地,北上长征。 (2)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毛泽东重新回到中央领导岗位 ,革命开始转危为安。 (3)1935年8月: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的主张。 (4)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中共以延安为中心,建立 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5)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学生活动二:井冈山道路的开辟
• 问题:井冈山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概述井冈山 道路发展的有关史实。
• 含义:即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 革命道路。 • 史实: (1)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井 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2)1930年夏全国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 星星之火,逐渐形成燎原之势。 (3)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
长征精神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 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学生活动三:红军长征与西安事变
• 问题1:为什么要长征?概述红军长征过程的有关史实 以及长征胜利的意义。
• 原因: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 • 史实 意义 (1)粉碎了敌人的“围剿”,使革命转危为安。 (2)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