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目前发展规模和技术相比于国外一些发
达国家来说远远不足,冷链马甲就目前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的
未来发展走向为大家分析一下:
1、政府监管职能明确界定后,有望改变冷链管理中存
在的监管缺位的状况。
2009年国家对医药行业的政府管理职能作出了明确定
位,相关政府部门已着手制定涉及冷藏药品冷链管理国家标
准等规范性政策法规。相信即将颁布的行业发展规划、国家
标准、管理规范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必将提高冷藏药品经营
企业的准入门槛;促进药品冷链监管科技水平的提升;加快
冷藏药品经营企业专业化进程。
2、冷藏药品冷链管理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冷链环境监
管技术要求不断提高,政策导向将使冷藏药品经营企业冷链
管理技术日趋专业化,提出了不间断冷链管理的理念,对涉
及冷链管理的温湿度监测系统、温湿度调控系统、数据采集
记录、温湿度实时监控等提出了更高标准,从冷链管理技术
的信息化、自动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冷链管理更科
学、更可靠。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我相信我国医药行业冷
藏药品经营企业的整合即将展开,必将促进冷链管理技术水
平和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
三、华东医药宁波有限公司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技术介
绍:
利用当今在电子领域、通讯领域、软件领域、互联网络
领域、制冷领域和物流管理领域等最新科技,华东医药宁波
有限公司冷藏药品已经实现由“药品是否确保在规定的温
湿度要求环境内”的结果管理向“怎样保证药品在规定的
温湿度要求环境内”的过程管理方式转变,主要冷链物流技
术介绍如下:
1、企业实现全程无缝冷链监管
药品冷链环节分别为固定仓储式冷链管理、移动冷藏车
冷链管理和小批零包装式冷链管理。针对上述3种不同冷链
环节的监管对应分为3种不同的冷链监管子系统,分别为药
品仓储冷链监管系统(Room Monitor System,简称:RMS系
统)、药品车载冷链监管系统(Vechile Monitor System,简
称:VMS系统)和药品小批零冷链监管系统(Package Monitor
System,简称:PMS系统)。此外,企业通过在内部建立集中
的企业冷链信息中心(Enterprise cold-chain-Information
System,简称:ECS系统)实现对上述3个环节冷链系统监管,
实现对整个冷链全程无缝监管。其中:
(1)药品仓储冷链监管系统(RMS系统):
RMS系统通过对可能影响药品在冷库、阴凉库等冷链环
境中安全储存的各种因素(如温度、湿度、制冷设施设备运
行状况、市电供电状况、库门状态等)进行全面的实时数据
监测、记录、预警、报警、数据存储备份、历史数据(曲线)
追溯、预警警报事件查询等管理,确保一旦出现潜在的冷链
环节设备设施故障,在故障还没有直接影响到温度和湿度结
果变化前,采取应急措施,排除故障。
(2)药品车载冷链监管系统(VMS系统):
VMS系统利用电信运营商的GPRS链路网络和GPS空间定
位功能,实现对每辆冷藏车在途实时冷藏环境温湿度和潜在
的冷藏车冷链设备运行状况的故障点监控。当在途冷藏车一
旦出现冷链环境的改变时,即时通知远方的相关管理人员,
通过采取应急方案(如备用车、紧急接泊点等),实现对冷藏
车运输过程的冷链安全监管。
(3)药品小批零冷链监管系统(PMS系统):正在建设中
PMS系统利用温度追溯记录仪,对每一个冷藏箱进行温
度记录。当冷藏药品通过冷藏箱发送到规定接货地点时,通
过互联网络直接将温度追溯记录仪内数据发送至远程企业
冷链信息中心,实现对每一单冷藏箱内温度数据的追溯。
通过上述3个环节冷链监管系统对全程冷链各环节、各
阶段的监管,实现企业对整个冷链的全程无缝监管,实现了
在影响全程冷链各环节安全的潜在故障发生时,即时管理和
应急处理,避免引起最终的冷链温湿度结果变化,用预警的
方式减少冷链事故和损失。
2、依托专业第三方冷链监管公司实现冷链管理合作发
展。
安全的冷链管理涉及的环节较多,企业较多,是一个合
作的过程。通过依托第三方专业冷链监管服务公司对冷链系
统的第三方监管和托管,是提高冷链效率、保障全程冷链运
行的一种特色模式。
(1)第三方专业冷链监管服务公司实现企业自身冷链系
统的安全运营:
企业冷链系统的安全运行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企业冷链
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转,但往往冷链药品经营企业并不是专业
的制冷系统供应商,对整个制冷系统设备的运行和管理技能
以及专业化程度并不能完全适应对设备的管理。通过依托专
业化的第三方冷链监管服务公司24小时监管服务,实现对
企业冷链设施设备维护、系统运行状况托管、冷链系统故障
监控、设备应急处理等技术支持,减少冷链系统故障时间,
降低冷链灾难。
(2)第三方专业冷链监管服务公司实现企业之间全程冷
链的信息共享:
每个药品经营企业对冷藏药品的安全运行管理都是该
药品实现全程无缝冷链安全的关键点,故实现冷藏药品在企
业之间流通质量和信息的共享是提高药品全程冷链安全流
通的商务保障和凭据。依托具有客观性地位的第三方专业冷
链监管服务公司建立的基于互联网的Web平台,将冷藏药品
在上游、中游和下游经营企业中的冷链运行状况实时传送至
该第三方专业冷链服务公司,实现相关企业之间信息的实时
交互、查询、验证和安全交接等功能,确保药品的全程冷链
安全。
3、重视冷链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冷链设备的基础
建设
近几年,中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企业在原有冷链基础设
和设备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和完善新的冷链基础设施设备,
包括:
(1)冷库建设:采取双库运行的模式,增加了后备冷库
应对冷库故障突发事件的能力;
(2)后备电源:大多数企业已经配套了第二套独立的电
力供应,保障冷库的正常运行,如:后备发电机或双路电源;
(3)冷藏车:随着国家对冷链安全整体环境的改善,大
多数企业都已配备了冷藏车,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对批量药品
采用全程冷藏车配送。大多数企业采用与车辆公用压缩机的
冷藏车进行配送,个别企业开始陆续尝试使用配置独立压缩
机组的冷藏车进行配送,保证车辆怠速时的冷藏工况。
(4)冷藏箱:针对小批量的冷藏药品配送,绝大多数企
业采用内含蓄冷冰排的冷藏箱配送,个别企业开始尝试使用
内含主动式压缩机的小型冷藏箱配送。企业冷藏药品冷藏箱
都经过了完整的温度验证测试,温度最大保持时间可持续72
小时;
(5)冷链交接: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企业与用户的业务交
接开始实现现场温湿度记录打印的方式。
(6)制冷系统:目前国内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企业在制冷
系统建设时开始关注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已经开始陆续淘汰
以氨为制冷剂的制冷系统,新建设备大多采用环保制冷剂
R404a。
(7)保温材质:由于使用量巨大,在冷藏箱领域目前各
企业多采用价格低廉的聚苯乙烯(XPS和PE)发泡保温材料,
部分对温度要求高的企业开始尝试使用聚氨酯(PU)发泡的
保温材料。
冷链物流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冷藏药品的内在质
量,关乎用药者的安全,是人类共同面对的课题。